天天看點

在“價值體系”的建構上,智己還需要向BBA學習?

近日,智己汽車正式公布了首款車型智己L7的量産首發車型——智己L7 Pro售價為40.88萬元,智己汽車官網顯示,目前下訂,将從五月起開始傳遞。

天眼查APP資訊顯示,智己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智己汽車則是由上汽集團與阿裡巴巴、張江高科聯合打造的高端電動汽車品牌。

在“價值體系”的建構上,智己還需要向BBA學習?

在智己的新車釋出會上,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明确表示,智己瞄準的目标是BBA的市場。不僅如此,劉濤認為,“從同配置的價格來比,智己L7 Pro提供的價格和競品相比,我們至少低10萬塊錢左右。”

從劉濤口中的“至少低10萬塊錢左右”、“競品”等字眼,我們不難發現,智己的野心似乎并沒有止步在瞄準BBA市場,很可能還旨在與陸續開始傳遞的蔚來ET7進行硬碰硬的正面角逐。

那麼在對抗BBA與蔚小理的過程中,智己這位猛将将在上汽将承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信心與野心齊飛的智己,又真的能幫助上汽趕上電氣化浪潮嗎?都頗值得我們剖析一二。

“高端+爆款”:上汽的電氣化必經之路

關于智己要在上汽承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先放結論,智己要幫助上汽打造出一款高端車型爆款,這是上汽能夠在電氣化時代站穩腳跟的必要舉措之一。

談擎說AI認為,這一結論主要基于兩個原因,接下來我們将分别進行分析。

*宏光MINIEV的尴尬

我們都知道宏光MINIEV在去年有多麼風光,在銷量方面,據其官方資料,宏光MINIEV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超過了42萬輛,可謂拳打特斯拉中國,腳踢一切新勢力。

宏光MINIEV成功嗎?如果從銷量與輿論熱情方面來看,其無疑是上汽在電氣化時代放出的一匹頗具競争力的黑馬。

不過談擎說AI認為,到今天頗有些馬後炮地來看,微型電動車賣得越火,其實就越能夠讓我們明白,為何燃油車時代鮮有玩家涉獵這一市場。

很顯然,燃油車時代的車企們也都不傻,微型車的盈利能力無疑是這一市場最大的尴尬所在。根據财通證券的相關研報,宏光MINIEV的毛利率可能隻有2%~3%。

不過在碳積分政策下,燃油車們不敢踩的微型車“巨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宏光MINIEV不少信心。

其實上汽通用五菱之前幾年,在油耗“負積分排行”就一直居于高位,靠着宏光MINIEV的巨大銷量,一方面可以幫助上汽通用五菱不至于要花錢買積分,另一方面,這樣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也可以“曲線救國”式地幫助上汽通用五菱在短期内創造收益。

不過在政策的不确定性面前,宏光MINIEV似乎是很難成為上汽押注電氣化時代的長久之計,如果未來的碳積分政策取消,那微型車可能就真成了賺吆喝不賺錢的代名詞。

就像是零跑,近來幾次擠進造車新勢力一梯隊,看似風光無兩,但T03這款微型車2021年占到了其整體銷量的近90%。似乎也正是考慮到這方面隐憂,從零跑去年釋出了2.0産品戰略來看,未來已經不再會有微型車新産品。

不僅如此,高端車型的盈利價值,同樣也展現在了蔚小理2021年的财報中。蔚來的車型平均售價最高,但其毛利潤也最高,毛利率甚至接近小鵬的兩倍,其實就是一個直覺展現。

也是以,沖擊高端,從盈利層面來看,智己似乎已經是上汽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而基于這步棋,在巨大的成本投入面前,L7 Pro同樣需要努力去成為爆款,才能幫助其盈利形成一個健康的閉環。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深層的戰略因素。

*資本市場與産品戰略

談擎說AI認為,在資本市場上,今天電動化其實已經成為一家有上進心的傳統車企最基礎的底色,很難再掀起大的波瀾。真正能夠幫助車企造夢的,其實正是下半場即将步入白熱狀态的智能化一戰。

通過對比比亞迪與特斯拉的市值,其實就很能說明這一問題。電動化早就成為了比亞迪的底色,其零售銷量甚至在去年遠超特斯拉中國。不過截止發稿前,比亞迪的市值處在1000億美元左右,而特斯拉的市值仍是超萬億美元。

有部分華爾街分析機構表示,特斯拉60%的估值來自于軟體收入等領域。那麼也許智能化實力的孱弱,就正是導緻比亞迪銷量火爆,市值卻仍舊不溫不火的一個重要因素。

也是以,上汽想要“造夢”,智能化是其必須經曆的一場鏖戰。不過,這和高端不高端有什麼關系?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畢竟高端車型能夠在高溢價下,最大程度地消解智能化投入成本。也是以,為了給到智能化實力一個充分的展示空間,智己的誕生也就不足為奇。

如果繼續沿着智能化的思路來看,智己在市場定位上誠然已經給上汽預留了足夠的成本覆寫空間,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智己來展示上汽的智能化實力,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即能夠通過一定規模的市場回報來很好地背書更低線産品。

我們從特斯拉Model S到Model 3,或者蔚來的668到ET5,都能發現這樣一個産品進化路徑。

總的來看,用下沉的MINI EV走量,用高端的智己展示上汽智能化水準天花闆,最後再用切入大衆市場的飛凡汽車真正站穩腳跟,似乎正像是上汽押注電氣化時代的“三級火箭”。

不過這枚火箭能否沖上太空,這裡還需要有一個前提,即智己這枚“二級火箭”,需要在未來的銷量上有一個可觀的起勢。

畢竟反觀像是威馬目前最高價EX6不盡人意的銷量,不難發現,叫好不叫座的中高端産品,其實是很難去充當一枚好的二級火箭,不僅無法背書大衆産品,甚至會有可能讓市場對其智能化實力産生質疑。

也是以,談擎說AI認為,通過“高端+爆款”來形成合力,智己這枚承上啟下的“第二級火箭”,才能夠為上汽押注電氣化時代的整體戰略真正做到價值最大化釋放。

那麼橫空出世的智己L7 Pro能夠做到這一點嗎?

用智己武裝自己,劉濤還要向BBA學習?

“仍有一部分年輕人持續沉浸在BBA所建構的傳統價值體系當中,但在我看來,一旦使用者開過電動車,那個老世界就根本回不去。”這是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在近日表達的看法。

劉濤多少有些語出驚人的“金句”,讓我們看到了其對自家産品充分的信心,但這似乎并不能夠為智己産生多少正向價值。

事實上,目前的智己,已經出現了可以洞見的隐憂。

*初出茅廬的智己“入坑”

作為一個定位高端市場的電動汽車品牌,智己雖然還仍未大規模正式傳遞,但兩個動作就已經為品牌埋下了不小的隐患。

一是劉濤對燃油車使用者何不食肉糜式的“攻擊”。

在“點名”一部分年輕人沉浸在BBA建構的傳統價值體系之餘,劉濤還表示,對于花40萬買燃油車的使用者,“其實我覺得他們是很無奈的,或者說是很,我覺得說得過分一點叫很悲慘的。”

我們都知道李斌在去年年底對買油車的行為表示“簡直就完全不明白”,随後被不少網友炮轟,那麼今天劉濤的言論中“悲慘”這一字眼,對比李斌的話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談擎說AI認為,電動汽車想要挖掘新的市場增量,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去讓燃油車使用者轉換陣營,根本上還是需要用産品來說話,而這樣或多或少有些“攻擊”味道的拉新,似乎并不能起到這一效果。

那麼智己在産品上做到了足夠坦誠嗎?很可惜,在這一點上,智己的開局也并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

在“價值體系”的建構上,智己還需要向BBA學習?

2月28日,智己汽車官方公布了智己L7量産車的配置,不過近日有消息爆出,相比起去年在上海車展中的亮相的智己L7,如今的量産車配置有“縮水”現象,智己方面卻在此前并未告知使用者。

具體的“減配”情況有網友指出,原本配置12個的高清攝像頭,現在減配成11個;5個五代毫米波雷達變為4個毫米波雷達加1個4D毫米波雷達;軍工級超高精度慣導直接被砍了;車輛無線充電接收器從标配變為選配。

對此,智己方面做出了如下圖的部分回應,但明明是作為去年高光的宣稱話術,為何在今年出現了如此微妙的變化?智己方面的回複似乎并沒有讓消費者買賬。

在“價值體系”的建構上,智己還需要向BBA學習?

關于此事件,談擎說AI暫時并未收到智己方面的相關回應補充,暫時對事件的真實性持進一步觀望态度。

不過倘若事件真若部分天使輪使用者所言,那麼智己無疑已經傷害到了最早期的一大批使用者,這與蔚來靠早期使用者挺過2019相比,可謂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智己仍需要差異化的“真功夫”

想要挽回似乎有些出師不利的開局,智己顯然就需要在産品上下出一些“真功夫”,畢竟就像是特斯拉能夠掀起電氣化浪潮,差異化式的體驗更新,永遠是會被消費者擁護的核心所在。

為此,我們先來再來咂摸一下劉濤對BBA“傳統價值體系”的言論。

BBA的“傳統價值體系”是什麼?較真起來,這是一個過于宏大且複雜的産物,不過談擎說AI認為,一個汽車品牌的價值觀,或者更準确地來說,品牌内涵,往往是其生命力能夠得到市場認可的基石所在。

也許我們無法三言兩語說清楚劉濤認為的BBA“價值體系”究竟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豪華、駕控、科技,曾經的我們在談論一輛車好不好時,似乎是經常會提到這三個衡量标準。

這其實就是BBA在百年的市場教育下,對傳統汽車做出的極具公信力的産品力部分判斷标準。

同樣如此的是,作為頭部新勢力的蔚小理,這樣的品牌内涵建構從創立之初,就已經刻在了基因裡,而且諸如蔚來的使用者至上,理想的車和家理念,小鵬不斷向更升維的智能進軍等等,他們确實在用新的思維來挑戰着BBA制定的傳統規則。

那麼錨定了高端市場的智己L7 Pro想要給使用者帶來什麼?“行政級轎跑車身”、“超感駕控”、“超感互動”、“淨味高定”...

盡管劉濤認為開過電動車,“那個老世界就根本回不去”,但無論從L7 Pro的相關高光字眼來看,抑或智己品牌定位的“新世界駕控旗艦”,它似乎既未完全離開那個BBA用百年時間建構起的老世界,也未超越蔚小理提前走到下一個新世界。

談擎說AI認為,相比起來,目前的智己似乎更像是一個承載了BBA與蔚小理諸多特性于一身的新時代“縫合怪”。然而這樣似乎是想用對手特征來颠覆對手的野望,也許很難成真。

畢竟想要颠覆一個時代,真正需要的其實并非傳承,而是突破。

如果細細找尋智己的突破何在,不得不提,在L7 Pro身上确實有一個差異化的展現,即大部分新勢力選擇搭載雷射雷達來提高自動駕駛感覺能力的車頂,L7 Pro裝上了加起來超億級的三攝像頭。

但有網友的一句“買車送4K不走線行車記錄儀,挺良心的”,也似乎很難讓我們看到這位潛在消費者對L7 Pro的創新褒貶成分幾何。

我們很難去斷言還有多少年輕人仍沉浸在BBA建構的傳統價值體系中,不過最起碼相較于BBA,剛出世沒多久的智己,似乎仍需花費一定時間先去建構自己的“價值體系”。

也許面對新的一戰,智己,要先認識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