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個B站搞得電腦風扇狂轉?網友們這次炸了

最近托尼刷到一條微網誌,内容大緻說的是 B 站為了省帶寬,強行在 Web 端開啟了 HEVC 編碼視訊播放,導緻我們在用浏覽器看 B 站視訊的時候,電腦很容易就會處在一種高負載的運作狀态。

很多網友看到這條微網誌之後,也是紛紛在評論區留言說 “ 怪不得我一看 B 站電腦風扇就狂轉掉電還賊快 ”、“ 我說呢,看 B 站視訊時不時會卡原來是這麼回事 ”、“ 看 B 站能耗掉油管兩倍的電 ”。。。

盡管 B 站官方後來發文表示 HEVC 編碼方式并不是強制使用,隻有裝置滿足一定性能才會開啟:

但依然還是有很多網友不買賬。

講真,在沒看到那條微網誌前,托尼之前還真沒怎麼注意到這個事情,不過在了解清楚 HEVC 究竟是什麼後,我覺得這次很多人可能錯怪 B 站了。

至少在使用 HEVC 編碼視訊播放這件事上,B 站這麼做并沒有錯,反而是浏覽器拖了 B 站的後腿。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視訊壓縮的必要性開始說起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無論是我們用手機拍出來的視訊,還是别人發在網上的視訊,其實都經過了壓縮,如果視訊沒壓縮,原始檔案就會變得非常大。

就拿一段 1080P 60 幀的視訊來說吧。

視訊每一幀有 200 萬像素( 1920*1080 ),每個像素算占 3 個位元組( R、G、B 各一個),這意味着一幀畫面就要消耗 5.7MB,60 幀就是 342 MB:

如果不壓縮,一台 256G 的手機,滿打滿算也隻能拍 766.5 秒 1080P 60 幀視訊,換你你能接受?

另外要是你想線上觀看完全沒壓縮過的1080P 60 幀視訊,沒 3000 兆以上的寬帶提供網速支援,視訊來不及加載也就根本沒法流暢播放好吧。。。

是以為了友善視訊的儲存和傳播,我們肯定有必要對它進行壓縮。

壓縮視訊的原理講起來有點兒複雜,但要是往簡單的說主要就是幹了三件事 ——跳幀、劃塊、抽色。

比如說在前期把相似的畫面隻保留一幀,後期再通過預測還原;

又或者把一塊顔色相同的區域當做一個大色塊處理;

再或者偷偷砍掉人眼不容易察覺的顔色,畢竟現在的視訊甚至能裝十億種色彩,人眼基本分辨不出那麼多。

總之效率越高壓縮編碼技術,往往可以在保證不損失畫質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把視訊體積壓縮到更小。

而 HEVC 就是一種高效的視訊壓縮編碼技術,它通常也被叫作 H.265。

根據官方給出的說法,HEVC 相比傳統的 AVC 也就是 H.264 壓縮編碼技術,可以在保證相同視訊畫質的前提下,減少約 50% 左右的資料量。

簡單來說就是同等規格的視訊,采用 HEVC 編碼所需要的空間大概是 AVC 的一半甚至更少,而且 HEVC 最高甚至支援對 8K 超高清視訊進行編碼。

這樣一來經過 HEVC 編碼壓縮之後的視訊,體積還可以進一步減小,我們也隻需更低的帶寬就能實作高清視訊線上播放或者直播推流。

也正是基于 HEVC 這種更高效的編碼,早在 2017 年,蘋果就開始讓自家 iOS 11 支援 HEVC,并且首個支援 HEVC 的應用就是它自帶的相機 App。

而安卓後來也是很快就跟上了,到如今基本上每台手機都能拍攝并且播放 HEVC 編碼格式的視訊:

另外像是 AMD、NVIDIA、英特爾等廠商,也早就在硬體上開放了對 HEVC 編解碼的支援。

别的不說,英偉達 2014 年釋出的 GTX 750,就支援一部分 HEVC 視訊的編解碼:

而對畫質有追求的 B 站呢,也是從 2019 年就上線了 HEVC 編碼,算是國内一衆視訊網站中最早支援 HEVC 的那一批,它這麼做也算是在緊跟潮流。

之是以我們看 B 站視訊會導緻電腦卡頓或者發熱嚴重,要怪就怪 Chrome 和那些使用 Chromium 核心的浏覽器到現在都不支援 GPU 硬解 HEVC。

浏覽器不支援 GPU 硬解 HEVC 會導緻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在播放視訊時隻能通過 CPU 來實作軟解碼,這對 CPU 的運算性能要求非常高。

托尼實測,用 Chrome 看 B 站高畫質的視訊。

如果你在設定裡選了 “ 優先使用 HEVC 編碼視訊播放 ”,你會發現它對 CPU 的占用率非常高,都快飙到 100 了,而對 GPU 的占用率卻一直都很低:

而一旦你把視訊切換成 Chrome 支援硬解的 AVC 編碼播放,浏覽器對 CPU 的占用率立馬就會降下去,GPU 的占用率雖然有所上升,但并不算高:

這是因為 GPU 擁有專門的解碼子產品,在硬解對應編碼視訊時候的解碼效率非常高,不但能減輕 CPU 的負擔,還有着功耗低、發熱少的特點。

遺憾的是,托尼特意去搜了下,目前除了蘋果端的 Safari 浏覽器,包括 Chrome、Edge 在内的其它幾個主流浏覽器均不支援硬解 HEVC。。。

這些浏覽器不支援硬體 HEVC 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技術受限,而是因為想要獲得 HEVC 相關組織的授權,所需要支付的授權費一點都不低。

目前負責 HEVC 授權的組織一共有三家,就拿其中相對比較厚道的 MPEG LA 來說。

想要獲得它家的 HEVC 授權,廠商每年頭十萬台終端免費,之後每台終端就要花費 0.20 美元,不過每年封頂 2500 萬美元,但也是筆不小的數目。

這個費用在手機廠商看來可能沒啥,畢竟成本分攤到每台手機上也就是兩塊不到的事情,但對于可以免費下載下傳到多台裝置的浏覽器來說就很恐怖了。

是以之前谷歌也搞了一套叫做 VP9 的編碼方式,性能和 H.265 差不多,但其他廠商不樂意啊!

一方面是因為 Chrome 的市占率太大,要是大家選了這套方案,谷歌肯定一家獨大,甚至可能壟斷視訊編碼市場。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 VP 系列編碼是參考 H.26x 開發,對于這編碼是否侵犯專利還真說不清楚,萬一真出事了,那些用了 VP9 的廠商,可能也會有麻煩。

到時候出事了谷歌可不會對此負責~

是以現在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Netflix 等幾大網際網路公司聯合推出了開源免費的 AV1 壓縮編碼技術。

它的視訊壓縮效率不比 HEVC 低,既然有免費的這些浏覽器當然會優先考慮支援它。

之是以要這麼幹,也是因為天天給别人交專利費,心裡不爽,有這個技術條件,搞個更好用的出來,豈不美哉?

隻不過由于在視訊編解碼方面,為這個編碼格式提供硬體解碼的廠商目前比較少,現在隻有各大晶片廠商以及最新的顯示卡比如 RTX 系列才能支援。

是以日後 AV1 能不能成為一種主流視訊編碼格式還是個問題。

回到 B 站推 HEVC 這件事上。

B 站作為國内少有能提供 8K 以及 HDR 10 内容的視訊網站,它在借助 HEVC 給我們提供更高規格視訊的同時還能節省帶寬,這事本身就值得肯定。

之前甚至還有不少人通過 B 站 UWP 應用提供的 HEVC 視訊擴充,在 Windows 上白嫖到了本來要花錢才能買到的 HEVC 解碼器。。。

不過話說回來,B 站支援 HEVC 編碼是一回事,它在這個編碼下能給視訊提供多少碼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網友表示,最近 B 站給 HEVC 的碼率變低了,結果導緻選擇 HEVC 播放的視訊畫質還不如 AVC,尤其是在 1080P 分辨率下會特别明顯。

然而也有人實際測試了下,在 1080P 分辨率下,HEVC 的視訊碼率确實比 AVC 高:

由于這點還存在争議,是以托尼對這事也不好評價。

但不管怎麼說,HEVC 必然是一個大趨勢,在流媒體平台和硬體産品的通力支援下,我們離順暢體驗它的未來,應該也不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