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面漲價,電動汽車的曆史騙局

從純電驅動到智能座艙,曾經被傳統車企嗤之以鼻的新能源汽車,悄然間就成為了使用者眼中的心頭好。

從曾經的自燃風險到“騙補”嫌疑,從不斷增加的續航裡程到不斷進化的自動駕駛系統,電動汽車走出了一條逆襲之路。

然而,在動力電池原材料和晶片供應短缺的雙重夾擊之下,在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即将退出曆史的前夜,從特斯拉、比亞迪到最新的岚圖、極氪,幾乎所有的電動汽車都來到一個分水嶺:傳遞時間不斷延遲,漲價最高幅度達到萬元級别。

一時間,電動汽車仿佛重新回到“騙局”的模樣。

在廣汽集團2021年度報告釋出會現場,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回到問題時提到,同是日系車企的廣汽豐田和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受到晶片的影響較少,而廣汽本田卻損失超過10萬輛的産量,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晶片供應鍊的差異導緻,豐田的背後是日本瑞薩。

曾經被诟病在電動汽車領域進展緩慢,豐田在最新電動汽車發展規劃中,除了銷量和車型,在以10年或100萬公裡保持動力電池90%可用電量之外,“打造動力電池穩定供應體制”,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安全”是豐田各類報告中的首要因素,員工都有自己的“安全宣言”,而“穩定”誠然也是安全的其中一個解讀。

對于當下電動汽車陷入集體的漲價潮,我們且看看豐田在電動汽車領域背後的規劃和儲備。

以即将釋出的e-TNGA平台首款車型bZ4X為對比,借助整車和動力電池一體化研發,在2030年前,豐田要将動力電池的成本降低50%,包括電芯成本降低30%以上,電池效率提升30%。

在釋出全面的電動汽車規劃之前,豐田借助旗下的豐田通商公司進入動力電池原材料領域,與澳洲锂礦商 Orocobre實作了多層次的合作,包括獲得後者15%股份,在日本本土合作建廠等等,保證動力電池原材料的長期穩定供應。

從原材料到原價遞減,再到松下、甯德時代和比亞迪的全球動力電池供應鍊,豐田把所有電動車企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問題都一一做好了準備和規劃,把發展節奏掌控在自己手裡,這簡直太豐田了。

全面漲價,電動汽車的曆史騙局

由于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帶來的動力電池産能限制,動力電池近幾年都在大規模擴大産能,與此同時,在松下、LG化學、甯德時代和比亞迪等主要參與者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參與者。

電動車企剛想松一口氣,如今卻不得不面對原材料大規模漲價帶來的又一次考驗。

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一日不下降,電動汽車就有再一次漲價的可能,再加上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市,還有晶片短缺所造成的“價高者得”,中國汽車幾年來打造的電動汽車競争優勢,将會消失殆盡。

更嚴重一點來看,不管是自主傳統汽車近幾年的品牌向上,還是新造車勢力的大放異彩,仿佛是一種障眼法。汽車産業的話語權依舊掌握在跨國車企和跨國企業的手中,退一萬步來說,中國自主車企的話語權似乎從來都沒變過。

全面漲價,電動汽車的曆史騙局

從豐田打造體系内的供應鍊,再到比亞迪的三電自研,他們都把天堂之門的鑰匙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曾經中國電動車企都求着甯德時代這一家獨角獸,給自己生産電芯、提供足夠的産量,甚至最後打造了動力電池合資企業,然而原材料“漲價潮”帶來的困局讓一切回到了原點。

對比晶片等汽車零部件的産能問題,動力電池原材料那可就是另一個世界。

各大新造車勢力10萬輛級别的産銷量規模,無力染指這一領域,也就沒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就像是一場“困獸鬥”。

全面漲價,電動汽車的曆史騙局

在原材料漲價和缺芯的雙重夾擊之下,有的車型直接停産,有的車型傳遞日期不斷延期。在第一波漲價浪潮過後,或許我們可以預見未來誰又會成為第二家“再漲價”的車企?

“早買早享受”,或許要成為電動汽車市場的“唯一真理”了。

“漲價”,給火熱的新能源汽車潑了一盆冷水,也給中國車企提了個醒,是時候清醒一下,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繁華。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