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了嗎,媳婦?感覺咋樣啊?”
“沒吃呢,查完最後兩個病人,下完醫囑就準備去食堂吃點,感覺還好,就是肚子裡娃老是動彈,跟拆家一樣,有點難受……”
“不行下午去婦産科看看,我也不能陪你去,你自己照顧好自己。”

連日來,堅守在一線的王時雨已經連續在崗23天,隻能通過視訊與臨近産期的妻子進行交流,傳遞對妻子的關心和挂念。
舍小家為大家
王時雨是靈寶西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入警四年的他現在算是所内的“老民警”了。作為一名“準爸爸”,妻子臨近産期,平常就很忙碌的他,本來準備在安保後好好陪陪妻子,但計劃總趕不上變化,疫情的突然到來打亂了所有計劃,王時雨懷着内疚的心情把妻子獨自一人留在家中,堅守一線工作崗位,從“兩會”到清明小長假安保,他始終堅守在治安形勢複雜的豫陝交界區段,確定轄區線路安全穩定。
王時雨的妻子已經有9個多月身孕,處于待産期,正是最需要照顧、最需要丈夫陪伴的時候,但妻子沒有絲毫責怪和埋怨,有的隻是滿滿的了解和支援,身為醫生的她在此次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依然堅守崗位,減輕醫療人員緊缺的壓力。
到了晚上妻子總是通過視訊電話向王時雨報平安:“我沒事,我能自己照顧好自己,你在機關安心工作就好,晚上出去檢查的時候注意安全,我們這邊好多同僚都去支援疫情了,你也不用擔心太多,相信疫情總會過去的,等你回來了咱們去吃大餐......”妻子的堅強、大度、了解、支援、安慰和鼓勵給了王時雨強大的内心力量,讓他心無旁骛的投入到疫情防控和治安管控工作中去。
以警心暖民心
清明節安保開展以來,王時雨堅持把線路工作做實做細,每天深入轄區沿線開展治安巡查工作,與轄區村莊裡的村民們交朋友,做安全宣傳,其中一位獨居老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時刻牽動着他的心。
“老太太,您在家嗎?”4月1日,王時雨和執勤隊長孟凡濤來到抗美援朝革命老兵遺孀張變娥家中。“這電視還開着,老太太肯定在屋子裡呢,咱們先進去,老太太腿不利索就别讓她拄着拐出來了。”王時雨透過窗戶看到老太太一人坐在床邊。
老太太看到民警,激動地一個勁招呼他們趕緊坐下:“你們老惦記着我啊,上次送的東西還沒吃完呢。”83歲的張老太是抗美援朝老兵遺孀,老伴過世後就剩她自己一個人生活,由于老太太家離屯警點不遠,民警看她一個人生活不便,于是時常來家裡看望她。
在老太太家中,民警與她叙家常、話冷暖,仔細詢問身體情況和近期生活情況,并為其送上慰問品,叮囑她要按時吃藥,散步注意腳下别摔着,平常多曬曬太陽,散步别走太遠。慰問過程中,張老太激動地表示,十分感謝黨和政府在生活中無時無刻地關心關懷,正是有了政府的照顧,自己才得以安享晚年。
以服務換真情
4月3日傍晚,線上路附近跑步鍛煉的王時雨,發現線路不遠處有一個疑似流浪漢坐在地上吃東西,出于職業敏感性,他上前攀談起來,經過溝通,這名老鄉家是開封的,家裡也沒啥人了,這次在外邊待久了想徒步回家,
民警想着老大爺年齡大了,身體不好,本着為人民服務原則,提出送他到高鐵站乘車回家并由民警支付費用,老大爺一再拒絕民警的好意,并樂觀地表示自己身體健康得很,不需要幫助,感謝民警的好心幫忙,并叮囑說:“你們年輕人好好幹工作就好,不用管我。”
基于老爺子的反複堅持,王時雨隻得作罷,為其準備了一些吃喝用品,叮囑他路上注意安全,并守護他離開轄區。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作為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基層民警,王時雨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要從小事做起,保持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得到群衆的認可和支援。”作為一名基層線路民警,王時雨用自己的堅守,展現出了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