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宏德名師王時雨:在初心下堅守,在堅守中追求

作者:大愛宏德
專訪|宏德名師王時雨:在初心下堅守,在堅守中追求

教師簡介:王時雨,1975年5月出生。曾多次獲得“羅田縣模範教師”、“羅田縣骨幹教師”、“黃岡市骨幹教師”等榮譽,以及“黃岡市優秀教師”、“羅田名師”、“黃岡市優秀學科教師”等稱号。2020年被評為“宏德名師”。

鄉村教師是在滿是泥濘的鄉村教育之路上砥砺前行的一群人。他們或早已蒼老,或正值年輕,但他們都有同樣一份為鄉村教育添磚加瓦的初心。初心是燈,能照亮這條泥濘路,趟平路上的凹凸與崎岖。

專訪|宏德名師王時雨:在初心下堅守,在堅守中追求

白廟河鎮距離羅田縣城有40公裡左右的路程,即使是今天,交通也稱不上有多便利,更遑論二十多年前,這裡的孩子隻能在鎮裡的國小和中學上課。1996年,王老師剛從師範學校畢業,就來到這裡開啟了自己的教師事業,往後的二十五年間,王老師也一直堅守在這個偏遠的小鄉鎮,從未想過離開,因為這裡有讓他牽挂的家人和學生。

“我從學校畢業之後,就一直在白廟河鎮教書。我任教的第一站在肖家坳中學,後來去了鎮上一所民辦學校,2006年我被調到白廟河中學,一直教到現在。”王老師回憶起這二十五年的教書曆程,感慨萬千,其中,讓王老師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在民辦學校任教的那三年。“在民辦學校教書的那三年,是我最愉快、最投入的一個時期。那時候,我還沒怎麼接觸行政工作,學校平時的檢查也比較少,每天就是在給學生上課,我當時帶着三個班的化學、一個班的生物,兼任教務主任,還要負責初三學生體育中考的訓練。雖然每天都忙個不停,圍着學生打轉,但是我反而感覺自己更純粹,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教學之上。”

專訪|宏德名師王時雨:在初心下堅守,在堅守中追求

王老師是一名國中化學老師,教的基本都是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到今年為止,我已經帶了二十五屆學生。我每天和初三的學生相處,遇到過很多非常優秀的學生,調皮搗蛋的學生也不少,這些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我還清楚地記得有一個2009年畢業的學生,特别勤懇好學肯鑽研。當時初三化學會有家庭小實驗,全班隻有他是真的在家動手做了實驗。還要一個學生,偏科特别嚴重,實體化學幾乎能考滿分,英語卻總是不及格。這些特點最後也都變成他們的特長,幫助他們收獲了很好的工作。”當問及老師,是如何看待他的學生時,王老師用兩個字進行概括:可愛。“我教過很多學生,他們有的學習特别優異,有的比較調皮搗蛋,但在我看來,他們都是品性非常好、非常可愛的孩子!”

王老師在鄉鎮教了二十五年的書,“鄉村教師”不僅僅是名片,更是王老師心中,作為一名教師最高的價值展現!“我是從這裡走出去的,我知道在這裡,要留住學生很難,要留住老師更難!我的初心就是能成為一名對自己家鄉有所貢獻的鄉村教師!農村學生在各方面的條件都趕不上城市的學生,我希望能從教育上為他們以後的廣闊人生盡一己之力。”

近幾年,白廟河中學的條件越來越好,就像二十五年前的王老師一樣,一些剛畢業的青年教師也來到了這裡,為鄉村教育發揮着光與熱。“最近幾年,白廟河中學也來了很多青年教師。我從心底裡認為,将在鄉村任教作為他們教師生涯的第一站,會為他們未來的教書事業夯實基礎。對這些優秀的青年教師,我唯一的寄語便是‘靜心和盡心’。靜心地教學,在鄉村教師崗位上沉下心來教書育人;盡心地教育,将自己在這裡教書的每分每秒的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專訪|宏德名師王時雨:在初心下堅守,在堅守中追求

“從字面來了解,‘名’是一種追求,‘師’是一種責任。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然在教學事業上要有所追求。我認為敬業、樂業,在教育教學上做到盡善盡美是老師地追求。而‘師’則是要盡心盡力地做好教師的本分,用自己的所學所長教導學生,成為對學生人生之行有幫助的老師。”對于“名師”二字,王老師做出了自己的了解,也在親身踐行着這一了解和追求!

鄉村教育事業随着時代發展在不斷完善,今天,我們不再有上不起學的鄉村孩子,但是依舊有留不住老師的鄉村學校。鄉村不應成為追求理想的攔路虎,而應該成為越多越多人民教師踐行教育初心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