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01

都說婆媳難相處,可有些人确實能處的很不錯,有些人就算處不好也會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我們身邊常常有人抱怨,自己的婆婆總是對自己指手畫腳,但是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能改變,如果回怼是不是就撕破了臉,以後可怎麼相處?

也有人抱怨婆婆對小姑子好,有什麼都給小姑子,但是生病了就來找自己,很苦惱,但是又不能不管婆婆。

其實婆媳相處也有一些技巧,隻是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解讀和運用,常常把自己困于糾紛之中,不能自拔。

阿丹就遇上了一個不講理的婆婆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讓自己擺脫困境的。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02

在婆婆沒來之前,阿丹的小日子還是過的很舒适的,朝九晚五,家裡隻有她和丈夫兩個人,也沒有什麼需要收拾的,平時也是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多,家裡的鍋碗瓢盆也沒用幾次。

但這樣的生活在婆婆和小叔子一家到來之後徹底改變了。

婆婆的房子拆遷了,分了三套房和二十多萬現金,婆婆把一套最大的房子給了小叔子,最小的一套給了阿丹的丈夫,原因就是阿丹的丈夫已經有房子了。

可是當時這套房子是阿丹和丈夫一起出錢買的,可沒要婆婆一分錢,現在這麼算阿丹多片少是有點不高興的。

本來阿丹沒想讓婆婆他們來家裡住,但是丈夫都已經答應了,阿丹也不好意思再拒絕,想着婆婆過度一下,租到合适的房子就搬走了,沒成想,婆婆根本沒打算搬走。

來阿丹家的第一天,婆婆就念叨着現在租房子太貴,想租個離孩子上幼稚園近的地方得兩三千,有這錢幹點兒啥不好。

是,幹點兒啥都挺好,就是不願意給阿丹付一部分生活費,連買個菜都得阿丹下班回來買。

你以為婆婆來了就會做好飯等阿丹和丈夫回來吃嗎?并不會,他們甯願餓着也要等阿丹晚上回來做。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關于做飯的事情,阿丹确實要檢討自己,婆婆剛來的時候阿丹也是為了盡地主之誼,就親子下廚做了一桌子菜,誰成想就慣壞了婆婆這毛病。

每次和丈夫提,丈夫都說婆婆身體不好,不做就不做吧,可是婆婆熬夜追劇的時候阿丹可沒覺得她身體不好。

行,婆婆不做弟媳總還做一做吧?然而并沒有,弟媳除了每天接送孩子,就是玩兒手機,也不工作,也不幹活兒,連小叔子換下來的衣服都懶得洗。

開始幾天孩子放學了還陪陪孩子,自打阿丹陪了孩子一次,連孩子也丢給了阿丹。

這事兒也怪阿丹,但她一開始确實隻是希望孩子不要在大喊大叫了,畢竟吵到鄰居還得是她去賠禮道歉。

總之一波操作下來阿丹包攬了家裡所有的活兒,要上班,還要洗衣做飯哄孩子,關鍵是花錢如流水,孩子想吃個奶酪棒,就眼巴巴的看着你,你不給買嗎?畢竟大人的錯也不能怪在孩子身上。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連公司的同僚都覺得阿丹日漸憔悴。可是阿丹也沒什麼辦法,直接攤牌?顯得自己格局小了。但是不攤牌,就隻能一直這樣下去,伺候着一大家子,什麼時候是個頭。丈夫也不給力,隻會說老婆辛苦了。

思來想去,倒是讓阿丹相出了個辦法,解決這事兒的矛頭不能對準婆婆,而應該對準丈夫,正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隻要出手就要直擊對方的弱點。

當天下班,阿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和朋友一起去逛了商場,一通買買買,把自己平時喜歡又舍不得買的衣服,都買了下來,結賬一看兩千三,今天結束,明天再戰。

回家果然一家子眼巴巴的等着她做飯。做什麼飯,姐有錢,直接點外賣。

吃過晚飯丈夫就把阿丹拉近了卧室裡,指着自己的支付短信,問她買啥了花了這麼多錢,阿丹抖了抖手裡的衣服,笑的很得意。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三件衣服兩千多,你瘋了吧,你平時不就穿淘寶一百來塊錢的衣服嗎?你什麼情況?"丈夫不可置信的看着阿丹。

"哎,最近照顧一大家子壓力大心情不好,買點東西我的心情才能好起來,老公你是支援我的對不對?"阿丹的丈夫咬了咬牙,最後還是沒說什麼。

這之後,阿丹每天都去買幾件衣服,不到一個星期六花了近一萬塊錢,阿丹的丈夫徹底坐不住了:"你到底想怎麼樣?"

"也不想怎麼樣,我看着他們心情就不好,就想買買買,除非他們走。"阿丹指了指客廳看電視的婆婆和小叔子一家。

"他們不住在這裡,讓他們去哪?""她們要住在這裡你就得讓我花錢,要不咱離婚,我走?"

最後丈夫還是拗不過阿丹,給婆婆在附近找了個房子,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搬出了阿丹家,阿丹的世界終于清淨了。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03

有時候我們陷入家庭沖突中無法自拔,這時候就應該找一個突破點,才能将自己抽離出去。

第一:面對家庭沖突,聰明的女人都會用一點手段。

家庭沖突不僅僅是妻子和丈夫的沖突,也有婆媳之間的沖突,甚至三方沖突,很多人在沖突中喜歡硬剛,最後弄的自己傷痕累累也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女人在處理家庭沖突的時候,應該适當的用一點手段,在保護自己的同時有效的化解沖突。

一如上文中的阿丹,在被婆婆一家剝削的時候,并沒有發怒,也沒有說誰的不是,但最後也達到了讓婆婆離開自己家的目的。

婆媳沖突多是一方對另一方不滿,不滿的大緻原因都是因為不公平。首先要降低自己的要求,對于婆婆的所作所為不要那麼在乎,先讓自己保持冷靜,不要生氣,俗話說的好,隻要你生氣了,你就輸了。

其次是好好用丈夫這個工具人,一定要知道調節婆媳關系本來就是丈夫的責任,不要覺得這是你一個人的戰鬥。

其實丈夫是婆媳關系的紐帶,隻要讓丈夫能站到自己一方,就能立于不敗之地,大多數時候婆媳沖突不好調節的,都是丈夫這個紐帶沒有做到位。

是以關鍵的一點,還是如何讓丈夫可以向着自己。如果說不通,就來點小手段,畢竟丈夫比婆婆好對付吧?

女人7天花了1萬買衣服,婆婆帶着小叔子一家,連夜搬了出去

第二:在家庭關系裡,女人要有領地意識。

在當今社會中,雖然去婆婆家住的媳婦兒越來越少,但是婆婆來媳婦兒家住的卻越來越多。

父母那一輩,以前也是伺候自己的婆婆過來的,本來以為熬到了自己頤養天年的時候了,還有個人來讓自己使喚了,沒想到時代變了,又得來伺候孫子孫女。

可能是骨子裡的執着根深蒂固,就算是來了兒子兒媳家也還是喜歡當家做主。

是以很多婆媳沖突,也是為了争論誰是這個家的主人産生的。

很多兒媳婦兒或是因為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或是因為自己偏軟弱的性格,很容易就被婆婆反客為主,占了家裡女主人的位置,可自己的家怎麼也不能讓别人當家做主,于是又是一場婆媳大戰。

是以說,女人要有自己的領地意識,在婆婆介入的初期就要堅持自我,不能讓婆婆有機可乘。

當然,也不是每場争論都需要吵的面紅耳赤,我們可以委婉的拒絕,溫柔的堅持,不動聲色的讓自己坐穩女主人的位置。

其實婆媳之間的争論也是一場博弈,隻要前幾次的可以處于優勢,那之後婆婆也翻不起什麼大浪,反之亦然。

文/無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