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己劉濤:動力和駕控才是汽車的核心價值

面對國内每月有6萬多車主投奔40萬級别的BBA産品,智己汽車聯席CEO 劉濤對華爾街見聞坦言道,“我認為這些使用者做這樣的購買決定是很無奈的。”

這句發言的震撼程度,不亞于此前蔚來老闆李斌的那句“何要買油車”。

踩着3月的尾巴,智己汽車正式公布 L7 量産首發車型 - 智己 L7 Pro ,同時開啟了 A 輪使用者和天使輪使用者的鎖單環節。

L7 Pro 40.88 萬元的售價,直接切入BBA的腹地。不過身為一家國産新能源電動車品牌,智己究竟拿什麼來挑戰傳統格局下三位天字輩的“老大哥”,又是什麼讓這個豪華品牌的攻擂者如此有底氣?

在與劉濤的對話中,我們似乎摸清了些眉目。

01

駕控的緻敬與挑戰

劉濤眼中,電動車對傳統燃油車而言是“降維打擊”。

手握40多萬預算,在燃油車中選來選去隻能選2.0T四缸,無非就是高功率和低功率的差異,劉濤認為40萬的價位本應享受到3.0 V6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動力,但是消費者現在要用更高的代價去買大排量發動機。

而在電動車時代,用40萬的價格就可以感受到V8的動力以及比燃油車快20倍的響應速度。從電動機發電,扭矩到輪邊隻需要40到60毫秒,而燃油車需要1000毫秒。

智己汽車一直主打性能和駕控操作,這是智己對标并硬鋼傳統豪華品牌的資本,也是豪華電動車領域的立身之本。

兩年前,作為上汽集團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車立了項。而更早在三年前,智己L7就已經開始規劃。劉濤坦率的說,“我們規劃這款車的時候,極緻的操控、跑車的體驗就是我們三大産品核心亮點裡最重要的一個。”

劉濤的心中,一直有對汽車核心價值的了解。他認為汽車作為詹姆斯筆下改變世界的機器,被發明出來的核心價值是人類對于自由的向往,對于未知領域的探索,對于自由探索疆界的夢想。是以汽車本就應該追求動力和操控。

汽車的底盤、動力、傳輸、制動控制、轉向、側傾控制,它是一個非常複雜、超級多變量、超級多自由度的動力學系統。電動車帶來的動力提升是顯而易見的,但如何調教更為重要,也是個不小的難點。

劉濤解釋道,汽車動力學是一個非常複雜,多自由度的動力學系統,常常這種參數之間都有互相關聯、卻又此消彼漲,魚與熊掌難以兼得。

德系的BBA就是這方面的标杆,劉濤說在智能電動的新世界,智己就是要做出極緻動力駕控的“德系車”感覺。

為此,智己找來了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團隊,進行深度技術合作。而威廉姆斯車隊曾在1980-1997年間獲得9次制造商總冠軍,在動力調控方面的總體能力和水準,以及對于這些動力學參數有着獨到的了解。

在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團隊的調校加持下,曆經一年時間,對新車進行了前後兩輪、超過 100 項底盤名額和軟體參數的測試與調校,進一步為智己的駕控體驗賦能。劉濤稱,未來還可能基于更高階的産品提供具備更加高階駕控能力的版本。

02

價格的支撐與實力

坦率地說,雖然電動化已經改變了BBA時代的玩法,不過一家新品牌的電動車想要在40萬級别取勝,做出強大差異化并能獲得認可才是正道,劉濤深谙其中的規則。

實際上國内并不缺消費力,劉濤說,中國人均GDP過1萬美金以後,中國的消費更新明顯提速,在汽車消費這個領域非常明顯。

過去三四年,中國以BBA為代表的豪華品牌銷量占比從2017年底的13%到去年已經超過了20%,消費更新趨勢非常明顯。乘聯會的資料顯示,去年30 萬以上的車型的同比增速達到了 14.9%,遠高于30 萬以下的車型的 3.3%。

劉濤判斷未來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往上走,甚至到達30%左右的市場佔有率,市場容量巨大。

作為一家未來的新能源豪華車企,智己提出了8個追求:動力做好、操控做好、内飾做好、品質做好、健康做好,智能駕駛做好、軟體做好、智能産品做好。

劉濤相信,隻要做到這樣,未來一定會有更大的市場佔有率給到智能電動車。因為目前使用者沒有被滿足的需求,大家都能看到,就看你有沒有能力去拿,有能力的公司一定會拿到足夠的市場佔有率。

不過對于智己這家新品牌而言,所提供的新體驗、新價值、新性能,新的配置包括新技術,一定要遠遠超過原來的傳統豪華品牌,消費者才會給你一個選擇的機會。

說到這,劉濤自信的表示,首先就從性能上就是碾壓,與某豪華品牌5系直接比較,智己L7能夠提供的動力至少是2倍以上。即便是高功率版5系的零百加速也要7秒左右,而智己L7也僅要一半多的時間。

當然,百公裡加速也并非所有,智己L7還可以提供四輪轉向全驅系統,Brembo固定鉗式的超強制動系統,倍耐力P Zero輪胎,180天+淨味工藝,内飾的用材來自于歐洲的木飾闆等等。劉濤說,從配置等級的角度,從設計的豪華感體驗角度,從性能的角度,都是遠超5系的。

毫無疑問,電動車已經進入紅海的時期,但諸多新勢力品牌在駕駛體驗方面的打磨并沒有“死磕自己”,這無疑是智己的亮點。

“以配置相近的車型來說,智己L7的價格相比競品至少低10萬塊錢左右。同時,我們在性能、操控方面,我們還比競品遠遠高出一截,總的來講,40萬的價格對使用者非常超值。”劉濤對我們講到。

03

電車行業的探索與突破

在智己L7上看到了強大的産品實力和出衆的駕控體驗,那麼又要回到所有電動車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如何緩解使用者的續航焦慮和補能問題。據劉濤介紹,首先智己汽車将接入國家電網等頭部公共充電營運商及上汽集團旗下安悅充電等補能公司,共計23.2萬根充電樁。

其次,智己汽車背後的上汽集團,在充電網絡、充電生态方面做了很多投入,目前已有 21萬根社會公共充電樁資源,可以直接接入到智己 APP 的充電服務網絡生态當中。使用者就可以享受到大概44.2萬根公共樁的充電服務,可以滿足使用者的日常補能需求。

為了給使用者在充電過程中帶來更好的體驗,劉濤稱,他們與這44.2萬根充電樁背後的不同營運服務商進行了深度對接,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對支付流程、充電服務工序進行了整合,使用者不需要在多個 APP 之間來回切換。

不僅如此,智己對充電形式的探索還領先了一步,率先在無線充電領域進行了嘗試和應用。

智己 L7 提供 11kW 大功率整車智能無線充電可選,其充電效率幾乎與傳統充電無差異。結合全自動自主泊車功能,車輛能夠自動停入車位進行補能。使用者無需執行任何充電操作,真正做到 “無感補能”。

劉濤表示,“我們一直認為使用者對于充電的需求,是不要給他們添很多麻煩、增加負擔。并不是充電時間越短越好,而是花在充電上的力氣越小越好。”

此外,劉濤對我們說,智己是一家使用者型車企。他們把使用者的權益看的非常重。在高端豪華市場上這份服務對溢價的诠釋,也是這一層級消費者所看重的。

在智能駕駛的輔助系統中,智己對于天使輪客戶給予終身免費使用和更新權益,對于A輪客戶,前三年免費,在第四年可以用8800元的價格或者使用者資料權益直接買斷。相比之下,其他新勢力采用的訂閱模式,使用者将産生一筆長期的額外開銷。

另一方面在電池價格飛漲的環境下,各家都沒有逃脫漲價的風波。而智己承諾針對天使輪和A輪使用者的價格是不會上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智己新推一款電池分期計劃,與蔚來等車企租用電池不同的是,智己将電池的最終産權交給使用者。

“無論電池使用了多久,電池都是屬于客戶自己的,未來進行二手車置換的時候,售賣的是整個車輛連帶電池。”劉濤這樣解釋道。

核心上要回歸汽車的本真,外在也要撐起高端豪華電動汽車的皮囊。從技術到服務智己想了很多,也做了很多。

劉濤在采訪中也“凡爾賽”了一波。他認為,現在仍有一部分年輕人持續沉浸在BBA所建構的傳統價值體系當中,但是一旦這些使用者開過電動車,那個老世界就根本回不去。

對于40萬元的市場,作為上汽集團的先鋒軍,智己胸有成竹并且勢在必得。

*以上内容為第三方品宣,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