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磨一劍傳唱《運河謠》 |當年的年輕藝術家都已獨當一面

▲ 歌劇《運河謠》劇照

4月14日至17日,由知名歌唱演員雷佳、王宏偉等主演的歌劇《運河謠》将在國家大劇院再度上演。這并非是一次正常意義上的歌劇複排,而是《運河謠》從新戲演成經典的紀念之旅。10年前,國家大劇院推出原創歌劇《運河謠》,并首次以民族唱法為載體。從2012年首演至今,10年光陰匆匆而逝,5輪演出22場,已經讓它作為一部經典作品立于歌劇舞台之上,無數觀衆喜愛這部戲和劇中的經典旋律。

呈現中國民族歌劇 特有的藝術質感

2012年6月21日,國家大劇院曆時兩年精心打造的首部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揭開了神秘的面紗。該劇以擁有2500年悠久曆史的京杭大運河為背景,講述了明朝萬曆年間,江南書生秦嘯生與水紅蓮、關硯硯兩位女性間發生的跌宕起伏的動人愛情故事,全劇以運河為線索,讴歌了世間蒼生舍生取義、舍己為人的人性大愛,更為觀衆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自然與曆史畫卷。這是國家大劇院繼《西施》《山村女教師》《趙氏孤兒》後推出的又一部中國題材原創歌劇,不過《運河謠》并未采取西方歌劇的美聲唱法,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濃郁中國民族美聲風格的演唱形式,并從戲曲、民歌、民俗等中國文化精華中汲取營養,呈現出中國民族歌劇所特有的藝術質感和藝術魅力。

首演當晚,雷佳、王宏偉、王莉、孫礫4位從央視青歌賽走出的“金牌歌唱家”不僅奉獻了精湛絕倫的演唱,也以深情投入的表演感染了現場觀衆。有趣的是,整個演出班底基本上被青歌賽金銀獎歌手包圓兒了,除了A組的4位“金牌歌唱家”,曾經獲得青歌賽銀獎的B組歌唱演員王喆、王澤南、金婷婷和王鶴翔也表現得可圈可點,顯示了青年一代歌唱家的整體實力。

在人們眼裡,除了這部以大運河為題材的史詩大戲之外,《運河謠》的舞台也是一件藝術品。由知名舞美設計師劉杏林設計的舞台在藝術表現上汲取了中國傳統繪畫中散點透視、留白等手法,追求中國傳統審美中“無畫處皆成妙境”的韻味。

沿着大運河踏出來的 一部民族大戲

當年,大運河文化帶、長城文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建設規劃提出後,讓人們對于古老的北京有了全新的認識,《運河謠》更以古老動人的傳說和優美感人的音樂給人們帶來無限遐想和感動。《運河謠》集結了作曲印青,編劇黃維若、董妮,導演廖向紅,舞美設計劉杏林等國内一線藝術家。創作前期,主創從運河源頭的杭州拱宸橋一路北上,對運河沿岸的多個城市進行實地采風,尋找寶貴的創作原型,帶回了大量鮮活的視覺形象。如《運河謠》開場舞台上呈現的杭州山水遠景、象征運河起點的拱宸橋和驚險的“過閘絞盤”都來自當地原型。黃維若表示:“當初我們從京杭大運河的源頭一路北上,通路和參觀沿岸的鎮江、揚州、儀征、淮安、聊城、德州,直到通州運河碼頭等節點,體驗當年大運河的主要工程走向和人文環境。”采風回來之後,黃維若和董妮經5次創意稿和14次劇本修改,最終以京杭大運河的人文背景為基礎,結構了這個具有浪漫氣息、抒情風格的劇情故事。

主創談

10年之間,5輪磨合,演出22場,年輕的歌劇藝術家輪番上陣,無論是舞台上水紅蓮、秦嘯生、關硯硯的扮演者,還是幕後的年輕導演、舞台執行團隊,如今的他們都已經成為歌劇行業中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

印青:

為中國觀衆、當代觀衆而創作

印青在運河邊長大,在江蘇濱海參軍之後又在運河的源頭杭州工作了十幾年,其間經常去運河沿岸采風,收集了大量運河沿岸民歌。運河對印青而言就像兒時相伴、從未遠離的朋友一樣親切。印青說:“我從小就聽說過很多有關運河的故事,也聽過很多民謠、船工号子、民歌小調,甚至會唱這些歌曲。這些元素在後來《運河謠》的創作中為我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在劇中,有多段好聽、入耳、走心的唱段。同時,印青依據漢語四聲和民族唱法的特性,在曲式結構上做了很多探索,力求強化音樂的戲劇表現,其中,為水紅蓮、秦嘯生、關硯硯創作的詠歎調極具情感張力和性格魅力,展現全劇主題的合唱《運河水》《拉纖歌》《船工絞盤歌》則蕩氣回腸、動人心魄,而《彩龍船》和《大豆白米花生》等合唱則充分展現了運河南北的地域特色與民俗風情,《我們是運河的流水》《來生來世把你愛》等精彩唱段堪稱全劇的點睛之筆。印青認為,寫運河要有力度和史詩感,展現出氣節,而寫“謠”必然要親切、好聽,可以傳唱,兩者缺一不可,将民謠的悠揚和歌劇的張力良好地融合展現,讓中國觀衆聽着好聽、順耳。

印青曾經表示:“《運河謠》是為中國觀衆、當代觀衆而創作的,它更符合現代觀衆的欣賞口味。我希望譜寫出真正具有現代風貌和民族氣韻的作品。國家大劇院的民族歌劇應該有其标志性和标杆性!”如今,唱了10年的《運河謠》已然成為一部标杆性的舞台作品。

沈亮:

10年後,我們都不一樣了

國家大劇院作為中國歌劇的孵化器,不僅生産了數10部中外歌劇作品,同時也培養了大量歌劇表演與制作人才。2012年,才華橫溢的年輕導演沈亮出現在《運河謠》主創名單中,她是項目負責人,也是該劇導演廖向紅的助理導演。這次,早已獨立執導多部大戲的她依然是這一輪的複排導演。“《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民族歌劇,盡管《西施》《趙氏孤兒》比《運河謠》還早,但第一個啟用民族唱法的是《運河謠》。”沈亮說,這是《運河謠》這部劇的特殊意義所在。一晃10年,當年的點滴記憶在沈亮腦中清晰地閃現,“2011年,我跟着導演廖向紅、編劇黃維若和董妮等幾位老師從運河的南方源頭北上開始采風,那時候的我是一個剛剛完婚的新娘子。我們一路從南向北走,回想起來,這是一個特别紮實的創作過程。”對于10年前的那個洋溢着青春氣息的演出班底,沈亮同樣感慨萬千,“雷佳、王宏偉、王莉、孫礫等幾位青歌賽金獎獲得者,王喆、王澤南、金婷婷和王鶴翔等銀獎得主,在《運河謠》的舞台上得到了成長和曆練,10年之後他們大多數都已經變換了身份和工作崗位,有的去了院團,有的進了院校,他們在藝術和人生的了解上、藝術的技能上都有了更高次元的提升,在人生角色上也有了更大的社會擔當。不過好在,大家還堅守在藝術的一線,發揮着更大的藝術能量。”

雷佳:

水紅蓮已經成為經典

作為當年的水紅蓮扮演者之一,如今身為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的雷佳是民族聲樂領軍人物。想起當年的首演,雷佳覺得有些恍如昨日:“10年前,我很榮幸地參加了這部戲的首演,10年過去了,水紅蓮這個角色在當代的中國歌劇中已經成為一個經典的藝術人物。這10年可以說是中國歌劇蓬勃發展的10年,而國家大劇院作為中國歌劇的排頭兵也經曆了精耕細作的10年曆程,我們這些歌劇藝術從業者趕上了這個成長的好時代。”《運河謠》在中國歌劇民族化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作為旋律大師的印青為這部戲創作的很多唱段,現在都已經成了專業院校比賽、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經典曲目。雷佳認為,《運河謠》是一部現象級的歌劇,是一部雅俗共賞、專業性和普及性兼得的歌劇,劇中許多唱段運用了中國傳統藝術創作的闆腔體,還有通過民族民間音樂的方式來創作的核心人物唱段都非常經典,經得起推敲。《運河謠》這部戲雖然是個曆史題材,但在當下演出有着特殊的現實意義,她希望把這部戲獻給所有漂泊無定尤其是那些在外打拼的人。“隻要心存善良,隻要真誠而無私,隻要充滿同情與關愛,人與人之間互相構成他人的心靈家園,就能給世界帶來光明與溫暖。”雷佳說,“10年後再演這部戲,無論對這部戲的内容以及水紅蓮這個角色的體會都将更加深刻,我相信在舞台上會呈現一個經過更多揣摩和思考、精心打磨過的民族歌劇經典角色。”

王喆:

演《運河謠》就像回爐上大課

對于歌劇演員王喆來說,《運河謠》有着特殊的意義。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歌劇的她,演的第一部歌劇就是《運河謠》,而且就是女主角水紅蓮。再有,就是她幸運地遇到了導演廖向紅,她說:“廖向紅既是中戲的老師,又是該劇的導演,這對于第一次走上歌劇舞台的我而言,就像是一次回爐再造,這次排演和學習為我日後的歌劇舞台實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業界和觀衆的認可也為我樹立起信心。”之後,她陸續在國家大劇院出演了《長征》《金沙江畔》等歌劇,相繼塑造了與水紅蓮不一樣的歌劇角色。王喆表示,國家大劇院對她來說,既是一個歌劇實踐的藝術殿堂,同時也是另外一所學校,她在這裡一邊學習一邊成長。10年來,每一次《運河謠》的演出,都讓她感覺在音色上、表演上、表達上以及角色的展現上有着不一樣的感受。“我希望通過不斷的藝術創作和時間的曆練,讓觀衆能感受到歌劇演員的藝術成長。”王喆說。

2022年4月7日《中國文化報》

第5版刊發特别報道

《十年磨一劍傳唱〈運河謠〉

當年的年輕藝術家都已獨當一面》

責編:陳曉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