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作者:分衆教育

日常生活中,與人打交道時總會遇到這樣一群人:說話支支吾吾、眼神漂移不定,身體僵硬緊繃,不敢直視他人眼睛,稍微給點臉色就惶恐不安。

這讓我們感到很疑惑,他們心裡在想什麼?為何會産生這些外部特征?現下一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人的眼神和動作常會洩露他内心的真實想法,根據行為心理學家的研究調查顯示,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人80%的心理活動和個性特征,都能從眼神和肢體語言中被識别出來。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瞳孔大小--緊張的情緒

人類可以控制臉部表情,卻不能控制瞳孔,它能透露出你的喜好。有研究發現,當你看到喜歡的事物時,瞳孔會放大;一旦看到不喜歡則反之;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反情報官與肢體語言專家Joe Navarro表示:「當我們感到緊張時,瞳孔也會收縮,這是人類固有的生理現象,故而是不需要有所改變的。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眼神躲閃--自卑心理

有些人遇到比自己長相出衆,能力卓越,或者是高成就者,就會産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哪哪兒不如别人,眼神不自覺地躲閃。

就好像對照組,對方優秀多才,自己則像是一事無成的失敗者,甯願低頭看地面也不願意看對方一眼。

又或者稍微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一味地否定自己的能力,情緒愈發低沉,不肯相信自己。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這種心理該如何改變呢?

實際上,自卑的人終究是無法突破内心的枷鎖,當我們遇到挫折後,一定要調整好心态及時走出來,避免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

暗示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做到。不要小瞧了暗示的力量,積極的暗示能帶來積極的結果,消極的暗示隻會帶來聽之任之,一蹶不振的局面。

願每一個為夢想努力奮鬥,而不輕言放棄的可愛的人們,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說話音小--缺乏自信

有一部分人在于他人對話時說話聲音低且小,别人需要豎着耳朵才能聽清楚,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不自信行為。

他們認為自己能力不足,做什麼都不能成功,經曆無數的失敗和挫折,變成了自己不信任自己。

與人說話時眼神閃爍,終于知道是何心理了

放下對别人的責任感,先為自己負責,大膽說”不“,别人有請你幫忙的需求,但你并沒有必須幫忙的義務,自己不願意、做不想、不喜歡做,做了會讓你不舒服的事大膽說不,這是你為自己負責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