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想ONE三月份又賣爆了,研究後發現它的成功,與車的好壞沒關系

沒有意外,理想ONE又一次成了“爆款”。最近,理想汽車官方早早公布了今年3月份的傳遞資料,理想ONE在上個月單車傳遞量為11034輛。再次破萬的成績,讓理想ONE實作了同比125.2%的增長。

而回望理想汽車的第一季度,勢頭也相當強勁。根據資料顯示,理想汽車2022年第一季度累計傳遞量達到31716輛,平均每個月傳遞量都在萬輛以上。對于一款定價超過30萬元的中型SUV來講,這是什麼概念?這麼跟你舉個例子吧,同級别此前被稱為“7座SUV霸主”的漢蘭達,2月份單月銷量才4969輛。理想ONE的平均單月傳遞量,甚至能與奔馳GLC、奧迪Q5L這些豪華品牌車型一較高下。

理想ONE三月份又賣爆了,研究後發現它的成功,與車的好壞沒關系

理想ONE的成功,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但是,也許大家都曾好奇過一個問題。理想ONE作為一款不被衆人看好的車,當時的“增程式”也被人們吐槽技術老舊、偷換概念。為什麼如今卻悄無聲息的擠進頭部,甚至成為了新能源車市中的黑馬?對此,筆者對理想ONE乃至理想汽車進行了研究,終于找到了答案。

首先,來自于理想ONE巧妙的産品定位。縱觀目前市場上5座以上的中型SUV,漢蘭達已經算得上是比較均衡的産品了吧?但是,由于其汽油車的本質,部分城市的限行政策已經将其剔除了考慮範圍。

理想ONE三月份又賣爆了,研究後發現它的成功,與車的好壞沒關系

而其他産品,則有空間使用率、油耗高、智能化水準較低等各種各樣的問題。相比之下理想ONE雖然用了相對落後的增程式技術不假,但是卻将這一級别車型潛在使用者的最大痛點一并解決,花30多萬,就能買到一台大六座、低油耗、綠牌、高配置、高智能的大塊頭SUV,而且還能省去購置稅。對于那些有特定需求的朋友來說,理想ONE起步就赢在了産品定位上。

其次,是理想汽車獨特的營銷模式。這一點,就不得不歸功于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了。汽車媒體出身的李想,很明白自己這款理想ONE的優缺點,如果當作一款“汽車”來推廣,其産品弱點便會被使用者放大。但反之,如果借助其巧妙的定位,把理想ONE打造成“奶爸車”,也許問題就迎刃而解。是以,你能看到的理想營銷文案,無外乎都結合了全家出行、寵物、釣魚、自駕遊等元素。

理想ONE三月份又賣爆了,研究後發現它的成功,與車的好壞沒關系

正因如此,你所能看到的媒體投放,也幾乎都不是垂直類,相反比如數位科技、旅行、寵物、奶爸萌娃等UP主,接到的理想汽車的廣告最多。這,就是李想的高明之處。通過營銷手段的改變,讓理想ONE這款車實作了投放的最大精準化。

其次,也正是得益于李想對汽車營銷的深刻了解,它線上下的銷售模式上也有了不同的創新。相比于特斯拉的“高冷”,理想ONE的銷售則要熱情許多,不僅在各大商場都占據了C位,甚至還主動帶車跑到了“目标客戶”的所在住宅小區進行體驗活動,聽說體驗試駕還送禮品,這麼個賣法,結合上它現在本來就節節攀升的銷量,越來越好賣肯定是闆上釘釘的事情。

結語:營銷對企業來說,是把雙刃劍,車企也是一樣。玩得不好的,大有人在,後果也顯而易見,比如奇瑞。但玩得太過于花哨,雖然短時間對銷量會有所提升,卻并非長久之計。目前的理想ONE就是如此,在缺乏硬核産品力的基礎上,僅靠“讨巧”來換取銷量,終究會有沒落的一天。即将到來的理想L9,能否打破這一尴尬的局面,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