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作者:靜醫生聊科談

自從2019年全球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如今已經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大陸醫護人員和科研工作者一直在為疫情的各種解決方式尋找答案,從朔源到緊急救治疾病,已經讓多數感染疫情的住院患者漸漸康複。

但生活中依然存在很多肺炎患者,一些輕症患者也不斷産生,對于患者來說,雖然疾病已經通過相關手段得到治愈,但身體卻也是以出現了一些變化。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什麼是新冠“輕度患者”?

新冠病毒感染後,須立即進行隔離并通過積極對症支援治療。新冠輕症患者一般僅表現為低熱、輕微咽痛、乏力、鼻塞、流涕、酸痛、幹咳等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狀。

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是因為感染的病毒數量少,毒力輕,而且人體免疫功能強,對肺沒有損傷或僅有較小的損傷,而且肺組織本身修複能力較強,對于一些輕度損傷可以完成自我修複。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标準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分有症狀和無症狀

對無症狀感染者也要等核酸檢測陰性、抗體IgM檢測陰性後,才能解除隔離。

對有症狀者,首先取決于症狀緩解,核酸檢測兩次及以上是陰性,血清抗體IgM檢測也是陰性,患者才可以出院或者解除隔離。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四種症狀很常見

大部分人的看法就是:人體無外乎有兩種狀态,生病或康複。但是,當真正走進康複者症候群,您會發現,其實在命運的兩極之間,還有一個灰色地帶。

英國國家健康體系NHS說明:約30%的新冠患者在康複後可能會有終生後遺症,其中包括了肺部損傷、易疲勞、乃至心理障礙等等。甚至還會出現腦部功能的損害,增加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的風險。

當病毒沙暴盤桓不散,所有我們能做的,不外乎緊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深陷其中。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而對于新冠肺炎的綜合征,專家們也了解了相關文獻和數萬名患者,發現患者感染病毒後,這5種情況最為常見。

1、疲勞 (58%)

2、頭痛 (44%)

3、注意力障礙 (27%)、

4、脫發 (25%)

5、呼吸困難 (24%)。

需要正确認識新冠長期症狀

我們之是以需要重視新冠患者的長期症狀,是因為感染新冠的人數衆多,且出現長期症狀的比例也不算低,如此大的人群必然伴随着醫療訴求,也有部分患者曾因為長期症狀存在,短期内無法回到工作崗位。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并且這也是不斷認識新冠病毒的過程,了解這些有助于幫助受到長期症狀困擾的人康複,也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防禦新冠病毒。

但我們不必把所有長期症狀都等同于永久的後遺症,也不必誇大其影響,正确地看待它們,解決它們。

這些症狀真的很難恢複嗎?也并不是。

以嗅覺方面的問題為例,有人曾經觀察到68%的患者雖然有嗅覺或味覺的問題,不過在發病6周之後就慢慢恢複正常了,而且在愈後三個月的時候可能就不會存在嗅覺障礙了。

新冠輕度患者也有“後遺症”?調查萬餘人,這5種症狀很常見

是以面對疫情,希望我們都能擁有健全的心理防禦機制、良好的心理狀态、端正的人生态度,我們才能不受幹擾,更加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打赢這場防疫阻擊戰。

舉報/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