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大家好,我是踐行終身學習的蕃茄媽媽!

我發現有好多孩子都被“養窮”了,無論爸媽是故意窮養孩子,還是經濟緊張被迫在窮養娃。爸媽都該注意,窮養也要講究方法。不然,窮養大的小孩子很有可能被“養窮了”,結局不樂觀。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01

同樣是吃“爛蘋果”長大的小孩,一個很自信,一個卻很自卑

然然和欣欣都是80後,倆人是同班同學,關系一直很不錯。小時候,兩個人的家都住在農村,爸媽皆是外來務勞工員,靠打零工勉強供孩子讀書。然然和欣欣每天一起上下學,蹬自行車單程就要50分鐘,兩個小女孩吃盡了苦頭。

然然和欣欣倆人一樣,上學的錢,全靠爸媽借,買水果隻能買“爛水果”。回家後,媽媽再給女兒削掉一半不好的,剩下一半好地吃。有的蘋果被削掉了三分之二,隻能吃到嘴裡一丁點。

然然媽媽每次遞“爛蘋果”給女兒,都會跟6歲女兒說:“媽媽對不起你,買不起貴的蘋果,家裡太窮了,真的很抱歉,咱們隻能節省着吃了。”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沒想到,然然卻内疚地說:“都是我的錯,是我的出生,拖累了媽媽。”媽媽一聽這話,心很痛,難過極了。

可欣欣的媽媽卻在遞給女兒“爛蘋果”時,對女兒講:“媽媽遞給你的蘋果,是用媽媽打零工掙的錢買來的蘋果,你不要嫌棄,這是很有營養的東西。”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沒想到,兩位媽媽的“窮養”行為都一樣,孩子的家境都一樣,但最終的結果卻大相徑庭。兩個孩子一個很自信,一個長大後卻很自卑。

然然在媽媽的言語影響下,内心很自卑。總覺得自己家很窮,吃水果都吃爛的蘋果。為此,在同學面前,她始終很内向,擡不起頭來。

80後的然然,常說的口頭語就是:買不起、要不起、對不起。就連長大後找工作,然然都覺得自己家窮,配不上太好的工作,不敢給高薪企業投履歷,最後她找了份2000元工資的普通職業做。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然然知道,自己的自卑跟小時候的經曆有關。反思時,然然的一句話刺痛了媽媽的心,她說:“從小被窮養的孩子,真的容易被養窮了。”

可是,欣欣卻不一樣,她非常感恩媽媽,還覺得媽媽給她的蘋果好吃極了。欣欣很陽光自信,長大後還很喜歡掙錢存錢,現在發展得很不錯,月入5000元以上。

同樣是貧窮家庭的孩子,結局卻不一樣,這說明在經濟條件差不多的家庭裡,爸媽的養育方式真的很重要。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貧窮不是爸媽的錯,窮養也不是爸媽的問題,但教育方式有問題就是父母的責任了。

02

窮養不是錯,隻要方法對,窮養也能養出自信娃

家裡有錢,就是想窮養孩子,或者家裡沒錢,被迫窮養孩子。這都不是問題,隻要在窮養的路上,家長不踩坑,就不會害得孩子自卑了。隻要方法對,窮養孩子也能養出自信娃。

家長窮養娃,下面這兩個坑不能踩:

l窮養娃,爸媽不能反複強調:我們家很窮

有的爸媽窮養娃,不想給孩子零花錢,就反複說:“我們家很窮,家裡沒錢給你買好吃的,你就别亂花錢了。”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如果孩子當時隻是口渴了,想買一瓶水解渴,媽媽卻這樣對孩子講話,孩子很難不自卑。基本的口渴需求沒解決,精神上也受到了打擊,被貼上了窮的标簽,這會讓孩子感覺“窮”是一種侮辱。

l窮養娃,不能在精神上“虐待”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

有的爸媽把窮的字眼挂在嘴邊,每天都在孩子面前提一次,在精神上“虐待”折磨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

比如,“窮成這樣了,你還要錢買冰棍,你長心了嗎”、“都怪你,天天要錢,家裡才會窮。”在這種精神打壓下,孩子很難快樂,更難有自信心,極容易因為窮而感到自卑。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物質上的貧窮,最多會讓孩子感覺沒尊嚴,但精神上的貧窮,卻會耗盡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物質條件受限,精神需求再得不到滿足,就容易導緻孩子變自卑,不敢花錢買東西,性格變自私,膽子小又沒闖勁,很難有出息。

03

窮養孩子可以,但要适當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如果您想堅持窮養娃,或者錢少,隻能暫時窮養娃。那麼,記得要适當滿足孩子的精神需求,不能盲目地窮養,絲毫沒底線,對孩子苛刻過度。

比如,孩子第二天要繳學費,爸媽這個時候唠叨家裡沒錢,家裡太窮,都怪孩子上學花錢多。這就很沒意義了,隻會給孩子徒增煩惱,害得孩子自卑。

吃爛蘋果長大的孩子刺痛了媽媽們的心:這樣窮養的孩子都被養窮了

相反,如果孩子第二天繳學費,爸媽拿不出錢,卻可以讓孩子陪同媽媽一起,出去湊錢借錢。然後,媽媽再對孩子講:“咱們隻是暫時缺錢,而不是窮人。我們日後還可以多賺錢,你要好好學習就行,不要操心家裡的事。”這樣的教育方式,就能避免孩子有自卑感了。

互動話題:窮養的路上,要讓孩子得到精神撫慰。少在孩子面前提“窮”這個字眼,不會給孩子太多壓力,您認為對不對?

Slogan:學習不一定能讓家長百分百地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但不學習一定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願每個寶媽都能成為學習型寶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