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作者:張德芬

村上春樹說:哪裡有人會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誰都渴望真摯美好的愛情,可總有人在愛情面前奮不顧身、低到塵埃裡卻屢屢受挫,甚至頭破血流。

比如,曾讓林青霞稱贊:“被她的文字迷醉了,已成張迷”的——才女張愛玲。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從小沒有安全、踏實的母愛滋養,成年後的張愛玲在親密關系中一直都是橫沖直撞、掙紮不安的。

或許,我們都需要追根溯源,從母親的身上認識自己的女性能量。

不斷接納、檢視、調整,讓内心不斷成長。

和歲月裡的傷痛和解,才能在千帆過盡後擁有美好、和諧的親密關系。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與母親關系不好,讓她一生悲劇

張愛玲出生在上海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

因為從小過繼給大伯,她一直叫母親“二嬸”。

父親張廷重是抽大煙、養姨太太,不務正業的纨绔子弟;母親黃逸梵是幾度留洋、愛好文藝的新派女性。

兩人自然過不到一起,最後離了婚。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被父親毒打、囚禁後逃出來的張愛玲投奔母親,但母親看重自己的自由高過一切,當她發現自己被孩子困住無法脫身時,多次情緒失控沖女兒咆哮:

“當初就不該認真照顧你的傷寒病。你活着就是為了害人!”

母親出國回到香港,去看望上學的張愛玲,隻在站在門口望了望,便說:“好了,我還要到别處去,想着順便來看看你們宿舍。”

至此,“順便”兩個字,給張愛玲留下了很深的陰影。

眼見着戰争就要打到香港,換做平常母親,定是要把孩子帶在身邊,但張愛玲的母親沒有,她要去忙自己的生活。

張愛玲從小就覺得,母親不喜歡自己。對一個不喜歡的孩子,随便做點什麼,都算得上額外的施舍。

她無法心安理得的接受這份“施舍”。

為了還母親的情分,張愛玲攢了二兩金子遞給母親,說:“二嬸為我花了那些錢,我一直心裡過意不去,這是我還二嬸的。”

黃逸梵不收,哭得幾乎要斷氣,從此母女形同陌路。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直到母親在英國病重,給張愛玲寫信,說現在想見她一面。

張愛玲沒去,隻寄了100美金的支票。

跟母親的關系疏離冷漠,讓張愛玲的一生都籠罩着淡淡的哀婉與蒼涼。

因為從小習慣了對母愛的渴求,這讓張愛玲的性格變得敏感又孤獨。

她是自卑的,為了愛可以放棄自己的自尊和感受,真正的低到塵埃裡;她又是高傲的,為了保護自己,常常戴着一副清高的面具示人,對别人狠,對自己更狠。

如此複雜擰巴的性格,使得張愛玲後來即使閃耀文壇,被奉為“才女”,也總在感情問題上跌倒,并且不長“教訓”,不斷受到傷害。

她會為了自己認定的愛情,不顧及世俗道德和對方在一起,成為第三者;甚至還會因為夫妻的一句話做出些驚世駭俗的舉動來。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胡蘭成另尋新歡時,張愛玲可以一度忍受對方的不忠;桑弧隻是随口說她的衣服太長,張愛玲就可以拿起剪刀立刻剪短。

不論是胡蘭成還是桑弧,她都是一見鐘情的開始,千瘡百孔的結束。

而每一段感情的結束,張愛玲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法,就是像小時候償還母親的養育費一樣,用錢、用物質,去一刀兩斷,冷酷到底。

她不會去思考自己的親密關系,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就像她不會修複與母親的關系一樣。

漂泊一生的張愛玲,到死都是一副桀骜不馴的“剛強”模樣。強則強矣,總覺得少了幾分女人的柔軟與平和。

她用清高、強勢的盔甲包裹起自己内在的惶恐不安。

她渴望愛,但始終求而不得,情感世界破碎荒蕪。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你的女性能量越成熟,

親密關系越和諧

回顧生活,有很多優秀的女性就像張愛玲一樣,在自己的事業上順風順水,但一到感情問題就總是磕磕絆絆。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缺乏成熟的女性能量。

不同于男性能量的開拓、沖刺、積極、奮鬥,女性能量是守成、等候、醞釀、包容。

是開放的、接納的、柔軟的、共情的,是活出愛與智慧的生命狀态。

女性能量不是生來就擁有的,而是源于母親的教養和傳遞。

和母親的關系親近良好,女孩會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和滋養,會自覺地生出對自己的認可與信任。

正因為自己被溫柔地對待過,是以也知道如何夫妻、如何體諒人。這樣的女孩長大後,自然就知道用溫和而非強硬的方法解決問題。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我的一個表妹從小被母親溫柔地愛護,為人溫和、有智慧。大學畢業後她的工作定在了遙遠的邊疆城市,做一名教師。

雖然當地氣候惡劣,醫療落後,但她從來沒有半點怨言,安安心心地結婚生活。

她體諒婆婆身體不好不能幫她照顧孩子,于是主動放棄機關評優的機會,選擇把更多精力放到家庭上。

跟老公之間也是有事都商量着來,主動表達自己想要健身放松和偶爾跟閨蜜聚會的需求,讓老公配合自己照顧家裡。

在她眼裡就好像沒什麼事是值得發脾氣糾結的,能量于她是通暢的,親密關系也自然變得和諧。

即使畢業多年再見到她,你仍能感受到她身上安穩、靜好的氣質。

如果女孩從小跟母親關系不好,就會切斷她身上的女性能量。

德芬空間一個來訪者張女士,五十多歲退休的她,兒女雙全均已成家立業,照理說是安享晚年的時候,可是她卻在跟老伴鬧離婚。

通過咨詢了解到,她的原生家庭裡有一姐一弟,她是母親最不待見的一個孩子,母親對她總是挑剔和謾罵。

這種成長環境造就她堅硬刻闆的思維,甚至連穿衣都非常中性,一水的黑白灰。

這些都使她整個人看起來焦慮又疲憊,顯然是個缺乏女性能量的女人。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她說老伴不幫她做家務,可對方洗了碗她又指責沒洗幹淨,很難包容另一半。

并且她的脾氣很急,安排了什麼老伴就得立刻去做,晚幾分鐘就會發脾氣,完全沒有耐心。

更嚴重的,是她習慣了“心裡一套,嘴上一套”。

明明是希望老伴陪自己聊天,卻開口冷言冷語,說他整天手機不離手,眼睛都快瞎了,沒人管!結果各回各屋,不歡而散。

張女士這種争強好勝、甚至有點歇斯底裡的個性,讓她的親密關系總是顯得劍拔弩張,最後隻能想到離婚這一條出路。

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一段和諧的親密關系,但我們首先得學會,勇敢去面對親密關系中的症結所在。

對大多數女人來說,這個症結,就落在了看不清、不相信、找不到自己的女性能量身上。

隻有當一個女人,與你作為女人的感覺重聚時,才能綻放真正的生命力,才能享受親密關系中的愉悅、流動,以及愛與美。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向内連結母親,生出全新的你

維琴尼亞·薩提亞說:“真正的強大不是與神對話,而是與身邊最親密的人連接配接”。

這個最親密的人首先是母親。

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來自于母親,意識也被母親深刻的影響着。

當我們在親密關系裡磕磕絆絆,怎麼也不如意時,就是心在告訴我們,是時候覺察自己了。

看看是什麼阻擋了我們的女性能量。

首先,我們感受一下,每當提起母親時,你内心和身體的第一直覺是什麼?

是感到溫暖、安全、支援、感恩?

還是淡漠、委屈,恐懼、憤怒?

甚至是心悸,心慌?

如果是後者中的某一種,就說明我們需要重新修複和母親的關系,重建自己的女性能量。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其次,回顧一下自己跟母親互動的場景,覺察自己缺少能量的原因。

母親在跟你的互動中是強勢的、還是不容質疑的?這是不是導緻你在親密關系中顯得缺乏自信,容易恐慌的原因?

母親很少贊美你的外貌和性格,更多的是指責與批評?這是不是也讓你對自己有着諸多不滿,甚至不能全然接納?

又或者,母親經常忽視你,不在意你的感受,讓你從小到大都缺乏對他人的共情能力?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來到了最後一步:修複自己和母親的關系,讓能量流動起來。

如果我們覺察到有一些情感和情緒模式的形成跟母親有關,特别是一些對你造成重大傷害的事情,先别急着否認這種循環關系。

而是去看到自己在這種模式下的情緒和感受。

例如想起母親會感到恐懼,就覺察自己的恐懼;想到母親會感到委屈,就覺察自己的委屈......

當你試着把情緒慢慢釋放出來,也試着去了解母親言行舉止背後的擔憂和無奈;當你完全接納母親過去帶給你的傷痛,漸漸地,是非對錯會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

令你恐懼的、委屈的種種負面情緒,都會慢慢在腦海中淡化,直至橋歸橋、路歸路。

母親還是那個母親,而你會從内向外,生長出全新的自己。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後記:

回歸内在,擁抱你的女性能量

每個母親都是孩子生命内在的源頭,特别是女人,我們非常容易複制母親的思想和情感模式。

不論面對什麼困難,當你感覺自己被卡在了那裡進退維谷,恭喜你,改變的契機來了!

就像德芬老師所說:“你現在面臨的人生問題,都是舊傷浮現的結果,它們是來幫助你療愈的。”

比起茫然的掙紮,我們需要做的是不去抗拒自己的女性能量。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女性能量不是柔弱、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溫柔的、抱持的、如水般的強大力量。

讓自己張開雙臂,發自内心的全然接納現狀,不帶評判的先包容下來,再慢慢以開放的思維探尋解決之道。

擁抱你的女性能量,你會發現很多困擾你的問題不再那麼步步緊逼。

内在柔軟暢通了,外在關系和一切也就自然且和諧。

願歲月盡頭,我們都溫暖而堅定,充滿愛與慈悲。

林青霞摯愛,23歲爆紅,74歲離奇去世:一生孤寡的她,有多傳奇?

策劃 | 六記

編輯 | 六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