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貨運司機“生存之痛”:到底哪裡才能下高速?

作者:甯波航運

讨生活哪有“容易”二字?

疫情爆發後,封閉、隔離、核酸檢測、停工、停産、停運、感染、送醫乃至于死亡,種種悲歡離合似乎更頻繁地發生于貨運司機這個群體上。

過去幾天,甯波北侖、餘姚、象山等,以及杭州、嘉興、紹興、金華,還有蘇州、昆山、常熟等地區持續爆出确診病例,其中集卡司機、貨車司機隊伍成為本輪疫情的重災區。

貨運司機“生存之痛”:到底哪裡才能下高速?
貨運司機“生存之痛”:到底哪裡才能下高速?

而更令人痛心的是大衆輿論——因為各地的疫情通報中帶有不少貨車司機,還有源頭是貨車司機的案例,“害人精”、“瘟神”、“一個人禍害一座城“……種種的負面罪名就這樣扣在了貨運司機身上。

甚至有言論:“病毒能叫停學校、能叫停工廠、甚至能叫停一座城市,但是為什麼叫停不了這些大貨車司機”!

貨運司機“生存之痛”:到底哪裡才能下高速?

為什麼冒着感染風險堅持運輸的卡車司機們無人體諒?連最基本的公平對待都得不到呢?這種情況,讓大批大批的貨車司機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黃柏汁裡泡過的:有苦難言。

一,排隊。跑貨運尤其是長途,排隊是司機必修的一門功夫。堵車排隊之外就是裝卸貨排隊,貨主、裝卸貨勞工在貨車司機眼裡都是甲方,都可以發号施令。

二,核酸。做物流的很多司機現在以前一天的行程,得跑三四天,很多司機在車上睡覺不敢回去,這物流沒法幹了都。

不怕天天核酸,就怕行程碼帶星。不是無路可走,是有路不能走。

當下部分貨車司機的生存困境:在多點散發的疫情中,一些貨車司機途經中高風險地區在所難免,其感染風險大于一般人群,是以往往成為重點防控對象,勸返、不予通行、滞留高速服務區、車上隔離等遭遇随之而來。然而,貨車司機要償還身上背的車輛貸款,保障家人孩子的生活,就不能不跑車;另一方面,沒有貨車司機在疫情下的“逆行”,疫區群衆就吃不上糧和菜,上遊原材料、半成品企業出不了貨,下遊工廠進不來料,整個國民經濟都會産生“血栓”。

顯然,貨車不能停。貨車司機們的困境,似乎成了疫情防控需要的“靜”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動”之間沖突的典型案例。

3月31日,據網友爆料,有一位吉林貨車司機疑似因高速關閉,被困在吉林省松原王府服務區内突發意外身亡。此前網上傳言,該司機是因為20多天沒有進食而死亡,不過此後有目擊者表示,該貨車司機是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死亡。最近全國各地疫情反複,受疫情影響,很多高速公路臨時關閉,也有不少貨車司機因無法下高速而被困服務區。事發後,在當地警方的引導下,當地服務區的其他貨車司機已前往指定酒店進行集中隔離。目前,還沒有官方對此事件進行回應。

貨運司機“生存之痛”:到底哪裡才能下高速?

一位廣州的貨車司機說:上周某貨主要從廣州提一車貨發到惠州,廣州某倉庫之前要求24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恵州收貨廠要求司機行程碼沒有到過深圳、東莞及24小時核酸檢測陰性。

他拿着24小時核酸檢測去倉庫提貨,結果碰到倉庫中午休息,等到下午上班辦單、排隊、裝貨,全部搞定又到下午四點多。

趕緊在廣州就近找個醫院,排隊做個核酸檢測。這時如果前往惠州工廠,工廠下班沒人收貨。

隻能等第二天一早送到工廠,剛好核酸檢測也在24小時之内,總算完成一單。

貨運司機“生存之痛”:到底哪裡才能下高速?

或許,人類的悲喜真的不能共通,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疫情下人人都在艱難前行,也希望輿論、政策能夠對貨車司機多一分了解,也會讓全社會對共克時艱多一點信心。

當然,打鐵還得自身硬,貨車司機要想赢得對等的尊重,也要遵守規則,既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首先務必做好個人防護及車輛消殺運輸和裝卸過程中避免交叉作業,非必要,不下車。其次,了解通行政策,還有提前了解各個地方的貨車通行具體措施,以防被被扣車、被勸返、下不了高速的情況。再者服從查驗管理,各個地方均在高速公路出入口、普通公路重點路段設定了查驗點,公布了相關管控政策,通行所需的時間可能比正常情況有所增加,大家要服從現場管控人員的指揮,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同時,基本上各地都設定了貨車專用出口、貨運司機專用的核酸檢測點,友善貨運司機,大家要做好提前了解。

最後,希望疫情趕緊過去,大家都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