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作者:霞客影視娛樂

在《紅樓夢》中,“三姑娘”探春是一個與清明節關系最深的人物。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這是在第三回,探春姑娘出場時的容貌氣度。那時,她真是曼妙活潑的青春少女。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第五回則雲,賈府的主要女子,每人在天上的“太虛幻境”薄命司中都存有一本簿冊,上面早就寫好了隐喻其命運的詩句,還配了一幅畫。其中一段寫到:“後面又畫着兩人放風筝,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這幅畫和這首詩所隐喻的,正是探春姑娘那可歎的命運!

同時,她又是“文采精華”的高雅才女。第三回裡,寶玉要給黛玉取字“颦颦”,還有模有樣的渾說出處:“《古今人物通考》上說:‘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畫眉之墨。’況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這兩個字,豈不兩妙!”探春第一個站出來當場拆穿,笑道:“隻恐又是你的杜撰。”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寶玉碰到這明顯比他讀書更多、才思更敏的妹妹,也隻好委婉承認,便陪笑道:“除《四書》外,杜撰的太多,偏隻我是杜撰不成?……”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第三十七回裡,是她在大觀園中首倡建立了風雅追古、盛極一時的海棠詩社,并且在開社時就第一個做出了一首《詠白海棠》。

你再看她給寶玉寫信描述自己的暢想時,是多麼的天真浪漫、妙語連珠?“今因伏幾憑床處默之時,因思及曆來古人中處名攻利敵之場,猶置一些山滴水之區,遠招近揖,投轄攀轅,務結二三同志盤桓于其中,或豎詞壇,或開吟社,雖一時之偶興,遂成千古之佳談。娣雖不才,竊同叨栖處于泉石之間,而兼慕薛林之技。風庭月榭,惜未宴集詩人;簾杏溪桃,或可醉飛吟盞。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此謹奉。”

探春不僅擅長舞文弄墨,更擅長管理家業。到了第五十六回,因為王熙鳳生病,便由探春代做整個大家族的總管。第一個就拿親生母親趙姨娘開刀,任她撒潑鬧場,惡言中傷,探春終究是有理有據、堅決回絕了其想多拿銀子的無理要求。連病中的王熙鳳聽說探春的強硬作風和上司魄力後,都不禁贊歎:“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探春立威後,便大刀闊斧推行改革,在大觀園開源節流,興利除弊,得到了李纨、寶钗、鳳姐、平兒的大力支援以及衆多下人的堅定擁護,寶玉也對她贊不絕口。

然而令人無限痛惜歎惋的卻是:這位才貌雙全、志氣高貴的絕代奇女子,竟不幸生到了一個正在迅速敗亡的末日家族!

在第七十四回,鳳姐和王善保家的奉命一起抄檢大觀園。唯有探春敢于站出來怒怼鳳姐:“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既如此,先來搜我的箱櫃,他們所有偷了來的都交給我藏着呢……”、“你們别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是議論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說着,不覺流下淚來……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可見她有多麼深愛這個家!她之是以如此尖銳的頂撞鳳姐,正是因為她看不了這個家窩裡鬥!但彼時窩裡鬥早已是這個家族的常态,而且隻會愈演愈烈,勢不可擋,注定如此,無力回天!她唯一能做的,隻是眼睜睜看着這個“鐘鳴鼎食之家,詩禮簪纓之族”在崩潰末路上加速狂奔。可想而知,她有多痛苦!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而到了最後,她竟連自己的命運也沒能左右——她不得不聽從父命,在一個清明時節登舟揚帆,遠嫁他鄉!從此,那個揮灑過她精明才智的賈府,那片埋葬着她至深愛恨的家園,那段沉澱着她成長故事的歲月,就漸漸幻化成了一場遙不可及、恍如隔世的夢!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或許在遠嫁的旅途上,她才會想起來他曾制過的燈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别離。”(謎底:最宜裝點清明的“風筝”)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又或正好那時節柳絮漫空,她舉目四望,這才猛然驚覺:自己竟如此神似自己筆下那半阙柳絮?“空挂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绾系也難羁,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南柯子·空挂纖纖縷》)

最後,或許她終究将自己的萬千思緒與萬古迷愁,凝作了那首太虛幻境中早就為她制好的《紅樓夢》曲——《分骨肉》,而後憑欄遠眺故土,獨對寥廓煙水,久久低吟淺唱: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一帆風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園齊來抛閃。

恐哭,損殘年。

告爹娘: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奴去也,莫牽連……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而我此刻,不由在清明之夜無限懷想:莫牽連,莫牽連……唱着唱着,探春姑娘終該紅樓夢醒,恍然清明了罷!

曹雪芹不愧是如椽巨筆,一個清明節被他借來寫探春,清明便因探春的文采與故事而變得更加生動深沉,清明也成了描寫探春的點睛之筆,二者可謂相得益彰!

寫到這裡,本人也忽有所悟:清明與探春水乳交融的真谛,本當如此一清二明——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清明說探春:清明當思探春,探春當思清明

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