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這兩年太難了,寫給中年人的5個忠告

作者 l 安柏

來源 l 花生媽安柏

ID | Amber201606

每個人看起來也挺難的

我有幾個在北京工作的親友,3年都沒回家過年了。

本來打算今年回的,春節前北京又帶了星号,就是能回家不被當地隔離,也擔心自己不能順利返京,是以隻好放棄了。

我一個中學同學,去年年底杭州兩次疫情,她住的小區運氣不好都中招了,3個月内被隔離兩回,春節也是自己一個人在隔離中度過的。

我外企的一個老上司還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因家人工作需要這兩年住在香港。

而最近香港疫情兇猛,我朋友還帶着兩個孩子,不能上學也不敢出門。

我一個朋友,前兩年開了個連鎖餐飲店勢頭不錯,還有風投投了第一期。

沒承想開店一年就遇上疫情,死扛了兩年,終于架不住連續虧損,春節前關門了,前面的投資都打了水漂。

最慘的是一對夫妻,一個做教育訓練老師失業了,一個做網際網路被裁員。

工作沒了,去年新買的房子卻要還房貸......

不管是國際形勢,還是國内經濟,都有太多理由讓我們悲觀。

連我這樣一個樂觀主義者,都開始懷疑:“未來會好嗎?”

但其實,未來不變壞,就很好了。

前途是光明的嗎,道路是曲折的

去年10月底,我在全國中國小校長論壇上,聽了演講《百年之未有大變局與中國未來發展》。

講話裡,有一個重要判斷,這是他給高層做的報告,不是我們平時能聽到的:

2030年,即使按照市場匯率計算,中國的經濟總量(GDP)也很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但是隻有當中國經濟總量(GDP)成為美國的兩倍時,美國才會心悅誠服,因為美國可以卡我們脖子的技術優勢,基本消失了。

那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呢?

估計是2049年,也就是新中國建國100年左右,我們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世界也進入新的穩定平衡時期。

主要是樂觀的一面。

隻是,我也聽出了另一面:2049年前,美國肯定不服氣,何止不服氣,可能爆發各種形式的沖突——貿易戰、金融戰、資訊戰、輿論戰等等......

從俄烏戰争,我們就能看出,美國袖手旁觀不去保護烏克蘭,也标志着它作為西方“老大哥”地位的衰退。

而越是在大國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時,越容易産生摩擦和動蕩,一戰、二戰都是如此。

個人的命運是和國家命運緊緊相連的。

接下來20多年,中國注定崛起,我們的外部環境也注定不會穩定,甚至可能遇上驚濤駭浪。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疫情這兩年太難了,寫給中年人的5個忠告

提升見識,高效努力

那如果接下來需要迎接很多困難,我們該怎麼辦呢?

決定個人命運的,不僅僅是外部環境,還有個人的天賦、運氣、見識和努力。

我經常說,我們更要關注自己能改變的;對于自己不能改變的,則要學會接受。

糾結和對抗并不能解決問題,隻會消耗我們内心的能量。

這樣看下來,外部環境、天賦和運氣,我們能夠運作的空間很小,我們主要能改變的,就是我們的見識和努力。

其中見識又更重要一點,因為它能決定我們是否在聰明地努力,而不是低效地努力。

從我自身經曆來看,一些在我年輕時很困惑很難解決的問題,其實是自己的見識和能力不夠,停留在原有層次是怎麼都解決不了的。

那時最好的辦法是,不和問題死磕,而是提升自己的見識,積累自己的能力,當你突破自己到達上一個層次,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很多以前做不成的事情,也能水到渠成。

面對不确定的未來,我們教育孩子的重點也在于此:

提升見識,高效努力。

矽谷投資人、前谷歌進階研究員吳軍老師,在《見識》一書裡說的這句話,我特别贊同:

“缺乏見識、缺乏愛、缺乏規矩,是比缺錢更可怕的事情。

貧窮可能會在短期内使物質條件差一點,但是并不影響父母在見識、愛和規矩上培養孩子。”

寫給中年自己的5個忠告

我經常會收到各個年齡層朋友的留言,分享自己的困惑和困難,讓我從一個過來人角度來看,給他們一些人生建議。

站在2022開年,這個讓我有點悲觀的時期,我會提醒自己,保持做這5件事。

01 多讀書,少争論

你的見識,決定你能走多遠。

而提升見識,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

讀好書,可以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認清世界,不斷提升見識和格局,進而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無論多忙,你都要每天抽出時間讀點好書,同時也推薦給孩子好書,和孩子分享書中的觀點,身體力行地給孩子有益的引導和影響。

不要看到和自己一緻的觀點就開心就認同,和自己不一緻的觀點就不快,就抵制。

你能獲得最大的提升機會,就存在于那些和你不一樣的想法之中。

是以,即使是自己不喜歡不認同的觀點,也要訓練自己思考一下,是不是也有些道理?

萬一還是覺得沒道理,至少也能讓你知道世界和人性的複雜,有所敬畏,有所體諒。

比判斷對錯更重要的,是加深對真實世界和真實人性的了解。這樣,你才會更有了解力和包容心。

多看多聽,少預判少争論。

如果一本書或者一個人,能讓你獲得新的認知、拓寬你的邊界、給你更多人生體驗,那麼,就是對你有益的。

02 多關注自己,少關注别人

不是說别人和外界不重要,而是你再操心其實也改變不了太多。是以,關注形勢、關心他人也要有個度。

其實,這個世界也是由每個個體組成的,是以,每個人變得好一點,每個家庭變得好一點,這個世界也能變得好一點。

不用改變世界指點他人,能改善自己、照顧好孩子和家人、給他們帶去快樂以及見識,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03 做好财務儲備,不要亂投資

不要因為大水滿貫,覺得錢在貶值就急着投資。

記住,很多人錢越來越少甚至返貧,不是因為把錢存在銀行裡,甚至不是因為消費,而是因為不當的投資。

為了應對不确定和意外狀況,萬一完全沒有收入,也能保證幾年内的基本生活,接下來,要特别注意風險防範。

這幾年,比投資更重要的是保底,用保險和儲蓄築起家庭的防火牆。

04 健康第一,其他第二

身體是有記憶的,年輕力壯時你折騰它對它做過的所有傷害,它都會默默記下。到了中老年或者你脆弱的時候,變本加厲地報複你。

事業垮了還能重頭再來,身體垮了卻很難完全複原。

不管工作多忙,家務多忙,首先都要先保證睡眠,保證規律健康的飲食;其次再是保證一定的運動,每年體檢。

不管工作多煩人,孩子多氣人,你也要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中年人。

情緒不穩,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有害,對身體更是有害。

05 即使有100個悲觀的理由,你還是要選擇樂觀

走過幾十年歲月,你自然也經曆過不少難事。

你有個發現,越是艱難的時候,就越要忍耐住,沉下氣,好好修煉自己。

因為,事情壞到一定的地步,就會慢慢轉好。而機會來了,就要看自己有沒有提前種下種子,這才有可能開花結果。

是以,即使世界給你100個值得悲觀的理由,你也要選擇樂觀。

在樂觀和悲觀之間,選擇悲觀也改變不了現實,而在做好3條和第4條的前提下選擇樂觀,卻能讓你心态向好,積極做事。

也要對孩子樂觀,别太擔心,多祝福孩子,幫助并支援他提升見識、高效努力。

這兩年是很難,接下去似乎也并不容易,但是我們隻有選擇樂觀,隻有選擇走下去。

就像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答——

問: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答:多走幾步。

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隻要一直走下去,就總能遇見好事。

圖檔 | 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