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

讓博物館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

3月23日,在位于拉薩市的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學生們在做科學實驗。新華社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戰略判斷,建設社會主義強國、中國夢的實作迫切需要培養大批科技創新人才。人才需求的變化必将帶來人才培養方向與培養模式的變化。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科普走進生活”讀書群自開展以來受到委員們的積極參與,近期在舉行的線下交流活動中,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來自社會各界代表圍繞“建立校内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機制”的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本期特摘編部分發言。

——編者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作創新發展的兩翼。科學普及既是一種行為,也是一個過程,還是一個事業。就其本質而言,當一個專業人士對非專業的人講解介紹本人專業的相關知識、科研成果及其最新進展時,他就是在做科普工作。從這個意義來說,生活中處處時時有科普,科普活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每個專業人員都可以是科普工作者,而每個人都是科普的對象。科普所普及的應該是确定性的知識,而校外科學教育資源很多是非确定性的、碎片化的,這就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銜接整合機制,把校内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機整合起來。在這方面,博物館可以大有作為。下面我談三點看法:

利用好博物館的豐富的科技教育資源。社會教育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四大功能之一,科技教育本身就是博物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博物館是公共文化機構,但它不僅有豐富的曆史文化資源,也有着非常豐富的科技教育資源。大緻說來,博物館的科技教育資源至少有三類:第一類是科技類文物,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實證中國古代進行過開顱手術的人頭骨、十進位制的九九乘數表,以及現代科技發展中所使用的實驗儀器、神舟五号回收降落傘、中國人自己從月球取得的第一份月壤等。第二類是蘊含着豐富科技價值的各類文物,比如任何文物都包含有曆史價值、文化價值、科技價值、審美價值和時代價值,其中的科技價值既展現在文物本身的材質上,也展現在設計和制作工藝上,還展現在它的圖案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與自然環境變遷上,這都需要認真挖掘鑒賞。第三類是博物館學術研究所呈現的科技教育資源,比如文物修複中的各種測試儀器用品、科技考古實驗裝置、博物館運維中的裝備設施,以及文物三維資料采集裝置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所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是一本立體的百科全書,而且這裡的知識都是生活中的知識。真誠希望社會各界特别是各級學校高度重視和充分利用博物館的科技教育資源,讓這些校外資源和校内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作用。事實上,目前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活動正以其鮮活多彩的呈現形式、老少皆宜的内容設計和潤物無聲的教化效果赢得社會公衆越來越多的追捧和參與,越來越多的文博機構通過科技手段賦能文物資源的方式,讓社會公衆在欣賞展覽産品的同時,更加直覺地感受到文物背後的科技價值和科學内涵,彰顯出其他公共文化機構無法比拟的特色和優勢,成為衆多中國小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和延伸。

博物館科學文化産品内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好的教育效果。博物館最重要的公共文化産品是展覽,最核心的競争力是策展能力。博物館推動出科學文化産品,既可以通過文物本體展示文物之美,也可以通過文物展覽講述科技發展的故事,還可以通過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讓觀衆把文物蘊含的科技知識帶回家。比如,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反映載人航天成就、核聚變原理展示裝置、最近科技進展的展品前面往往擠滿了觀衆,說明大家對科技發展非常感興趣,也渴望做直覺而深入的了解。目前正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科技的力量”專題展覽實際是一部完整的中國科技通史類展覽,用數百件科技實物既講中國古代科技的燦爛輝煌,也講近現代西方科學技術引入中國以來我們的奮起直追和偉大複興,全方位展示中國古今科技發展史和最新科技成果;“‘兩彈一星’精神展”則以圖檔、實物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闡釋了“兩彈一星”精神的豐富内涵,許多機關專門組織前來參觀,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國家博物館三層平台公共空間東區擺放的“新中國首座大型低速回流風洞”,則是錢學森、周培源等老一代科學家設計建造的新中國第一座、也是在20世紀50-70年代唯一一座可以用來進行飛行器測試實驗的大型風洞,整體是木質結構,連用來進行試驗的飛機、飛彈模型都是木質的,既說明了新中國科技起步時期的基礎之弱,也從另一方面反映出我們今天科技發展的進步之大,看後令人感慨萬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們又充分運用線上平台和雲端展示手段,推出了一系列“好展”“好課”“好文物”,舉辦了“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号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雲展覽,使網絡成為博物館發揮功能的重要管道,通信技術、虛拟現實技術的變革正逐漸改變博物館的叙事語境,社會觀衆可以全方位随時随地參觀博物館。由此可見,科學技術史作為人類智力施之于自然的互動演進過程,是科學技術普及的最重要切入點,因為這其中充滿着各種各樣引人入勝的科技故事,而博物館舉辦的展覽展示講解這種故事方面具有無與倫比的獨特優勢。

科學與文化結合是大勢所趨,需要社會各方大力支援。自從現代科學産生以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種很不好的傾向就是把科學技術和文化嚴格差別開來,科學技術是科學技術,文化是文化,似乎兩者完全不相幹似的。實際上,科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而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既包括價值理念、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也包括社會規範、話語體系和興趣偏好,科學與文化兩者不但不可能分離,而且應該在最大程度上融為一體,養成正确的思維方式。我曾經提過這樣一個觀點,即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關鍵的就是要把以計算力為核心的科技硬實力與以審美力為核心的文化軟實力有機融合起來。現在各地博物館大力開展館校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科普教育,推進博物館進校園行動,主要目的就是把博物館所擁有的曆史、文化、藝術與科技教育資源融合起來,把校外科學教育資源與校内正規教育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在合适的成長階段獲得相應的多方面的知識補充,不至于因為過分偏科而在自身知識體系構成中出現短闆弱項,引導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全面發展,成就一個健全人生。

博物館作為曆史文化藝術殿堂,其文化呈現形式是立體化多層次長時段的,對于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都有相應的研學對象和空間,這就要求我們在堅持按教育規律辦事的前提下,促進博物館課程與科學課程的密切銜接,充分發揮博物館藏品資源和展覽優勢,配合學校教育的不同階段、不同方面需求,努力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要堅決克服科學技術與文化發展互相割裂的現象,切實解決部分博物館公共文化産品重古代、輕當代,重器物、輕内涵,重展示、輕闡釋,重美學、輕科學的傾向,尊重學生研學意願和興趣偏好,針對不同階段青少年的需求,建立健全學校和博物館之間的科學對接和長效合作機制,避免“水過地皮濕”的館校合作,努力提供高品質文化産品和服務,真正使博物館成為青少年學生的“第二課堂”。

(本文原載于《人民政協報》2022年4月6日第九版,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

來國博 看中國

【文明參觀,從我做起】

系列視訊 | 《文明參觀 從我做起》

(視訊 | 中國國家博物館出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嚴格落實

限量、預約、錯峰要求

提前預約、正确佩戴口罩

有序入館、保持合理距離……

讓我們一起來個美好約定~

【溫馨提示】

因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博物館暫停公益講解和志願講解服務。敬請了解和支援。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在這裡,遇見國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