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喜劇之王卓别林曾說:
“世界就像是一個巨大的馬戲團,它讓你興奮,卻是讓我惶恐,因為我知道散場後永遠是——有限溫存,無限心酸。”
我每看一部電劇到全劇終時候,内心都會産生類似這種有限溫情,無限唏噓的感覺。
作為《蝸居》的姐妹篇,《心居》依舊是一部聚焦了房子,婚姻和家庭的都市情感大劇,如今迎來了大結局,四位男女主角的感情依舊沒有歸宿。

故事結束了,劇中人物都各自開始了另一種生活,作為看客的我們,腦海中卻永遠記住了這些人物的悲歡離合。
今天不談主角,隻想說說劇中存在感最低的兩個人顧磊和葛玥。
一個是職工家庭的小兒子,一個是局長的獨生女,兩人自小沒有經過風吹雨打,蜜罐裡泡着長大。
兩個人都活的純粹簡單,從未感到生活的苦,更不用為立足社會而焦慮。
談到結婚時,兩個人都是幸運的,一個娶了心中喜歡的漂亮外來女孩,心思活絡,又能撐起一個家。另一個嫁給了父親選中的潛力股,自己滿心喜歡的男人。
可是婚後,兩人日子過得都不順暢,一個因為買房借錢産生的家庭糾紛,争執中,誤滾落到樓下身亡。一個父親垮台,丈夫出軌入獄,自己懷着二胎還要去拿身體做交易換丈夫平安無事。
全局最老實的兩個人,結局卻最讓人意難平。
一、不成器的顧磊,沒熬過錢的苦
馮曉琴嫁給顧磊,無關愛情,隻為了在上海紮穩腳跟,是以當年展翔為他倆說媒的時候,馮曉琴根本不在乎他能不能扶得上牆,隻覺得一個上海戶口搭上一段婚姻,不賠本。
可是随着時間流逝,馮曉琴在上海的根紮得越來越深,後來連妹妹馮茜茜,她也給安置在顧家,自己的野心也越來越大。
一個上海戶口已經不是她的夢想,她打算買一座屬于自己的房子,把馮大年和父母一起接進來,全家成為真正的上海人。
可見,在馮曉琴心裡,她從來沒有把顧家的人當成一家人,她所有的辛苦隻為了馮家一家老小能夠穩紮穩打地待在上海,這一切目标的達成,都需有一個大跳闆,這個大跳闆不僅僅限于顧磊,而是顧家所有人。
她開始督促顧磊努力靠财會證,自己悄麼去看中了一套二百五十萬的二手房,打算讓顧磊出面跟顧清俞借錢,抓緊時間買下來,早日擺脫在顧家伺候老人的保姆式生活。
不為錢苦的顧磊,還是要為錢所累,不是身體累,而是精神累。
為了能夠跟顧清俞順利借錢,馮曉琴甚至打了借錢的草稿,讓顧磊背下來,好在兩人生日那天去跟顧清俞開口。
對馮曉琴唯命是從的顧磊,連上班都在背草稿,可是生日聚餐上,還是搞砸了一切。
本意就不想買房的顧磊,跟顧清俞借錢的時候,話說的颠三倒四,一向精明的顧清俞一眼就看破了背後是馮曉琴的挑唆,為了不讓弟弟為難,直接拒絕,言明自己也看上了一套兩千萬的房子。
即便馮曉琴說破她無法買房的事實,顧清俞還是堅決不借,姐姐和妻子的戰火,最後還是蔓延到了顧磊身上。
姐姐走後,馮曉琴直接把怨氣發到了顧磊身上,拒絕他上床睡覺,直接把他攆到了客廳,第二天,為了拿捏住顧家,馮曉琴直接撂挑子,假裝出去旅遊了,聲稱若是顧士宏和顧清俞不借錢,就回老家,以後是兩路人。
顧磊自己在家,一邊照顧孩子,一邊照顧老人,弄得雞飛狗跳,心裡六神無主,擔心馮曉琴領着小老虎遠走高飛,不得不再去煩顧清俞。
實在拿弟弟沒有辦法的顧清俞,别無他法隻能暫時答應,人回來再談。
顧清俞此時的态度,并沒軟化,不過是答應在自己的房子上加上父親的名字,然後把小老虎的戶口遷過來,解決上學問題。
此種方案,依舊沒有讓馮曉琴妥協。
她的目的自始至終不是小老虎上學問題,而是擁有一所寫上自己名字的房子。
本來就心情低沉的馮曉琴,又抓到顧磊學财會偷懶去看電影,便借題發揮,大鬧了顧家一場,控訴了自己嫁入顧家這八年的委屈,顧士宏聽得于心不忍,軟化了态度,拿出了五十萬給馮曉琴買房。
關于買房的糾紛終于一段落,閑下來的馮曉琴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逼迫顧磊的财會考試上。
遺憾的是,顧磊财會證又一次沒有考過,并且也不想考了,于是在馮曉琴的暴怒指責下開始破罐子破摔,兩個人之間爆發了新一輪的沖突。
正所謂,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不久兩人便和好了。
本來沒有什麼事情了,但是得知馮曉琴已經交了買房定金的顧清俞,擔心顧磊被馮曉琴騙,于是便跑到顧士宏屋裡,囑咐顧磊對馮曉琴多個心眼,說道:“一個妹妹已經賴在他們身上過活了,将來再把弟弟接過來,可怎麼辦?,這番說辭被馮曉琴聽到了,又一次離家出走。
顧磊聽到風聲之後,跑出去攔阻,結果推搡之間跌倒了樓梯間,送去醫院的時候,搶救無效,去世了。
顧家最不談錢的一個人,最後還是因為錢而遭受牽連。
顧磊單純老實,即便懷疑馮曉琴跟外面的男人有染,也不敢大鬧,凡是夫妻沖突,自己永遠第一個認錯,可是命運并沒善待性格寬厚的他。
其實無論男女,我們都要有自己的主見與決心,不能總是聽任父母家人或是夫妻一方的說辭,失去自己,一味地讓步,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顧磊若是面對馮曉琴再強勢一點,對于姐姐對于自己婚姻的幹涉保持一定的界限,他也不至于丢掉性命。
他就像是馮曉琴和顧家父女手中拉扯的一根橡皮筋,都看着他性子柔軟好拿捏,都想讓他聽從自己的意見,但是皮筋的雖然有彈性,但是長度也是有極限的,到了極限便會斷裂。
二、婚後遭到背叛的葛玥,為了救顧昕失身
葛玥是同顧磊一樣好脾氣的一個人。
未與顧昕結婚之前,對于婆家的态度是畢恭畢敬。
顧士蓮為了供女兒上學,買了一套面積小的二手房,有一天正好大家都空閑,便領着顧家一大家子去看自己的房子。
蘇望娣攀比心作祟,為了找到優越感,便提出順便去看看顧昕和葛玥那套幾乎兩千萬的新房子。
可因蘇望娣不是戶主,保安不讓進,沒辦法蘇望娣隻能給顧昕打電話,但是顧昕開會走不開,于是給葛玥打了電話。
葛玥也正在上班,可是為了婆婆那個可笑的攀比心,即便是工作日,她還是扔下工作,匆促跑去了小區。
如此善解人意識大體的她,所有的付出并沒有換來顧昕一家的善待。
當初,她以為自己嫁給顧昕,會被捧在手心裡,可是新婚之日,顧昕就給了上了第一節背叛課。
前女友孫琦不請自來,而且并不是安穩地喝個喜酒那麼簡單,間隙約着準新郎顧昕去廁所回憶舊情,顧昕也順杆上爬,沒有絲毫為人夫的自覺與分寸。
婚後,孫琦為了工作,找到顧昕,顧昕依舊是瞞着葛玥與她私下見面。
後來葛玥父親幫助小舅子批地一事被舉報,從此終結了仕途,此時的顧昕并沒有為老丈人出頭找人了解說情,反而隻是擔心自己的前途是否會遭受牽連。
蘇望娣看到葛玥家遭殃,便迫不及待地要顧昕和葛玥搬回來,回來之後,也不曾顧忌葛玥的情緒,直接當着她的面數落葛家父母的不是,可是顧昕明明在場,卻未從替葛玥說過半句話。
葛玥一氣之下跑回了父母家,顧昕反而是跑到小顧餐館喝得爛醉,回憶和孫琦之間的美好。
後來葛玥受傷去醫院,醒酒之後的顧昕跑去道了個歉,葛玥便原諒了一切。
愛情中的女人,太好哄,便太容易讓别人拿捏住,不僅不會珍惜,反而會得寸進尺。
葛玥被顧昕哄好不久,發現了顧昕和孫琦之間的往事,可是卻不敢大鬧,她太容易相信人了,總覺得以顧昕的人品,不會婚後和别的女人糾纏,可不知道的是,她自己一個人去産檢的時候,顧昕正在和孫琦約飯。
孫琦提出讓顧昕離婚,顧昕嘴上說因為葛玥剛懷孕,自己不忍心,後腳孫琦離開後,他卻在與葛玥的聊天界面打上我們離婚吧,想要結束這段沒有利用價值的婚姻。
最後大概是覺得微信提出不正式,便跑去了葛玥父母家,決定當面提出。
但是不知情的葛玥以為顧昕是接自己回家的,于是便興高采烈地收拾衣服,幾次想要開口的顧昕都沒有機會說出離婚,便順着葛玥的意,暫時打消了離婚的念頭。
最後這個離婚的念頭,随着孫琦的主動離開與孩子的出生,漸漸消退了,可是顧昕依舊沒有對葛玥産生半分的感情,反而與馮茜茜越走越近。
一次醉酒之後,顧昕和馮茜茜發生了關系。
馮茜茜為了在銀行創出一番屬于自己的成績,從合作過的黃老闆口中得知顧昕可以幫自己拉政府貸款的時候,便把心思放在了顧昕身上。
兩個人在利益與婚外情的刺激捆綁下,暗中苟且得越來越熟練,即便被顧清俞抓到了現行,還是死不悔改。
最後葛玥還是在顧昕身上發現了他出軌的蛛絲馬迹,順藤摸瓜找到了馮茜茜。
可是葛玥太愛顧昕了,即便足夠的證據說明他出軌了,她還是不忍心離婚,在馮曉琴“要抓大放小,看得過去的都是小事”的勸說下,她決定維持住這個家。
後來她懷了二胎,顧昕堅定地告訴她要這個孩子,她以為顧昕浪子回頭,可是自己卻偶然發現顧昕依舊和馮茜茜藕斷絲連地來往。
無能為力地她,隻能一拳又一拳落在自己的肚子上,把所有的怨氣發洩在這個未出生的孩子身上,此時的葛玥已經被愛情逼瘋了,走火入魔。
她決定與顧昕離婚,可是手續沒有辦,顧昕因為牽扯到徇私舞弊以及受賄案件,考慮再三去主動自首了,被判三年。
本以為此時的葛玥,可以利索地抽身而退,可事實上并沒有,電視劇美化了葛玥的結局,隻是等待着顧昕,而原著中的葛玥,卻為了背叛過自己無數次的顧昕獻出了自己的身體。
她得知曾經喜歡過自己的小盧叔叔當上鎮長了,并且能為顧昕的案子說上話,于是葛玥懷着孕便盛裝打扮前去約會小盧。
原著裡寫道:
“控制着語氣,提醒自己,深呼吸,不要太急促,帶一點撒嬌,但也不可以過頭。她之前練習了好幾遍,抑揚頓挫,哪裡該停,哪裡該換氣,
哪裡一定要看着他的眼睛,增強效果。”
曾經的局長女兒,父親出事的時候,都沒有對别人低三下氣陪過笑,可是為了一個渣透了的顧昕,她舍掉了所有的尊嚴。
小說的末尾寫道:
“很快,她湊近他,語氣愈發地溫柔:你喜歡聽越劇嗎?《我家有個小九妹》或者《桑園訪妻》,我唱給你聽。”
葛玥後半生,沒有因為父親的醜聞而毀掉,毀掉了自己執迷不悟的愛情裡。
寫在最後:
單純不是可怕,執迷不悟才是罪,生而為人,可以簡單,但是不能不懂人情世故,沉迷在一條暗無天地的路上,不知返圖。
做不到圓融立世,注定要體會人心涼薄。
社會做不到懲罰每一個違背良心遵循法律的人,但是也無法保證善待每一個單純老實的好人,是以我們一定要學會善意待人的時候,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