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作者:長江船迷小兵

以前老屋位于嘉陵江邊,而且屬于最靠近江邊的那一排老房子,老屋雖破而小,但回憶滿滿,一是因為老屋的地理優勢,從窗戶就可以看江景,二是因為老屋承載了太多童年回憶。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作者手繪圖

從老屋窗戶左起可以看到朝天門輪渡公司趸船,右止于黃花園大橋下面的長航基地趸船,如此廣大的江面,全部盡收眼底,現在想想不可再複。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作者老屋

十多年在江邊居住,耳濡目染,外加“天賦異禀”,打通任通二脈後,早已經到達無師自通的境界。可以聽其音(鳴笛聲)就知道是哪艘船舶進出嘉陵江。

時間長了,看得多了,親眼看到過碰撞、沉船等事故的發生也不足為奇。說起親眼目睹的嘉陵江沉船事故,最驚險、損失最大、後果最為嚴重的就是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嘉陵江翻沉事故。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船舶出事行徑方向

小時候一天沒有事,就喜歡趴在窗前看,無敵“江景房”。夏天看船,冬季看船和車,記憶中的民生作業船翻沉事件應該是發生在九十年代早期,準确時間有點記不住了,畢竟當時年紀小,我比較傾向于90-92年左右。如果有重慶民生公司的老同志,歡迎提供準确的時間年份。

試着跟着有點模糊的記憶碎片來回憶我親眼目睹的翻沉記(但願江上再無事故,行船人都安全)。那應該是我國小的某年暑假,有夏季來過重慶的朋友都知道,那個真的是非常“酸爽”,而且有種感覺那時候的重慶夏季比現在的重慶夏季還熱,那個時候天氣預報常年都報三十八九度,四十度好像預報比較少,不過對我們這些小崽兒來說,夏季連晴高溫好像也習以為常,該玩就玩,該耍就耍,唯一的障礙就是家裡大人不允許出門。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航行中的生航一号

那天太陽非常毒辣,老爸也在家,估計當時我就是被這樣的“不利條件”困在家的。當時正值長江和嘉陵江汛期,老重慶人都喜歡把長江稱為(大河)嘉陵江稱為(小河),如果遇到大河漲大水,水流湍急,流速很高,威脅到船舶安全,那個時候很多原來在大河靠泊的船舶、在大河的泊位趸船、都會暫時移泊都嘉陵江暫避,因為那時嘉陵江的水如同“死水”,可以參考庫區水流,這時比如大家熟知的江渝号客輪、千甲駁這些來到小河河中間抛錨,如果小河漲大水則反之。如果雙方旗鼓相當,就加強值班,加強安全措施。

再次沿着記憶的碎片我們繼續,那天應該是中午或者下午,太陽高挂,直擊山城重慶的每一片土地,那個時候空調都是稀罕的東西,很多都沒有聽說過,更不是尋常百姓家可有的,在那個年代娛樂不多,又在那種天氣下大部分人估計都不願意在此時出門。老爸正在床上小憩,小崽兒的我不喜歡睡午覺,就趴在窗前,那天屬于小河漲水,水位比較高,流速比較快,那個年代的洪水真叫“紅水”,可見當時水土流失比較嚴重。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八十年代早期嘉陵江

河中間的駁船很多都轉移到大河,或者沒有轉移的的千甲駁、民甲駁要麼集中在錨泊216,或者在河中間都是抛的雙錨。出事那條船是民生公司的作業船,一層半(第二層隻駕駛室和幾個房間,後面是空餘部分)也可以叫兩層,船的名字記不住了,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這條船當時是類似民生的交通、補給、維修作業船。而且維修作業的時候就要拖帶生航一号到駁船靠泊維修駁船上的設施,是以生航一号是最早是沒有動力設施的,什麼時候有動力設施就是出事以後,生航一号就加裝了動力系統。

小河漲大水,是以很多船都靠泊在趸船沒有啟動,河中間駁船也少,是以看見民生的作業船準備動車,我就一直盯着它,從泊位出來調頭下行,速度就很快,一切正常,走到輪渡公司泊位附近,準備在河中間再次調頭靠近河中間的民生駁船民甲8XX,此刻悲劇上演,發生了傾覆,最後“倒扣”江面。整個過程非常快,前後也就一兩分鐘的事情。我都有點吓傻了,感覺叫我老爸,“老漢,船翻了,快點來看”。老爸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來到窗前問我在哪裡。老爸邊看邊說“着了、着了、人多半跑不出來了”。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生航一号

事發後,停泊在小河港務局的拖頭也曾參與救援,奈何水流湍急、翻沉船舶動态不定,也不敢太過于冒然靠近。最後我記得也是等此次洪峰過境,水位消退,流速減緩,渝港拖1001應該是從九龍坡港拖帶的港務局大型起重浮吊來到事發河段,把事故船舶吊起轉移,事後通過我家在民生公司工作的親戚得知,那次事故真的有人員死亡,民生公司也進行了上萬元的賠付。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參與救援的大型浮吊

我現在推測導緻那次事故發生一是水流湍急,加劇了船舶下行速度,二是速度太快調頭太急,導緻船舶側傾角度過大,三是此船舶吃水不是太深,弧形船底,而且小型船舶吃水也深不到哪去(本人非專業人員,隻是從小江邊長大,估計有些不太對的地方,還請專業人士指正。)

關于生航一号此船造型比較獨特,有點類似于早年的凍庫船,據說是駁船改造而成,而且最早是不帶動力設施。

長江老照片看圖說話系列(十六)九十年代民生公司作業船翻沉記

民峰一号

到現在民生公司最新的是民峰一号,由于搬離江邊很久了,都不知道此船是哪年開始投入使用?生航一号這樣的老船還在使用嗎?

寫于最後,望願天下行船者皆安全,水上再無事故的發生。

長江船迷小兵

2022年4月5日山城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