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庭院深處,是哪輛鍍鉻把手的小自行車?

(圖檔來源:百度搜尋)

初次拿到書籍,驚訝于它居然薄,看了書籍的介紹之後,才發現,這薄薄的,短短的小說裡,包含的資訊量很多很多。

曾經看過一句話:“永遠可以相信法蘭西的浪漫,有天浪漫不再,你仍舊可以相信他們的幽默”。

這句話大概是對這本書籍最好的闡釋,也是對作者的叙述方式最好的方式。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的喬治.佩雷克,是法國當代著名的小說家,這本書也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

他是“烏立波(潛在文學工場)”的核心成員,沉迷于各種表達方式,不斷地質疑寫作的挑戰與界限。是以,在作者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幽默荒誕、輕盈離奇的寫作方式,小說篇幅短小且精悍。其中還有那些先鋒的叙述手法,精妙的修辭技巧,以及包含的對語言極限的挑戰。

這本《庭院深處,是哪輛鍍鉻把手的小自行車?》中,我們不難看到上面提到的寫作方式。作者借助這樣的表達工具,把他對法國曆史上那場讓法蘭西名聲掃地、第四共和國瓦解、第五共和國誕生,以及阿爾及利亞人徹底擺脫殖民地位,實作獨立的戰争進行嘲諷,同時也表達了他們對戰争的厭惡。

《庭院深處,是哪輛鍍鉻把手的小自行車?》講述的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故事裡的人物就是生活在法國當時的曆史背景之下,為了不去奔赴前線所做的各種努力,隻是結局依舊是悲劇。

01 為了不去前線,想把腳弄殘廢

為什麼說這本書的叙述手法很荒誕離奇,大概就是你看完這本書之後,你連主角到底就什麼,你都沒弄明白。

是叫卡拉××?還是卡拉曼利斯?還是卡拉沃?還是卡拉瓦施?......為了讓自己把故事與人物配套,我隻能從名字中認得“卡拉”二字。

作者做了這樣的安排,是因為作者記憶力太差嗎?還是名字拼寫上的問題呢?其實都不是,這樣的安排,其實暗示的是這場戰争中,有很多個像卡拉一樣的人。他們原本過着平凡的日子,他們就想和深愛的人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但是,曆史的齒輪推着他們得放棄眼前的一切,奔赴一個未知的國度,去征服,去大戰,去建立功勳。但是,卻沒有人問他們,他們真正想不想去。

是以,當他們看到征兵令之後,他們想到的就是,為了不去前線,也為了不被當成逃兵,或者不服從指令的人,他們打算把自己的腳弄殘廢,雖然最終有可能還是得奔赴前線,但是卻可以拖延一些時間。說不定戰争在他們的傷好之前就結束了。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不管出生在哪個年代,我們都不喜歡戰争。就像在今天,我們依舊不喜歡戰争。

有些戰争是為了我們的獨立與自由,但是有些戰争卻是被謊言化了。就像當初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戰争,他們炮制了很多戰争的謊言,這些直到多年後才被公之于衆。

隻是,當時造成的傷害,卻是無法回到過去再去修複了。

02 曆史像齒輪,我們都是被推着向前

書中的卡拉××,和他的那群朋友們,做了很多的嘗試,設想了很多種把自己弄殘的方式,最終我們看到的就是,失敗了。是以,最終能夠選擇的就是把自己灌醉,把自己扔到大馬路上,然後聽天由命了。

隻是,命運最終還是把他送上了那輛開往前線的列車,是以很多時候,我們仿佛都沒得選。甚至,選了跟沒選是一樣的。

為了塑造這樣的表達效果,作者在書中設定了很多個荒誕的情節描述。比如,當一群人決定幫助卡拉××把自己弄殘之後,他們的前期準備準備得多麼地充足。

這其中,還包括了很多的心理描述,還有對事情發生的各種預判,以及他們會遭遇的各種結果進行猜測。然而,一切的一切,最後都沒用。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他們對弄殘卡拉之前的各種情節描繪,那畫面有點像要集體去完成一件大事一般,甚至是做一件很有意義的大事。

“把能叫的人都叫上了......”這句話聽着其實更像是送别,或者是餞行。然而事實并不是,卡拉并不是想上前線的人,他隻想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在這些文字的刻畫裡,哪怕你還沒看到最後,也覺得,他們做作的努力,成不了事情。

或許,我們之于曆史,有時候真的是由不得我們自己選擇。我們有理由相信,每一個上戰場的士兵,并不都是好戰之人,隻是,很多時候,我們個人的意志卻離不了曆史的齒輪的運轉。

03 這裡沒有那個叫卡拉什麼東西的人

最終,當他們不得不接受,卡拉已經在奔赴前線的專列上面了。是以,他們一群人打算在卡拉離開國家之前,去送他一程。

他們同樣也是做足了各種準備,仿佛要做一件大事一般,準備了很多很多東西。當他們遇上了那列專列之後,他們也看到了列車旁很多分别的畫面。

有父母對孩子的,情侶之間的,自己獨自上路的,老兵對新兵的招待......然後一群人在專列上喊着卡拉××時,喊了很久都不見卡拉出來應答。

直到後來,有人突然應了句“這裡沒有你說的叫卡拉什麼東西的人。”然後一群人一臉懵逼地就下了車。

故事就是在這樣的一段描述中結束了:

“在事實面前我們隻好屈服:這個卡拉拉裡科,要麼不在這列火車上,要麼就是不想和我們說話。”

戛然而止。故事結束了。看到這裡,大夥其實都會忍不住笑了笑。這個故事真的很幽默。至于卡拉到底有沒有在車上,大家可以自行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去猜想。

看完書的朋友,再想想這一群人在之前所做的各種努力,其實就更想笑了。用今天的話來說,叫“白作功”了。

當作者把他們的努力寫得越細緻,這個故事讀起來就越可笑。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整本書就看到卡拉一直在躲避去前線,那那些幫忙的朋友呢?

大概隻是因為征兵名單裡,就出現了“卡拉”的名字吧,而其他人并沒有出現,誰知道呢?然而這群朋友真的很勇敢嗎?也并不是。特别是當他們在對幫助卡拉的後果進行猜想的時候,不難看出,他們也害怕被牽連的。

這其實也反映出另一個問題,勇敢的前提,是以保護自己為前提的。就像那輛鍍鉻把手的小自行車,它一直載着它的主人來往于家鄉和部隊駐地之間,最終也沒派上什麼用場。

在那樣的曆史背景之下,卡拉是配角,上尉是配角,中士是配角,所有的人都是曆史的配角。就像庭院深處的那把鍍鉻把手的小自行車一樣。

當我們閱讀這一類的文學作品時,了解其背後的曆史背景非常地重要。類似這樣的故事,荒誕、幽默,同時又意有所指,沒有背景作為指導,我們也很容易把它當一個好笑的故事笑笑地就過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