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塌漬」中醫外治療法

作者:中西醫結合護理

〖 中藥塌漬 〗

「中藥塌漬」中醫外治療法

中藥塌漬治療就是将精選的中藥磨成粉粉加适量賦型劑制成糊狀通過媒體促進皮膚對藥物的吸收,同時配合蠟敷治療,或加上紅外線燈局部熱療,作用于人體患部,通過中藥離子導入,靶向給藥。

「中藥塌漬」中醫外治療法

中藥塌漬的治療方法曆史悠久,最早見于《五十二病方》記載外傷疾病用中藥煎湯外敷,治療外傷疾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是利用熱湯沐浴發汗的先例。金元時期的《外科精義.塌漬瘡腫法》記載:“塌漬瘡腫之法,宜通行表,發散邪氣,使瘡内消也”。《黃帝内經》中有“其有邪者,漬行以為汗”。塌漬療法不但可以治療所塌部位的病變,而且可以通過經絡起到“内屬髒腑,外絡肢節,溝通表裡,貫穿上下”的作用,有效調節全身機能狀态,提高機體免疫力。

1

治病機理

中藥溻漬是具有中醫特色的治療方法之一,溻漬法包括塌法和漬法,溻是将含有中藥藥液的輔料敷于患處,适用于不能浸泡的部位;漬是将患處浸泡于藥液中,适用于四肢遠端能浸泡的病變部位。

「中藥塌漬」中醫外治療法

溻漬法可使藥物經肌腠毛竅而入髒腑,通經貫絡,以作用全身,且可疏其汗孔、宣導外邪。通過疏通氣血、軟堅散結、祛風止癢等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中藥溻漬法不僅用于外科,亦被用來治療多種内科疾病,具有操作簡便、起效迅速、療效明确的特點,适合治療各種疼痛性疾病。

「中藥塌漬」中醫外治療法

2

作用

中藥塌漬治療具有活血、祛風、除濕的作用。塌漬時,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滲入關節組織,營養關節軟骨,溫經通絡,活血化瘀,達到減輕疼痛,改善發炎的作用。

「中藥塌漬」中醫外治療法

内容來源:中醫護理微信公衆号

整理編輯:中西醫結合護理雜志社

通訊員:秦沙沙 孫磊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