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學特長,應該多而廣還是少而精?說說我的經驗

作者:墨墨在成長

我家有個小棋迷,通過3年的努力,他拿到了國家業餘5段的證書。很多棋童家長曾問我:你家孩子怎麼進步這麼快,你們家長會圍棋吧!慚愧,我們都對圍棋一竅不通。

不過,通過孩子學圍棋這件事,我總結到一些經驗。通常孩子在學前或國小階段,家長都會讓孩子學習各種特長,正所謂藝多不壓身,但孩子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學太多恐怕也消化不了,不如選他喜歡的一樣,學精學透。當然,我指的是大多數普通的孩子,天才少年不在此讨論範圍内。

記得孩子第一次跟我提出要學圍棋,是在他6歲的時候,是“圍棋進幼稚園”活動讓他接觸到圍棋,并産生了興趣。可我當時并沒有在意。他7歲的時候,又提出過一回,我依然沒當回事。8歲的時候,他又一次跟我說:媽媽,求求你,給我報個圍棋班吧!

這時我才注意到,孩子是非常喜歡圍棋的,于是我說:“好吧,既然你決定學圍棋,媽媽隻有一個要求,不能半途而廢。”

2013年9月,我帶着他來到李靜圍棋學校,開始了圍棋之路。

孩子學特長,應該多而廣還是少而精?說說我的經驗

因為 孩子喜愛,給他買了一 本裝門面的書,至今也沒翻幾回。

記得第一次領他參加省賽是2015年5月22日,他在1段組。臨走前,李靜老師對他說:你好好比賽,比得好能跳段。”隻可惜,他7盤4勝,與升段無緣。最後一盤輸掉機會,孩子哭得天昏地暗,坐在賽場怎麼勸都不出去,差點誤了回家的火車。

在這之後好長一段時間,他見到認識的人就說:“我赢4盤,沒升段。”就連見到樓下車棚的老大爺,他也要跟人家說一遍。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個孩子如此傷心。恐怕也隻有圍棋,能讓現在蜜罐裡長大的孩子有承受挫折的機會。

從這次失敗開始,我便開始了陪他一起征戰的曆程。邊賽邊玩,讓孩子在一邊比賽一邊旅行之中,漲棋力,長見識。

孩子學特長,應該多而廣還是少而精?說說我的經驗

平日裡在弈客圍棋上用電腦陪練

2016年在沈陽參加全省少兒圍棋升段賽,這次他在3段組, 3升4,要比11輪。第一天的連勝讓他信心大增,她悄悄跟我說:“媽媽,這次我一定要得冠軍!”看到他如此自信,我自是很開心。沒想到,晚上他就高燒不退,隻好給他貼上退熱貼。

當時看着他特别心疼。第二天我問他:“還能參賽嗎?不行媽媽帶你回家!”他說,能!

在賽場裡,他額頭上的退熱貼讓我一眼就能認出他。同時也擔心他,會發生什麼狀況。沒想到,他越戰越勇,11輪10勝,以第二名的成績升入4段。

多參加比賽能漲棋,通過孩子的經曆我信了。之後隻要有機會,不管是不是升段,我都帶他出門比賽。

孩子學特長,應該多而廣還是少而精?說說我的經驗

參加過的比賽

2016年8月,我們第一次走出遼甯省打比賽。第一站是河南漯河,前12名有證書,他第11。第二站,貴州安順,“百靈杯”全國兒童業餘圍棋公開賽。他在06_07組,獲得第41名。

2017年2月份的丹東省賽,孩子在5段組,3天11輪,他第11名。

2018年,在沈陽舉行的遼甯少年棋王賽暨首屆遼甯省棋王争霸賽少年棋手選拔賽上,他獲得第三名,還獲得了1000元獎金。

孩子學特長,應該多而廣還是少而精?說說我的經驗

獲得獎金最多的一次,也是成績最好的一次

孩子學特長,應該多而廣還是少而精?說說我的經驗

本市的比賽基本就是冠軍了

對于那時的他來說,是圍棋賽場上久經沙場的老将。很多問題,他都能自己解決。自己出飯店,自己去賽場,自己回來,就是發現回來後房間鎖着門,他也不在乎。這要是以前,早就哭了。感謝圍棋,讓他成長。讓他經曆了挫折,獲得了自信,懂得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上國中以後,圍棋便暫時放下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先讀大學,然後再回歸圍棋。相信那時因為知識的增長,會讓他的圍棋之路走得更順暢吧。

以上是我的經曆,歡迎大家一起來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