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為推特最大股東,是馬斯克的暗度陳倉:打着火星領主旗号,當地球領主?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前言

在成為“火星領主”之前,馬斯克将先成為“地球領主”。顯然,這是件不可過早挑明的事情。

當地時間2022年4月4日,美國股市爆出重磅新聞,馬斯克已經通過持股9.2%成為全球覆寫最廣的微網誌類社交媒體平台推特(Twitter)的最大外部股東。社交媒體也成為交通(特斯拉)、航天(SpaceX)、金融(狗狗币)等領域之後,馬斯克大舉涉足的又一個行當。

老馬入場後,推特股價“漲聲”響起來

曆史已經告訴我們,在之前耕耘領域,馬斯克都掀起了巨大甚至颠覆性的波瀾。老馬此番入局社交媒體,外部分析人士相信其并非為了經濟回報而來,而是要将推特這個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群眾意見平台改造成符合預期的面貌。之前馬斯克就對推特“偏左”的路線多有不滿,認為推特當堅持言論自由的原則,不應當禁言川普等“異見人士”。此外,馬斯克此前曾多次炮轟傳統媒體隻會傳播負面情緒挑動仇恨,熱衷于簡單破壞而非建設性意見 - 或許,老馬也期望通過民意平台的巨大“自淨”能力,打破傳統媒體(以及他們背後傳統勢力)的話語壟斷。畢竟從汽車到航天再到金融,傳統勢力和監管機構一直沒少給老馬“下絆子”。

早在入股消息公開前,馬斯克就在個人推特賬号問粉絲“推特是否尊重了言論自由?”大多數人回答了:“不”。現在回過頭來看,那時老馬就已經在為改造推特帶節奏了。

當然,入手推特的實際效果老馬當不會親口說出,他的人設有着星辰大海的更大格局:讓人類成為星際物種。他本人甚至願死于火星。确實,馬斯克既往産業都很符合“火星領主”對地外新文明的規劃:航天解決大交通問題,電動車(可以在沒有石油的火星)解決小交通問題,狗狗币搭建金融體系,人工智能減輕人類負擔。現在加上一套“公平民主”的媒體,看來火星文明又近一步。

道理上這些是說得通的,但從技術和曆史角度看,“火星領主”更像是馬斯克用于安撫當今社會傳統勢力、避其鋒芒的幌子。其實遠在成為“火星領主”之前,馬斯克就将具備“地球領主”的能力。顯然,這是件不可過早挑明的事情。

為什麼這麼說?

移民火星的本質相當于建立文明。即,人類社會已有的全部職業,都需要被新文明的設計者所考慮。據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僅在大陸,職業就可以歸為8個大類、75個中類、434個小類。顯然,僅僅依靠特斯拉、SpaceX、狗狗币、推特,離覆寫全部職業還相距甚遠。

更重要的是,對于星際生存所必須的基礎科學,人類認知還非常粗淺。例如,人類已知長期太空飛行會影響心血管、骨骼、神經等健康;太空輻射和低重力環境會改變植物(農作物)發育規律。但截至目前相關研究多還限于觀察統計結果,對具體發生和預防/利用機制尚不掌握。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足夠确定性成果之前,星際移民并不現實。

而截至目前,馬斯克恰恰沒有重倉基礎科學研究。無論電動汽車還是火箭,以及未來對推特的可能改造,馬斯克的重大成就都基于對既有技術颠覆性重組而得來。是以與其說他是個科學家,不如說是位工程巨匠,或者說模式創新家。

以火箭為例,SpaceX獵鷹9号發動機噴注器等很多關鍵技術都來自以往科研成果。那些技術在阿波羅計劃等昂貴的國家指令任務短暫亮相後就被束之高閣,是馬斯克帶領一群離開“國家隊”的技術精英把它們發掘出來為我所用,最終打造出目前為止全世界最經濟适用的火箭。

模式創新不是新鮮事物。小到一個機關的管理革新,大到社會制度變更,都歸于此類。模式創新一大特點是無需再造整個體系,隻需改動其中關鍵環節即可,哪怕變革對象大如社會 - 人類幾百萬年歲月隻創造了一個文明,但卻經曆了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再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模式更替。“文明創新”和“模式創新”,哪個更容易實作,一目了然。

我們可以不看好馬斯克宣稱的在火星再造文明,但對于他在地球上可能引發的“模式創新”,當投入足夠注意。

特斯拉制定了未來交通的遊戲規則,SpaceX引領了航天的發展方向,狗狗币可以叫闆傳統經濟體系,接下來推特可能會掌控世界話語權,再往後……嗯?

在成為“火星領主”之前,馬斯克會先成為“地球領主”,如果他能繼續按路線圖走下去的話。

【文章回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