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當黎明的曙光沖破黑夜,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從沉睡中蘇醒,新的一天從歌聲開始。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新中國成立後,廣西十二個世居民族迎來了不一樣的新生活。藝術工作者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他們滿懷激情地為人民創作,為時代放歌,把民歌從鄉間田野帶上藝術的殿堂。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這段“U”字型的大峽谷,被稱為紅水河第一灣。紅水河橫穿廣西,是廣西的母親河。

《紅水河有三十三道灣》流行于上世紀50年代,是根據廣西鳳山民歌《紅軍北上去江西》為基調改編而成的。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新中國成立後,大批文化工作者來到人民群衆中,記錄、挖掘和整理民歌。創作了不少富有時代感的經典歌曲。

《天上星星伴月亮》是一首流傳于廣西西南壯族地區的民歌,這首民歌語言淳樸,感情深摯。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唱出了廣西人民的心聲。《壯錦獻給毛主席》這首歌的曲調是以廣西東蘭縣民歌為基礎進行改編創作的,表達了壯族人民對領袖、對黨的熱愛。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廣西宜州,自古流傳着歌仙劉三姐的傳說。

“劉三姐”是廣西民間傳說中能唱歌善造歌的歌仙,她出口成歌,聰明過人。千百年來,劉三姐就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理想的化身,“劉三姐”的形象一直深受民間喜愛。

新中國成立以後,廣西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高度重視,文化部門組織藝術工作者們下基層,把散落在鄉間地頭的民歌收集整理,藝術加工,賦予民歌新的生命。各種藝術體裁的《劉三姐》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誕生的。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1958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後,藝術工作者們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創作,把各族人民的勞動熱情譜寫成歌曲,讴歌熱火朝天的時代。一批反映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變化的優秀作品應運而生,《拉木歌》《喜送公糧破浪來》《槟榔樹下搖網床》《洗貝歌》就是其中的代表。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洗貝歌》是一首京族民歌,歌中描繪了京族姑娘勞動時柔中帶剛的美麗畫卷。

在南丹有3600多名像黎小萍一樣的貧困戶孩子搬遷到了嶄新的校園,他們像春天的花朵,沐浴在陽光下快樂地成長。這一美好景象,和上個世紀70年代一首描繪廣西壯族少年在校園學習情景的歌曲《壯家少年在紅旗下成長》非常相像。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趕圩歸來啊哩哩》反映改革開放後少數民族生活的變化,歌中襯詞“啊哩哩”的創作靈感來自于烤火煨花生等彜族生活場景。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民族團結一直是廣西各民族發展曆程中的主旋律,1991年,第四屆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甯市舉辦,這一屆民運會的會歌《愛我中華》在廣西唱響。

《八桂大歌》是廣西一部具有新世紀舞台藝術水準的精品劇目。用人民的語言塑造人民的形象,用人民的歌聲禮贊人民生活。“取之于民還之于民”的創作理念一直貫穿着全劇。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山歌好比春江水,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裡奔騰不息。一首首源于廣西民歌基礎上創作的經典歌曲,已成為時代的記憶,記載着共和國的發展曆程,在黨的陽光雨露滋潤下,廣西民歌的藝術之花,枝繁葉茂,綻放美麗。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今天21:40

廣西衛視播出

紀錄片《山歌好比春江水》

第二集《枝繁葉茂》

敬請期待

天籁!畫卷裡流淌的歌聲!

編輯丨陸 婷

責編丨卿林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