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作者:田園綜合體怎麼搞

自2003以來,連續15年的中央一号檔案都聚焦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十七大和十八大也分别提出了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對推動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要真正使鄉村富起來,僅靠國家政策的扶持是遠遠不夠的,鄉村要實作自身造血,才能可持續發展。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魯家村,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的中國美麗鄉村新樣闆。引得副國級、部級上司批犯考察。

短短5年,它從湖州市安吉縣遞鋪街道一窮二白的山村,蛻變為央視《經濟半小時》欄目報道的創富明星村。2017年10月1日,以“安吉魯家”為名的魯家村旅遊區将正式對外營業。美麗嬗變初見端倪。

一、魯家村是如何突破并創新的呢?

1.從村莊内現有可利用資源入手

村裡有許多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土地、山林等資源,通過土地流轉,将土地資源變資本,吸引更多外來的企業工商資金進入鄉村。魯家目前已引入外來工商資本近20億。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2.從村莊策劃規劃上突破

怎樣讓美麗鄉村轉發為美麗經濟呢?需要用活村内的舊屋、河道、果林、菜園等素材,而不是城市化的照搬照抄。

要按照村莊原有的脈絡進行梳理,策劃新産業,引進新思想,讓更多年輕人回到村莊,将規劃與營運有機結合,讓美麗鄉村産生美麗經濟。

要創新産業規劃設計,打造合理的鄉村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促進鄉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讓更多人愛上鄉村。是以當時魯家村花了300萬請設計公司對整個村子進行村莊環境規劃、産業規劃和旅遊規劃。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3.從産業融合創新上突破

美麗鄉村的建設發展離不開産業的支撐。正巧2013年中央一号檔案提出“家庭農場”的概念,于是魯家村提出了打造家庭農場聚集區的理念在全村範圍内建設了十八家差異化的農場,其中包括了鮮花農場的6億資金投入的這個大項目。

同時我們着重關注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正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打造屬于魯家自己的農業高新産業園區。

孤立的農業種植不會提升土地的附加值,發展創意農業,把田園變樂園,村莊變旅遊景區,就能大幅提高土地的收益!

孤立的加工生産也不會提升産品的附加值。要讓生産勞動更具樂趣、讓加工生産更具體驗性,就會提升産品價值。可開發伴手禮等土特産品,擴大知名度,形成收益的互補。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4.堅持市場導向為主體

魯家村堅持市場主導,企業為主體的原則,走市場化道路,成立經營公司專注景區的管理和營銷宣傳。

通過市場化的機制讓農場開發與之相适應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鄉村旅遊産品,各個農場内休閑項目通過有機組合而成若幹條旅遊線。

旅遊休閑項目可融合鄉村觀光、遊樂、休閑、運動、體驗、度假、會議、養老、居住等多種旅遊功能,打造特有的“田園綜合休閑旅遊”,如開設垂釣、果蔬采摘、農事體驗等項目。

在具體開發中,可根據各自具體情況側重打造其中某一項或幾項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旅遊項目,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5.“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

“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讓農田變農場、小村變景區、村民變股民!

“嗚嗚嗚”——伴着清脆的汽笛聲,“阿魯阿家”号觀光小火車滿載着遊客緩緩開動。窄窄的鐵軌伸向遠方,深深淺淺的綠,在陽光下更加詩意和耀眼。

小火車從中穿行而過,串起了綠意濃濃的靈芝農場、竹園農場、桃花農場、蔬菜農場、石斛農場……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浙江省安吉縣魯家村小火車

魯家村以“公司+村+家庭農場”模式,啟動了全國首個家庭農場集聚區和示範區建設,将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有農有牧,有景有緻,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獨特魅力呈現給世人。2016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2850元,村集體總資産超過1億元。

魯家村能有今天的成績,得益于其開創性的家庭農場叢集模式,即利用本村的4000多畝低丘緩坡,建設18個各具特色的家庭農場,通過社會招商吸引外部資本和專業機構投資營運,帶來鄉村旅遊的繁榮,帶動村民增收緻富。

二、魯家村打造模式解讀

那麼,魯家村的家庭農場叢集模式究竟是如何打造的?這樣的模式到底有何獨特之處?讓我們一一來解讀。

1.頂層設計

為建設美麗鄉村,發展家庭農場,魯家村不惜出資300萬元,聘請高端專業團隊,按照4A級景區标準對全村進行規劃設計。

先期設定的18個家庭農場,則根據區域功能劃分,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積、風格、位置、功能等。其中包括一個核心農場,位于中心村,其餘17家農場錯落有緻分布在四周。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18家農場分别以野山茶、特種野山羊、蔬菜果園、綠化苗木、藥材等産業為主,沒有一家重複,這是魯家村家庭農場的特色。此外還設計了一條4.5公裡的環村觀光線,将分散的農場串點成線,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2.組織架構

魯家村采用“公司+村+家庭農場”的組織營運模式,與安吉浙北靈峰旅遊有限公司共同投資成立安吉鄉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吉浙北靈峰旅遊有限公司魯家分公司,前者負責串聯遊客接待場所、交通系統、風情街、18個家庭農場等主要場所,後者利用多年經驗和客源做好營銷宣傳。

後來又成立了安吉鄉土職業技能教育訓練有限公司,為魯家村民、村幹部、創業者、就業者提供鄉村旅遊方面的教育訓練。三家公司均由魯家村集體占股49%,旅遊公司占股51%。

在農場的投資營運層面,魯家村引入外部資本對農場進行項目投資和營運管理。目前已有10多億的工商資本投資這些家庭農場。

3.利益配置設定機制合理化

魯家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利益配置設定機制,使得村集體、旅遊公司、家庭農場主和村民都能從中獲得相應的收益,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

魯家村建立了合作分紅機制,由村集體、旅遊公司、家庭農場主按照約定比例進行利益配置設定,村民再從村集體中享受分紅。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三、案例啟示

魯家村的家庭農場叢集是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在模式上的一次大膽創新,特别對于大型農業園區或村集體主導下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首先,它采取類衆籌的方式,借助社會化的力量,突破了資金、人才的瓶頸,實作了資源資産資金的聚合。

其次,它解決了規劃的統一性和定位的差異化的問題。美麗鄉村,規劃先行。早在2013年魯家村就啟動了發展藍圖的設計,18家農場的雛形已經躍然紙上。

再次,生态圈的打造和多方共赢的合作機制發揮了關鍵作用。魯家村注重生态圈的建設,18家農場不是孤立的存在,在它的周圍,分布着村民自主經營的農家樂、民宿、農副産品,為農場提供配套服務。

此外,村裡還統一修建了遊客服務中心、風情街、10公裡綠道和4.5公裡村莊鐵軌等設施,為遊客出行提供友善和多樣化的選擇。在營銷推廣層面,村裡成立了旅遊公司進行統一宣傳;在人才培養層面,成立了鄉土職業教育訓練公司。這些力量為入駐的企業和創業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國最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打造了18個休閑農場

當然,魯家村的家庭農場叢集模式有其特定的生存環境和土壤,比如自然資源禀賦較好,低丘緩坡地形适宜發展鄉村旅遊,土地較為集中,基礎設施較好,顔值較高(早在2011年就耗資1700多萬元成功建立美麗鄉村精品村),這些資源條件為家庭農場叢集的打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鄉村振興戰略,魯家村正在以自身的不斷實踐為中國農村振興之路提供最前沿的思路和方向。我們倡導鄉村生活,将鄉村新生活發展成為所有市民的共同追求。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于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僅用于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權,請聯系小編,将及時更正删除。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