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作者:虎瞰細嗅

今天遊覽了蕭山東南第一名山航塢山,本次遊覽共分四篇進行記述。前面已經發了第一篇航塢公園和第二篇接龍禅寺。今天這篇為第三篇,主要闡述航塢山登山中的景緻,第四篇将會重點闡述白龍寺。其實航塢山名勝古迹衆多,還有地藏寺,極樂寺、三聖庵等,本次由于未能前往,留待以後補充。

01 航塢山及其别名由來

航塢山,又名龛山、王步山。航塢山因古時錢塘江上往來船隻以此山為航标而得名。又因為越王句踐駐足于此而稱王步山。航塢山在曆史上常被稱為龛山,是因為其外形如佛龛,故名“龛山”,因“龛”與“坎”諧音,今稱坎山。

航塢山方圓10餘平方公裡,主峰海拔299米,為蕭山東部第一高峰。航塢山林秀氣爽,景色迷人,而且人文底蘊深厚,元代詩人薩都剌等都曾遊覽此山并寫下詩篇。山上白龍寺、地藏寺、極樂寺、接龍禅寺等寺廟素來是蕭山東部佛國重地,香火鼎盛。

航塢山在清代以前一直雄踞在錢塘江口南岸,與江北海甯的赭山對峙,兩山之間稱為南大門。後來,由于錢塘江主航道北移,原先南大門淤積到赭山。自此以後,當年立在錢塘江南岸的航塢山從此成為遠離江濤、成為屹立于廣袤的蕭紹平原上的一座名山。

02 航塢山位置

航塢山位于蕭山東部的瓜瀝和衙前兩鎮之間。航塢山西北接坎山;東北、東南接瓜瀝;西南接衙前鎮。航塢山主要景點有山上的白龍寺、地藏寺、極樂寺、接龍禅寺和山腳下的航塢公園、太平庵、任伯年紀念館、三聖庵等。

航塢山上山路線主要有三條:第1條是從西北坎山方向上山,第2條是從東南方向上山,第3條是從正東方向的瓜瀝東恩村委會旁上山。駕車前往的話可從第1條或第2條沿盤山公路直抵白龍寺旁的免費停車場,但這種上山路線太缺乏味道了。建議将車停在東恩村旁邊,走第3條步行登山路線,這條路線登山大約需要1小時左右,沿線擁有衆多景點可供參觀。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第2條路線上的王步山牌坊

如果要去極樂寺和地藏寺的話,隻能由坎山方向單獨前往,接龍禅寺與地藏寺之間沒有道路相通,希望以後瓜瀝鎮政府能打通這些景點之間的通道吧!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航塢山登山路線及主要景點分布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航塢山登山路線及主要景點分布衛星圖

03 登周代名山

3.1 航民村

自駕前往航塢山,從航民村路過,見到一處仿古牌坊,挺高大精緻的,走進牌坊内,是一處航民山前廣場,廣場其實是一處小型公園。廣場邊還有個航民村史館,因為疫情關系沒有進去參觀。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航民山前廣場牌坊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山前廣場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廣場紀念碑

航民村曾是蕭山第一村,中國最富有六村中杭州唯一一個上榜壕村。航民村先後被授予浙江省”文明村”、“中國經濟十強村”、“中國十佳小康村”等稱号。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航民村

3.2 東恩村

從航民山前廣場到航塢山東登山入口,路程不過1.4公裡,駕車不到5分鐘。來到山前,路過東恩村村委會辦公大樓,大樓看上去還挺氣派的。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東恩村村委會辦公大樓

山腳下有航塢公園,航塢公園依山而建,樹木茂盛,綠地如茵,園内建有亭台樓閣,曲廊水榭,頗有一種江南園林的韻味。公園内還有建立的任伯年紀念館,老舊的太平庵,文昌殿等景點。詳細介紹請關注作者檢視。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任伯年紀念館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航塢公園正大門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太平庵

3.3 登山

東登山入口,立有一塊正面寫有“航塢勝境”,反面寫有“周代名山”的牌坊,牌坊正反面都有對聯。走過牌坊,就可以看到前方的山牆壁上繪有兩條龍,牆壁下有一焚香爐,供香客焚香敬拜。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航塢勝境牌坊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周代名山牌坊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焚香爐和龍壁

再往上走,可以看到一處牆壁上刻有“雲頂靈(簡體字為靈)佛”四個大字。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雲頂靈佛

繼續沿台階上走,路過一個山坡邊的無名四角翹檐涼亭。站在涼亭邊眺望瓜瀝也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四角翹沿無名涼亭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眺望瓜瀝鎮方向

繼續往上走不久,就到了一處休息點,這個休息點挺有特色,兩頭是涼亭,一頭是雙重檐四角石柱涼亭,另一頭是四角單檐石柱涼亭,兩座涼亭都未有名字。兩座涼亭通過長廊連起來,長廊内部裝飾有半圓形的拱木,看上去造型不錯。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雙重檐四角涼亭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長廊内部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四角單檐涼亭

涼亭邊的山岩下面立有一塊“功德碑”,上面刻有紹興縣江墅村施王貴家族捐助18.6萬元修建白龍寺上山台階之事,落款時間是2002年夏立。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功德碑

涼亭稍微休息下,開始登山旅程中最長最陡峭的一段台階路,走完這段台階路,山上面反而相對平緩了很多。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登山中最長最陡峭的一段台階路

登完這段台階路後,馬上快到白龍寺停車場的時候,看到懸崖邊的一座亭亭玉立的涼亭,這涼亭好似一阿羅多姿的少女在懸崖邊跳舞,婷婷玉立,煞是好看。可惜這座亭子也沒有名字,姑且叫“懸舞亭(懸崖邊跳舞的涼亭)”吧!站在涼亭裡舒适惬意,這要是在夏天,涼風習習吹來,坐或躺在涼亭凳子上,該是一種快似神仙的感覺吧!該涼亭也是眺望山下風光絕佳的位置,可以看到山下的航塢公園、太平庵、航塢公墓、瓜瀝文體中心等建築。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懸舞亭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東北的航塢公墓和航塢公園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遠處的蕭山國際機場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拉進的航塢公園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遠處橢圓形的瓜瀝文體中心

亭子再往上走不遠就可以看到一座塔。航塢山上古代建有燈塔,用以給錢塘江往來的船隻領航,這也是此山叫航塢山的原因。眼前的這座塔是塔館合一,塔下面設有蕭山人民衛士紀念館。該紀念塔是2014年建立的,塔高約28米,共四層,主要用于陳列烈士遺物,生平與英勇事迹。這座紀念塔不是航塢山的最高點,但卻是一個制高點,站在塔上山下的田園村落盡收眼底。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人民衛士紀念塔遠景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人民衛士紀念塔(館)近景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館内景緻(因關閉未能進入,此圖來自網絡)

紀念塔旁邊是人民衛士廣場,廣場上有三個2013年落成的銅像頭,用以紀念救火犧牲的尹進良、陳偉、尹智慧三位消防戰士。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消防戰士

人民衛士廣場邊上就是白龍寺停車場,停車場回望紀念塔也挺不錯的。停車場邊上有一處公廁和小賣部,小賣部往上前就是前往白龍寺的後期重建的石階上香道。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停車場回望紀念塔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白龍寺上香道

上香道不走多遠,可以看到一座六角雙重檐的涼亭,這次亭子終于有名字了,亭名為“鄉賢亭”,大概是為了紀念重修白龍禅寺的鄉賢吧。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盤山公路上看鄉賢亭(來自網絡)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鄉賢亭近景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鄉賢亭遠景

從鄉賢亭往南看,可以看到瓜瀝西南片區大片的江南水鄉風光,當然也可以看到上山的盤山公路和西南角的航塢勇建公墓,也可以眺望西北上方的白龍禅寺。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山南的江南水鄉風貌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西北望白龍寺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西南航塢勇建公墓

從鄉賢亭繼續往上前行,路邊樹立一塊“白龍寺重建碑記”,此碑記為現存白龍寺後殿東牆嵌有“白龍寺重建碑記”的複刻版,上面記載白龍寺始建于北宋熙甯年間(1068—1077),龍光法師雲遊此山,見嶺上有白龍現,遂結茅其上。白龍寺自宋代建立以來,曆經明、清、民國時期反複修葺。

重建碑旁邊有一長宣傳欄,欄内寫滿了各個朝代吟誦航塢山的詩詞,如元代詩人薩都剌,明代詩人汪維等。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複刻的白龍寺重建碑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詩歌欄

繼續往上走,上香道旁有一片茶園,這難道是寺廟種植的?道旁也不時地立有一些佛家禅語。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禅語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山邊茶園

再往上走一會兒就到了白龍禅寺的正大門,由此可以進入白龍禅寺參觀(具體看後節)。正大門旁有台階可以抵達航塢山頂。山頂是眺望航塢山北和錢塘江風光的好地方。可以看到白龍寺西側有大片的茶園。北面遠處就是錢塘江和機場(可惜能見度不夠好,看不清錢塘江),錢塘江的改道和圍墾造田使航塢山逐漸遠離了錢塘江。航塢山北坡山體傷痕累累,公墓用地也毀壞了不少山林。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眺望機場和瓜瀝文體中心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眺望紀念塔

04 聽航塢梵音

4.1 白龍禅寺

航塢山上的白龍寺,始建于北宋熙甯年間,距今有将近一千年的曆史。傳說龍光法師雲遊此山,見嶺上有白龍,遂結茅廬其上。南宋紹興三年(1133)募創寺宇,供觀音、白龍像,故名“白龍寺”。清嘉定初年先後修建,曾為進士沈北海隐居之所,後改設禅院。清初單隆周詩稱“龍王廟”,道光間重修。民國20年至30年先後整修大殿。2015年又重新修建了新的大雄寶殿。

白龍禅寺山門朝西開,大概是因為白龍寺南端緊靠陡峭的山崖,隻能往東開吧。山門為雙重檐的建築,上挂有兩塊牌子,分别是“白龍禅寺”和“航塢聽梵”。大門旁立有一塊牌,上面寫有白龍禅寺的曆史介紹和整個寺廟的整體結構。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山門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寺簡介牌

白龍禅寺目前為四重結構,第一重主建築為天王殿、然後是圓通殿、第三重是大殿(老大雄寶殿)和建立的大雄寶殿。新大雄寶殿旁還有三聖殿和藥師殿。此外還有附屬建築物包括西廂房、東廂房、綜合樓、生活樓等。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新大雄寶殿

白龍禅寺更為詳細地記述請看第四篇遊記,敬請關注檢視,謝謝!

4.2 接龍禅寺

航塢山西麓還有一座接龍禅寺。接龍寺原先是一座庵,據說有800多年的曆史。1997年遷至離原址約1000米的盛家塢水庫山岙中。1998年更名為“接龍寺”。接龍禅寺坐東朝西,寺院采用仿清風格建造。寺廟主要大雄寶殿、天王殿、圓通寶殿、藥師殿、地藏殿、三聖殿等設施。

前往白龍禅寺的遊客很多,而前往接龍禅寺的遊客基本看不到,或許是因為白龍禅寺的名氣更大,又處于山頂友善登高眺遠?但我倒是覺得接龍禅寺很好地展現了“深山藏古寺”的韻味,突顯了鬧中取靜的佳境,實在是一處适合修行人的理想之地。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天王殿山門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圓通殿

蕭山航塢山遊記:登周代名山,聽航塢梵音

大雄寶殿

更為詳細的記述請檢視第二篇遊記,敬請關注檢視,謝謝!此外,此次未能前往的極樂寺和地藏禅寺希望能夠在疫情結束後,寺廟正常開放後前往彌補這次的缺憾。

05 結束語

此次遊玩航塢山,總體感覺是航塢山雖然不高,但因聳立在平原上,仍會覺得氣勢雄偉。山上林深氣爽,景色迷人,人文底蘊深厚,白龍寺香火鼎盛,遊人衆多。可以說,航塢山是一座非常值得一遊的免費名山。

要說遺憾有兩點:一是上山路上有四座涼亭都未取名字,實在是一種缺憾,希望瓜瀝鎮政府和東恩村能廣泛征集亭名,彌補文化上的缺憾。二是航塢山早年被挖的山體希望能夠盡快完全複綠,随處可見的公墓應該遍植松柏等樹木以遮擋。

最後,碼字不易,請多多點贊關注,分享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