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駕駛該看誰?Lucid or Tesla ?

掐指一算,Tesla特斯拉汽車進入到國内市場也有8年了,從最早在2014年7月正式傳遞第一批Tesla Model S車型開始,便宣告了Tesla這個純電動品牌正式進入國内市場。

進入到國内之後的Tesla也帶起了國内電動車企的熱潮,雖然Tesla在電動車的第二次複興中有着很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但是它在機械技術及汽車領域範疇的創新則并不多,甚至可以說是少的可憐。那些一天天給特斯拉獻媚的人,麻煩你們把眼界放大些,去看看其他領域的電動裝備發展吧,感興趣的話,或者再了解了解特斯拉出現前出現過什麼汽車前沿技術吧。隻不過,Tesla在國内赢就赢在進入的時間早,因為咱們國人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壞習慣,加上Tesla早期是一台美國進口的電動車,要價100多萬人民币呢,都變成“豪華車”了,盲目吹捧的人自然就會多,這個人性規律能了解的。

智能駕駛該看誰?Lucid or Tesla ?

目前的Tesla是挺厲害,但是這也不代表Tesla沒有對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Tesla最大的對手就是它自己一手造成的,這位“敵人”還是從Tesla内部脫離出來的,名為Lucid Motors,Lucid Motors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電動汽車及相關技術的車企,原名叫Atieva,2016年10月更名為Lucid Motors。Lucid Motors和Tesla不同的是,它就是一家主打研發和生産高性能豪華電動車的車企,而Tesla呢?根據埃隆·馬斯克的豪言,他更希望自己是豐田而不是Mercedes......是以才會開發出便宜一大截的Model 3和Model Y,日後推出的那台新車會更便宜,更不是豪華車。

智能駕駛該看誰?Lucid or Tesla ?

圖:小編希望各位要記住一點,Tesla是一家完全沒有傳統造車經驗的車企,它的造車技術以及設計等方面都是請那些大師們來操刀的。

Lucid Motors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是Peter Rawlinson(彼得·羅林森),他曾擔任Lotus、Jaguar、及Tesla第一、二款車型的總工程師(一台量産車最終會是什麼樣的,就是由總工程師說了算),尤其是有着“公路卡丁車”之稱的Lotus Elise、Evora等也由其經手,是以小編才會說特斯拉的第一、第二款車型均出自他手,因為特斯拉的第一款車是Roadster,底盤就是跟蓮花要來的。

智能駕駛該看誰?Lucid or Tesla ?

Lucid Motors的上司班子雖然都是一些在傳統車企裡出來的大神,但是這班大神在玩高科技方面不會比Tesla差,并且還會更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Lucid Motors的目的是要打造出全自動駕駛的車輛,類似這樣的話Elon Mask(埃隆·馬斯克)也曾誇下海口說在2020年底将會出現,但是現在已經2022年了,還不是依舊毛都沒有?要知道,自動駕駛要到L2級别不難,但到了L3就是法律問題了,例如美國就不允許L3級别上路,因為它會涉及到廣泛的社會問題和AI智能之間的沖突和一連串的沖突。是以,Lucid Motors那幫出自傳統車企的上司就表示,要實作100%全自動駕駛起碼還需要10年的時間。雖然目前已經擁有很多很先進的硬體裝備,但是在軟體、法例等方面上還是欠缺太多,是以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調整。

智能駕駛該看誰?Lucid or Tesla ?

當然,那幫上司們說的是100%全自動駕駛需要更多的時間,但是在輔助駕駛上,Lucid Motors已經完成了整套系統,并且玩的還真的要比Tesla溜。Lucid Motors的首台車型Lucid Air就搭載了一套名為Dream Drive Pro的進階駕駛輔助系統,這套系統由全車32個傳感器、14個攝像頭、1個LiDAR雷射雷達、5個雷達、12個超音波單元組成。軟體部分則是由GPU(圖形處理器)的發明者NVDIA(英偉達)合作開發的,通過NVIDIA自定義開發的Drive OS系統實作全速域的輔助駕駛系統。有讀者可能會說,這套Dream Drive Pro系統和Tesla的FSD不是一樣嗎?怎麼就玩的溜了,從功能上來看兩者的确是差不多,但是Tesla的那套FSD售價為1萬2千美金,而Dream Drive Pro隻需要9000美金,這就是溜的地方了,更低的價格用上一樣的功能,這不是更香嗎?

智能駕駛該看誰?Lucid or Tesla ?

由一群出自傳統車企的精英人士所創立的品牌,并且由他們用着傳統造豪華車的造車理念打造出的Lucid Air,從各個層面上來講都比Tesla的Model S、X這兩台價格相似的車型都要好上不少,那麼在美國Tesla的閱聽人群體恐怕要洗牌了。

Lucid和Tesla的競争,更像是一場傳統造車理念與新勢力之間的觀念沖突,Lucid代表的穩紮穩打派,是以無論從車輛的機能性和合理性等等各個方面都要比特斯拉高出不是一丁半點,而特斯拉則是初生之犢派,沒技術沒經驗,用宣傳搭救,加上美國特色的“政經商媒複合體”那強大輿論能力,市值高都可以被一幫“盲毛”吹噓成實力超越豐田大衆了,那還有什麼不可以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