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萬物複蘇的時候,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語:“養生之道在于順應四時”,意思就是說養生需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節氣,我們的飲食、生活作息都要做出相關的變化,順應時節養生,效果事半功倍。

而清明前後,則非常适合吃新鮮野菜,今天給大家推薦4種春天蔬菜,新鮮美味、營養不貴,有些甚至還有藥用價值,建議收藏。
春日必吃野菜一:馬齒苋
馬齒苋又叫“長命菜”,有着不錯的食療作用,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于很多植物,而ω-3脂肪酸主要作用是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幫助改善血管壁的彈性以及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等等,對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 馬齒苋怎麼吃?
馬齒苋有很多種食用方法,不管你是生吃還是煮來吃都可以。常見的做法有煮湯、做蛋黃醬、炖菜、莖葉可以用醋腌制食用。
- 馬齒苋的飲食禁忌
雖然馬齒苋好處這麼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這種植物本就屬于寒涼性質的食物,像脾胃本來就不好的人群就不要食用了。孕婦也不能吃,對子宮有刺激作用,常吃會有流産的風險。最後就是服用中藥的人不要吃,可能會影響藥效,最好咨詢過專業醫生後再決定要不要吃。
春日必吃野菜二:艾蒿
艾蒿也叫艾草,在清明前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吃,有句俗語說:“清明吃一草,百歲不顯老”,這裡的一草就是說的艾草。艾草有鎮咳、止痰、調理月經不調、風濕性關節炎、腹痛等作用。
- 艾蒿怎麼吃?
艾蒿可以煮湯也可以炒菜,但是最常見的還是做成青團,不甜不膩,不管是男女老少都适合吃,營養又健康。
- 艾蒿的飲食禁忌
首先如果是對艾草過敏的人,一定不要接觸。其次就是身上有皮疹或者發燒的患者,都要避免使用艾草,包括艾灸也是同理。最後就是腸胃不好、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注意青團不要多吃,因為它主要還是糯米和豆沙做的,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血糖升高的風險。
春日必吃野菜三:荠菜
芥菜味的餃子是羅醫生最喜歡的口味之一,不知道你們吃過沒有,不但健康口感還好。芥菜屬于藥食同源的蔬菜,對于脾胃不好的人而言是很友好的。荠菜還有不錯的止血作用、抗炎作用以及抗氧化能力,對于大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的作用。
- 芥菜怎麼吃?
芥菜的食用方法,常見于各種家常菜,比如說:荠菜炒雞蛋、荠菜拌香幹、荠菜湯等等。當然我最推薦的還是荠菜餡的餃子,荠菜搭配雞蛋和豬肉,香氣一下就上來了,入口脆嫩不澀,鮮美健康,十分推薦。
- 荠菜的飲食禁忌
同樣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如果是對荠菜過敏的人群,千萬不要嘗試;其次就是體寒、容易引起腹瀉的人群,食用之後可能會加重身體的不适感。最後就是孕婦,荠菜中含有一種物質會誘發子宮收縮,建議懷孕的女性不要食用。
春日必吃野菜四:蒲公英
蒲公英确實很常見,但是确實很難聯想到它有什麼作用,更多人會認為是一種雜草,看見都會拔了,扔到一邊。但是,羅醫生告訴你們,這是一種被低估的植物。蒲公英最大的功效就是清熱解毒、利尿、預防以及緩解貧血,甚至還有預防癌症的作用。
- 蒲公英怎麼吃?
常見的吃法就是把蒲公英曬幹後,用沸水沖泡後飲用,有不錯的清熱作用,幫助提高身體免疫力。當然蒲公英最直接的吃法就是涼拌,不過這種吃法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 蒲公英的飲食禁忌
如果你的脾胃不好,那蒲公英也不适合你食用,否則容易出現惡心、嘔吐的情況。其次就是過敏者不要服用,否則會出現過敏現象。最後一點很重要,有很多藥物都不能與蒲公英一起服用,是以如果你在服藥期間,一定要咨詢過醫生再吃,否則會影響藥效。
春天是很好的養生季節,适當地吃一些新鮮蔬菜對身體是有益的,以上四種春天的野菜,營養不貴,有你喜歡的嗎?評論區告訴羅醫生,一起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