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觀
撰文 | 陳輝
随着越來越多插混車型的上市,消費者又開始患上選擇困難症。這不,有網友就向本邦咨詢:比亞迪唐DM-i與長安UNI-K iDD,該如何選?
在此之前,他已準備入手唐DM-i,畢竟現在比亞迪賣得很好,但長安UNI-K iDD上了後,他發現這款車的價格比唐DM-i低了不少,而且純電續航裡程比唐DM-i長,還全系标配快充,于是就糾結了。
恰好,近期筆者對這兩款車都進行了深度的體驗,本期我們就從體驗和技術的角度來對兩款車作一番對比。

iDD标配大電池+快充,用電更爽
與之前的插電式混動車型比,UNI-K iDD和唐DM-i都有更長的純電續航裡程,這也讓二者在城市通勤時完全使用純電成為現實。
若是拼純電續航能力,UNI-K iDD更有優勢,在NEDC工況下,UNI-K iDD全系的純電續航裡程均為130km,而唐DM-i隻有中高配的純電續航裡程才達到112km,低配隻有52km。
這是因為二者所搭載的電池不同,UNI-K iDD搭載了容量為30.74kWh的三元锂電池組,不僅容量大,并且三元锂的材質也有着更好的耐低溫性,能夠适應更廣泛的地區;唐DM-i的112km版則搭載了容量為21.5kWh的刀片電池,也就是磷酸鐵锂電池,成本更低,但相比三元锂,它的耐低溫性不佳,冬季性能衰減會更加明顯,但好處在于熱穩定性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UNI-K iD在充電方面标配快充和慢充兩個接口;唐DM-i的112km版雖然也支援快充,但需要在慢充口上外接一個底座才能實作,日常用起來比較麻煩,而52km版本不支援快充。
純電動力方面,二者都搭載前置單電機。UNI-K iDD的電機最大功率為85kW,最大扭矩為330Nm,唐DM-i長續航版本的電機最大功率為160 kW,最大扭矩為325Nm,二者扭矩幾乎一緻,但功率差了近一半。由此也能看到二者混動系統對電驅的重視程度——唐DM-i對電機的依賴程度顯然更高。
結合實測體驗來看,純電模式下,若非大腳油門,二者都可以突破120km/h,甚至來到140km/h也可以。
在車速低于90km/h時,二者的純電動力感受非常接近,響應都很直接,動力輸出能達到2.0T發動機的水準;當車速超過90km/h之後,UNI-K iDD版的再加速能力便會明顯變弱;相對而言,電機功率更大的唐DM-i在高速階段的加速會更快一些,盡管此時加速的力道也會減弱。
當然,高速階段是電機的低能效區間,日常駕駛不建議大家在高速時使用純電模式。
都是1.5T加電機,混合出力誰更強?
來到混動模式,二者在技術上的差別就非常明顯了。
先說UNI-K iDD,它采用P2結構的混動系統,驅動電機的位置在發動機和變速箱之間。從理論上講,它除了可以純電驅動、混合驅動,還可以實作單獨的燃油模式,不過,為了保證能夠更加省油,系統内置了電池電量保持模式,在電池電量低于某個百分比(可設定),發動機便會自行啟動為電池充電,以確定行車時電機可以随時被調用,進而實作節能。
實測UNI-K iDD在混動模式下,電機依然是主角,同時發動機的出鏡率也很高。起步時,率先被激活的是電機,若是一直保持輕微的油門幅度,那麼純電模式可以保持到很高的車速,但一旦稍微大力踩踏油門,發動機便會被激活。
值得一提的是,UNI-K iDD的發動機在介入時,動作十分細膩,沒有頓挫,動力輸出明顯也在增強。在收油之後,根據車速的不同,發動機又會自如地選擇繼續工作還是退出。能夠感覺到,為實作更高效的動力輸出,其電機和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配合模式有非常多的組合。另外,除動力輸出平順這一特點外,它的零百加速表現也不錯,8.1秒破百,比2.0T燃油版還快得多。
另外,即便在電池處于低電荷的情況下,UNI-K iDD版的百公裡綜合油耗能夠做到5L。考慮到它這麼大的車身,這樣的表現屬實優秀。
而唐DM-i的結構與UNI-K iDD版大不相同,雖然官方資料寫了其擁有E-CVT變速箱,但實際上,那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變速箱,隻是一組減速齒輪。是以,若拿掉電驅系統,它的發動機并不能啟動車輛,隻能是在高速狀态下進入直驅狀态——相對UNI-K iDD,其電機和發動機工作邏輯更加簡單。
實測唐DM-i在混動模式下,電機和發動機的工作份額基本相當。
起步階段,不管是溫柔駕駛還是暴力駕駛,電機都是最先被激活的,在溫柔駕駛時,電機可以工作到很高的車速,大概80km/h,随後便進入了發動機的工作區間,此時電機便會停止工作。
動力體驗方面,因為前段是電驅,是以動力輸出跟純電一緻;切換到發動機時,沒有頓挫産生;進入到發動機工作模式之後,因為它的1.5T發動機的參數不強,是以中後段的提速感較弱。如果需要最強動力,那麼可以直接切換到運動模式,此時發動機會在更廣泛的區間配合電機出力,不僅整體的動力輸出會更強,高速階段之後的再提速能力也會更強。
此外,唐DM-i的零百加速為8.5秒,一般人都感受不到兩者之間的差距,隻是此時,這套系統就不再節能了,實測運動模式下,唐DM-i耗油量猛增,幾乎能達到它的2.0T燃油車的水準。
不過,在電池處于低電荷的情況下,唐DM-i的112km版的綜合百公裡油耗隻有5.5L。是以,城市低速行駛或溫柔駕駛,它還是很省油的。
綜合來看,在混動模式下,UNI-K iDD和唐DM-i的工作邏輯雖然有很大不同,但二者的實際表現其實比較接近。一是動力調校都平順,日常駕駛時,幾乎不會産生頓挫,而需要強動力時,二者都能夠達到較高水準。
操控不分伯仲,彎道表現略有差距
說完了動力的體驗,再來聊聊我在試駕兩款車時對操控的感受。
兩款車的底盤都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杆的組合,轉向也都是電子助力轉向。不過,UNI-K iDD版的輪胎規格更高,頂配車型搭載了尺寸為265/45 R21的輪胎,品牌是馬牌MC6,偏運動;而唐DM-i頂配車型是245/45 R20的輪胎,品牌是佳通舒适系列。
實際感受方面,唐DM-i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比亞迪曾經的車型根本談不上什麼操控,整個車開起來很散,但唐DM-i有了巨大的進步。具體表現在,底盤很整,行駛質感較強,轉向精準,能夠給駕駛者較強的信心,另外,刹車的腳感也不錯。
UNI-K iDD的實際操控感略優于唐DM-i,一方面因為它的輪胎規格更高,另一方面在于它的底盤整體性更好,在彎道中有着更好的循迹性。至于轉向和刹車,二者的表現就很接近了,主觀感受幾乎沒什麼差别。
『 最後說說 』
經過對兩車的動态試駕,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在動力輸出方面,兩款車都做得很成熟,尤其是在混動模式下,系統對電機和發動機的調配做得很好,在保證省油的同時,動力體驗也足夠出色。
隻不過,在整體結構方面,唐DM-i更加簡單,對電機的依賴更強,并且它使用的是低溫性能衰退強,但熱穩定性高的磷酸鐵锂電池。對比而言,UNI-K iDD的結構更加複雜一些,需要周密的軟體算法來比對。另外,得益于容量更大且更好的三元锂電池,其純電續航裡程也更長。
總的來說,二者的差距并不算大,都屬于20萬級非常值得推薦的插混車型。具體選哪款,就看各位的需求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