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作者:紀人物

本文來源公衆号:紀人物

1953年2月25日,貴陽某縣公安發起秘密圍捕行動,在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抓走了他的妻子。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原來這個妻子的身份并不簡單,她既是曾經的宜林山國第一美人,也是殺人如麻罪大惡極的雙槍神射手西南第一女土匪,她就是程蓮珍。

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得知情況後,不知道該不該殺,又将其上報給了毛主席,不過最令人意外的是,毛主席明确給出了“不能殺”的态度。

1921年,程蓮珍出生在貴州長順一個名叫中院村旁邊寨,布依族,乳名程伊妹。這裡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正所謂一方水頭養一方人,布依山寨孕育是遠近聞名“美女之鄉”。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據說,盡管在美女輩出的“美女之鄉”,程蓮珍的姿色也是鄉中的翹楚,擁有着讓人過目不忘的能力。

少女時期,程蓮珍身材窈窕高挑,容貌秀麗,在四裡八方早就被人所熟知,稱她為“宜林山國第一美女”。随着她年齡的增長,各村各寨就開始有人來她家提親,隻是她的父母始終不同意,因為她的父母就想着将她許配給舅舅家的表哥,親上加親,再好不過。

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迹來說,程蓮珍這樣一個漂亮的女娃子,應該會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過上平凡又簡單的日子,可是她的人生從她結婚開始,就發生了意外,一切美好的設想都難以實作。

但土匪王海臣就被她的美貌與氣質給迷住了,程蓮珍是不可能會看得上她的,幾次三番拒絕王海臣的追求,但王海臣這人就是臉皮厚,見程蓮珍不同意就想要強搶,隻不過沒有得逞,但他還是一直糾纏着程蓮珍,家裡的親戚都勸程蓮珍趕緊找個人嫁了,避免王海臣繼續惹是生非,他天天帶着土匪小弟來鬧事兒,程家被他搞得雞犬不甯。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或許是老天眷顧,程蓮珍來到親戚家的第三天就在大街上遇到了陳正明,這陳正明是長順縣有名的富家子弟,住在擺角寨,畢業于貴州大學農學院,長得潇灑英俊,為人彬彬有禮,是布依族第一個大學生,這在布依族中,可謂是人中之傑了,與程蓮珍一見鐘情,不久結婚。

之後程蓮珍拿起雙槍,練習槍術和騎馬,訓練家丁,購置武器裝置,展現出了比很多男人還高的戰鬥天賦。消息傳出去之後,土匪頭子王海臣都被吓到了,不敢輕舉妄動。

不久,陳少爺身染重病不治身亡,留下一大筆财産。陳家族人便夥同王海臣裡應外合欲搶奪财産。個性要強的程蓮珍哪裡會甘願做“待宰的羔羊”。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程蓮珍清楚地知道這隻是開始,如果自己想再次過上安穩的日子,就必須比土匪王海臣更狠,這樣一想,她就覺得不如幹脆當了土匪算了。就在她猶豫不決的時候,另外一個土匪頭子羅邵凡主動向程蓮珍伸出橄榄枝。

在一次聚會中,她邂逅了國民黨第八十九軍營長羅紹铨,此人相貌堂堂,英俊帥氣。

可是她一打聽,人家早就成家。

羅紹铨得知她孤身一人之後,就把她介紹給了自己的弟弟、副官羅紹凡。

羅紹凡人長得很一般,但是讀過書,很會說話,情商高,很讨人喜歡。

經過一段時間考察,程蓮珍就跟他定下終身,結為伉俪。這是一樁典型的政治婚姻,程蓮珍有了靠山,羅氏兄弟也有了程蓮珍财産的支配權,成為當地數一數二的“頭面人物”。

小日子沒過兩年,山外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黨即将丢掉整個江山,卻想讓貴州鄉下的土豪們給共産黨搗搗亂。一時間,委任狀滿天飛,一頂頂官帽不要錢似地落下來,确實是不要錢,勢力大一點的還能得到國民黨贈送的白花花大洋。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羅氏兄弟被任命為“貴州人民反共自衛救國軍”的副總指揮和團副,救國軍頭子曹紹華不但把司令部設在程蓮珍家中,還親自任命她為團長。就這樣,她的“女匪首”之路,也正式開啟。

羅紹铨那幫土匪可謂是壞事做盡、罪該萬死,百姓們對他們是恨之入骨,希望有人能将他們繩之以法。而程蓮珍雖說也經常帶着部隊下山“晃悠”,但她還有一點良知,沒有做出傷害無辜百姓性命的事情。

到了1950年,随着貴州的土匪日益猖獗,貴州省委和省軍區決定收縮兵力,暫時減少對黔東南地區的控制,以等待力量一同肅清。

土匪猖獗,而慈慶、貴築、惠水的數千少數民族群衆,遵照陳大嫂攻打惠水縣城的布告,湧向惠水,層層包圍縣城,隻等她一聲指令,大家蜂擁而上。其實這些人隻想拿一些免費的布匹和鹽巴而已。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雖然當時駐守縣城的解放軍人數不多,可一群烏合之衆又怎能撼動身經百戰的解放軍陣地,幾番較量下來,土匪們被打得潰不成軍,狼狽逃竄。

很快大多數土匪被殲滅,其中匪首羅紹铨被擊斃、羅紹凡逃跑後被縣警察局抓獲,唯獨狡猾的程蓮珍從此不知所蹤。

當地警察局一直沒放棄對程蓮珍的追捕,但江湖上隻有她的傳聞,卻不見其蹤影。

據說她嫁給了四方河的一個叫班永華的村民,找到班永華後,他說那個婆娘跟混子場鄉的龍德穩走了,偵查人員又去找龍德穩,龍說程蓮珍跟水田寨的韋湯巴了,找到韋湯巴,他又說程蓮珍跟着大新鄉韋萬書走了。

不過程蓮珍逃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在藏匿三年之後,她最終還是被解放軍活捉。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以往按照規章制度,但凡在土匪中職位在”中隊長“以上職位,且拒絕投降的,抓住後就可以直接進行槍決。像程蓮珍這種”團長“級别的,是必死無疑。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來講,程蓮珍并沒有造成大範圍的嚴重破壞。

但是關于如何處理程蓮珍,當時省軍區的意見并不統一,因為程蓮珍雖然是匪徒頭目,但根據解放軍查明的情況,她是為保全家産才尋求匪幫庇護,并非主動加入匪幫害人,而且她本人也沒有什麼比較惡劣的事迹,從身份上來說又是少數民族的女性,未嘗不可寬大處理。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由于難以決斷,1953年3月下旬,李達來到北京後,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在跟毛主席彙報西南地區剿匪工作的時候,專門向毛主席詢問了如何處置程蓮珍的問題。

毛主席在了解了具體的情況之後,幽默地對李達說:出個女匪首可不容易啊,而且還是個少數民族頭子,殺了豈不是太可惜了?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在擒到孟獲之後,都敢七擒七縱,我們現在擒了一個女匪首,怎麼就不能來個七擒七縱呢?哪怕二擒二縱,實在不行,也不能一擒就殺了吧。

主席對李達談到了三國演義裡''七擒孟獲''的故事,諸葛亮通過多次釋放孟獲,最終獲得了孟獲的忠心和尊敬。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如今我們抓到這樣一個女匪首,還是少數民族的首領,當然要模仿諸葛亮的做法,讓她為少數民族起到一定的帶頭示範作用。

6月5日,在縣城大會上,程蓮珍被當衆釋放了。她非常感激,後為報不殺之恩,主動申請參加縣的清匪反霸工作。她現身說法,大講共産黨的寬大政策,還三番五次鑽進一些土匪藏匿的山洞,面對面地勸降。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有22名匪徒向人民政府投降。匪首岑正學、陳老毛、陳登安三個人,拒不投降,程蓮珍動員他們家屬去勸降多次,均未奏效,于是她帶着部隊進山搜剿,将這三名頑匪擊斃。

1957年冬,程蓮珍被政府安排進惠水縣城當了勞工。兩年多後,她當選為了惠水縣政協委員。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程蓮珍經常說,她的這條命是毛主席給的,餘生就為報恩了。她一直想到北京去看一下毛主席他老人家,但因身體原因未能遂願。

1976年9月9日,偉大的毛主席與世長辭,消息傳來,舉國悲痛!當程蓮珍聽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後,悲痛萬分,痛哭不止,甚至昏過去好幾次。随後,她專門在家裡設了靈堂,日日悼念。

1953年,女匪首領程蓮珍被捕,驚動中央,主席急令:不能殺

雖然沒有見到毛主席,程蓮珍還是決意前往北京,随後在女兒的陪伴之下,她來到北京專程到毛主席紀念堂裡,瞻仰其遺容。在毛主席紀念堂,她面容肅穆,虔誠地向毛主席三鞠躬!

1998年10月21日,77歲的程蓮珍因病逝世。在程蓮珍逝世之後,貴州省政府為這位傳奇的老人辦了一場追悼會,對她的一生作了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