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作者:江湖小曉生

很多人看了《出埃及記》以後,深受感動。原因很簡單,摩西帶着自己的族人,反抗埃及暴政,踏上了回歸故土之路。

一路上曆經各種艱難,即使他們整整一代人,都倒在了路上。可他們的子孫,依舊沒有忘記回家的路。

其實在咱們中國,也有類似的故事,而且距離我們更近,更加貼近現實。那便是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的土爾扈特人東歸,這事兒還被拍成了電視劇《東歸英雄傳》,主演為著名的咆哮帝。

土爾扈特人究竟是什麼人?他們為何會生活在遙遠的伏爾加河畔?又為何會在清朝乾隆年間,不顧千難萬險,17萬族人一起出發回歸祖國的懷抱呢?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一、土爾扈特人,是蒙古瓦剌人的一個分支。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時期,達到了巅峰。大家十分團結,合夥開疆拓土打江山,建立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汗國。

到了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時候,大蒙古國開始走向四分五裂,元朝和四大汗國(金帳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伊利汗國),名義上有君臣之别,實際上已經成了相對的獨立個體。

元朝在中原統治了98年以後,被朱元璋和徐達趕回了北方。北元的格局逐漸形成,這個時候的北元,就沒那麼團結了,蒙古族主要分成兩大部分:鞑靼和瓦剌。

黃金家族為代表的鞑靼,與瓦剌之間長期爆發戰争。瓦剌一度控制了整個北元的軍政大權。曾經擒獲命硬朱祁鎮的也先,就是瓦剌領袖。

土爾扈特人,便是瓦剌的一部分。瓦剌也是一個龐大的族群,其中主要包含了:綽羅斯部(準噶爾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等,他們合稱四衛拉特(衛拉特是清朝對瓦剌的稱呼)。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1635年,後金皇太極征服了北元的最後一位統治者林丹汗,自此北元宣告滅亡。這個時候整個蒙古族也出現了散亂不堪的局面。

漠西蒙古中的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也就是在此期間,與準噶爾部首領巴圖爾渾台吉發生了沖突。

由于準噶爾部在天山北路大肆擴張,完全不把土爾扈特部放在眼裡,眼看着族群就要被兼并。是以和鄂爾勒克便帶着土爾扈特部的族人們,向伏爾加河下遊地區遷徙。

準噶爾汗國,我們非常熟悉,就是那個整天和康熙叫闆的噶爾丹所上司的汗國。其實準噶爾汗國在得到沙俄的支援後,貫穿康雍乾三代,一直都在跟清朝作對。其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咱們的新疆地區不安甯。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二、沙俄對土爾扈特人的傷害有多大?

沙俄對領土的要求,那是天下聞名的。他們本來隻有圍繞莫斯科那麼一點兒大的地方,過去莫斯科公國,是專門給金帳汗國收稅的。金帳汗國就是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建立的汗國。

後來莫斯科公國做大以後,才演變成了後來的沙俄。公元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自此開啟了對東西兩個方向的領土掠奪。

在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大帝的努力之下,沙俄向西到達了波羅的海,向西南到達了黑海,向東則一直到了大陸東北附近,在遠東找到了出海口。

是以土爾扈特人來到伏爾加河下遊生活時,其實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踏入了沙俄的地盤。這個時候沙俄當然不會輕易放過白白送來的這群人。

  1. 首先,沙俄要求土爾扈特人更改國籍,被他們拒絕了。後來沙俄又要求土爾扈特族的貴族們交出質子,依舊被拒絕了。
  2. 其次,沙俄換了一種方式,讓土爾扈特騎兵,加入到沙俄的對外戰争中去。其目的很簡單,每次都讓土爾扈特騎兵沖在最前面,不斷損耗他們的力量,直到他們滅族為止。俄土戰争中,土爾扈特人白白葬送了若幹好漢。
  3. 再者,葉卡捷琳娜二世上位以後,沙俄直接将土爾扈特部給包圍了起來,開始對他們内部進行分化。沙俄打算籠絡一部分親俄的貴族,建立傀儡政權,取代渥巴錫(當時土爾扈特人的領袖)的統治。

除此之外,土爾扈特人信奉藏傳佛教,而沙俄信奉基督教的分支東正教。是以沙俄從信仰角度,也開始 滲透進入土爾扈特部,使得土爾扈特部内部,因為信仰問題,發生嚴重分歧。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三、乾隆搞定了準噶爾,土爾扈特部才有了東歸的條件。

明朝崇祯年間,土爾扈特人整天被新崛起的準噶爾部欺負,還差點兒被吞并了。他們為了保證獨立性,選擇了西遷。

此後準噶爾汗國不斷做大,土爾扈特人壓根就沒有機會東歸。尤其是在康熙年間,在沙俄的幫助下,準噶爾大汗噶爾丹,居然擁有了與清朝一較高下的資本。

縱然噶爾丹兵敗了,可準噶爾汗國還在。到了雍正年間,準噶爾依舊十分強盛,策妄阿拉布坦和噶爾丹策零統治時期,号稱汗國擁兵30萬,多次擊敗清朝軍隊。

雍正皇帝也是頭大,曾經派軍隊進攻過準噶爾,隻可惜落得個慘敗的結果。是以在1735年,雍正不得不與準噶爾簽訂合約,以漠北杭愛山為界限,東邊屬于清朝,西邊屬于準噶爾汗國。

這對清朝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恥辱了。

乾隆登基以後,準噶爾汗國内部出現了内亂,這才給了乾隆可乘之機。公元1755年,清軍再次圍攻準噶爾雙方經曆了數十戰以後,準噶爾大軍最終力不能支,被清軍擊潰。

清軍攻占伊犁,自此,準噶爾汗國宣布滅亡。是以說,乾隆也不是網上傳說的一無是處,在處理新疆和西藏的問題上,乾隆的态度還是很鮮明的。

乾隆掃除了準噶爾汗國以後,土爾扈特部再想東歸,可就少了一大障礙了。是以他們隻需要突破沙俄的攔截,就能順利抵達祖國。那麼他們辦到了嗎?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四、突破重圍,付出了死傷過半的代價。

土爾扈特部,當時歸沙俄管。1771年,首領渥巴錫與清朝取得了聯系,開始進行東歸行動。這次渥巴錫一共帶走了17萬族人,聲勢浩大。

這事兒傳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耳中,這還得了?她當然不可能讓這幫免費的勞動力離開沙俄。

是以葉卡捷琳娜二世果斷派出了戰鬥力強悍的哥薩克騎兵前去追趕土爾扈特人。與此同時,留在伏爾加河左岸的1萬多戶土爾扈特人就比較慘了,全都被沙俄給嚴密看管了起來。

土爾扈特人穿過烏拉爾河附近的草原時,遭到了哥薩克騎兵的攔截。雙方在這裡打了一仗,為了保護家眷,9000多名戰士和鄉親,犧牲在了這場戰役中。

東歸之路上,有個必經的山口奧琴峽谷。葉卡捷琳娜二世也在第一時間,在這裡安排了大量哥薩克騎兵。雙方在這裡又大戰了一場,結果土爾扈特人全殲哥薩克騎兵。當然了,他們自己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戰争是相當殘酷了,土爾扈特人為了回到自己的祖國,回到昔日他們放牧的草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出發的時候17萬人,可8個月後,他們回到伊犁河流域的時候,已經損失了一大半人,隻剩下了不到5萬人。而且活下來的,多數都是老弱婦孺。大量青壯年,在東歸的路上犧牲了。

現實遠比傳說要殘酷得多。土爾扈特人歸來以後,立刻得到了清軍的接應。此後乾隆皇帝更是在木蘭圍場親自接見了渥巴錫。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五、乾隆的做法,值得點贊。

當時,葉卡捷琳娜二世非常不服氣,曾經派遣使者到清朝來,要求乾隆皇帝拒絕接納土爾扈特部,否則沙俄會對清朝宣戰。

不少大臣都擔心真的開戰,是以紛紛反對接納土爾扈特人。

可乾隆皇帝對沙俄的威脅卻不屑一顧,他表示:土爾扈特人,是我們自己人。如果自己人回家我們都攔着,豈不讓人寒心?

是以乾隆果斷選擇了接納土爾扈特人,這一點還是值得稱贊的。此外,為了反制沙俄,乾隆曾經3次關閉恰克圖市場。

恰克圖市場是中俄貿易市場,乾隆禁止沙俄的皮毛賣到中國來,也禁止中國的茶葉賣到沙俄去。使得沙俄損失了至少500萬盧布。

葉卡捷琳娜二世立刻意識到了不對勁,随即放棄了對這件事的追究,這才化解了這場貿易風波。

17萬土爾扈特人,為何在乾隆年間選擇東歸?堪稱東方版出埃及記

總結:還有2萬多卡爾梅克人,沒來得及回來。

渥巴錫的這次東歸,并沒有取得所有貴族的同意。因為有不少貴族,已經被沙俄給腐蝕了。是以說當時還有2萬多人,并沒有跟着渥巴錫一起東歸。

這些人成了貴族的犧牲品,包括了1萬多杜爾伯特人,8000多土爾扈特人以及3000多和碩特人。他們後來反應過來時,已經被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大軍給包圍了起來。

此後他們也一直在尋找東歸的辦法,可惜全部宣告破産,因為沙俄那邊早有準備。葉卡捷琳娜二世派人毒殺了他們的首領,同時将他們分化成好幾個部落,解散了土爾扈特汗國,改成了卡爾梅克管理處。

後來這幫人就被統稱為卡爾梅克人,他們化整為零,陸陸續續又有2000多人逃回了新疆。可此後,沙俄加強了對他們的看管,再也沒有人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

不讓人家走,那總得給人家一塊草地吧?對不起,沙俄非要把牧場變成耕地,結果導緻卡爾梅克人的生存環境遭到了嚴重壓縮。他們隻能向荒涼的外高加索地區遷移,形成了如今的卡爾梅克共和國,是如今俄羅斯聯邦的一部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