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早期博弈到最終衰落,不列颠帝國的根基是如何被摧毀的

作者:愛因斯坦講堂

早期帝國的擴張離不開戰争。

大博弈:19 世紀的冷戰将英國和俄羅斯推到戰争的邊緣

1813年《古利斯坦條約》的簽訂震驚了英國。出于對沙俄當時在亞洲攫取利益的擔憂,英國王室采取行動,通過向北擴張保護印度。兩個大國最終将戰場標明為阿富汗,後者充當了兩國的緩沖區。英國希望利用阿富汗實作帝國野心,随之引發了三場戰争。其中最著名的是第二次英阿戰争,英國的勝利使阿富汗成為帝國一個新的保護國。

大博弈也在波斯上演。波斯最初是英國的盟友,1825年轉而支援沙俄。1837年,沙俄成功說服波斯進攻英國在阿富汗的領土赫拉特,最終遭到英國擊退。不過,至1853年克裡米亞戰争之前,波斯一直是沙俄的勢力範圍。直至1907年《英俄公約》簽署後,這場經曆近百年充滿緊張和沖突的拉鋸戰才正式結束,波斯被兩個超級大國瓜分。而阿富汗一直是英國的保護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宣布獨立。

早期博弈到最終衰落,不列颠帝國的根基是如何被摧毀的

維米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拿大軍隊與不列颠帝國作戰的決定性時刻

維米嶺戰役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彰顯了加拿大軍人的功績。加軍奉命攻占防禦森嚴的山脊維米嶺,從那裡可以俯瞰英國的防線,對同盟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以協約國決定一定要拿下這一要地。由于法軍此前曾進攻維米嶺,但以失敗告終,是以加軍針對此次進攻進行了精密部署。他們計劃先用炮火攔截德國人,同時通過地下隧道向敵人的防線發起進攻。戰鬥于4月9日上午5時30分打響,伴随一千門火炮同時發射,1.5萬名加軍步兵冒着德軍的重機槍火力沖進德軍戰壕。一天下來,加軍傷亡近萬人,但他們用刺刀戰勝了德軍的機槍,攻下了這座僅145米高的山脊。現在,維米嶺豎立着一座紀念碑,以紀念那些犧牲在此的軍人。

約克鎮:這場重要的圍攻終結了美國獨立戰争中的主要敵對勢力

早期博弈到最終衰落,不列颠帝國的根基是如何被摧毀的

英國人本想向法國人投降,但被迫向美國人承認失敗

英軍指揮官康沃利斯勳爵率軍開往弗吉尼亞的約克鎮,希望與駐紐約的英軍主力保持聯系。喬治·華盛頓旋即下令法國将軍拉斐特和一支美法聯軍阻止康沃利斯逃離約克鎮。于是,聯軍不僅派遣地面部隊向英軍推進,還進一步封鎖了海面。

随着英軍在切薩皮克戰役失去海上優勢,康沃利斯及其士兵已孤立無援。20天後,約克鎮失守,8000名絕望的英軍士兵被俘。這次失敗雖損失不大,但使得英國政府開始考慮休戰。

早期博弈到最終衰落,不列颠帝國的根基是如何被摧毀的

約翰·特朗布爾描繪了康沃利斯的投降。他是美國政府專門請來創作愛國主義繪畫的藝術家

茅茅黨:一場血腥起義動搖了已經衰敗的帝國的根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股民族主義浪潮席卷非洲。随着去殖民化的流行,歐洲列強的統治岌岌可危。不列颠帝國是這場民族主義運動中首當其沖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在肯亞,爆發了旨在徹底鏟除英國在肯亞一切統治的茅茅黨起義。第一次反英秘密會議于1951年8月在首都内羅畢舉行,每個成員都宣讀了《茅茅誓言》。1952年10月,茅茅黨頻繁的縱火攻擊和暗殺終于引起了英國政府的注意,英國立即派遣軍隊鎮壓,但起義已經更新。

由于敵對活動繼續存在,肯亞宣布進入緊急狀态。就在茅茅黨被正式認定為恐怖組織的短短四周内,共計有40名白人定居者及其非茅茅黨的黑人追随者遭到殺害。作為報複,英國士兵逮捕了數千名叛亂分子,并封鎖了部落地區,以限制茅茅運動。1954年,随着越來越多的上司人遭到逮捕和審訊,叛亂勢頭減弱。英國曾提出以特赦為條件換取和平,但遭到斷然拒絕,屠殺仍在繼續。1955年,有7萬名“茅茅黨”嫌疑人被關押,這減緩了起義程序。起義最終于1959年結束。這場血腥起義表明歐洲對非洲的影響正在減弱,并成為1963年肯亞獨立的催化劑。

早期博弈到最終衰落,不列颠帝國的根基是如何被摧毀的

一名警察看守着一群茅茅部落的成員,他們被懷疑密謀反對英國統治

馬島戰争:寸土不讓

20世紀80年代,帝國已不複存在,但英國仍決心保護帝國的遺産。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是南大西洋的一個偏遠殖民地,也是英國僅存的幾塊領土之一。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在萊奧波爾多·加爾鐵裡的上司下,決定對馬島采取軍事行動。瑪格麗特·撒切爾政府不顧其他國家的建議,決心強硬反擊。戰争持續了兩個月,造成649名阿根廷士兵和255名英國士兵以及三名島民喪生。阿根廷于7月13日戰敗。

早期博弈到最終衰落,不列颠帝國的根基是如何被摧毀的

(内容來源:《影響世界走向的24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