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憶第一次掃墓,往事如煙,逝者安息

作者:天涯咫尺長相随
回憶第一次掃墓,往事如煙,逝者安息

清明掃墓

筆者小的時候,雖住在小山村,但不知道掃墓是怎麼回事。那時,從沒聽大人提起過,也沒見過掃墓的過程。隻偶爾聽祖母唠唸,說破四舊什麼鬼神都不信了,什麼鬼神都沒有了。後來才知道,那個時候是文革時期。所謂的破四舊,就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我們那個小山村,近二十戶人家,在文革期間,清明沒人去給先人掃墓;七月十五中元節時,也沒有哪家哪戶給先人燒紙錢。這些風俗習慣,似乎從來沒有過。

離我們那屋場約二裡路遠的地方,有一座關帝廟,供奉聖人關羽關雲長。也聽祖母講,說紅衛兵們什麼都不怕,闖進廟内,就把菩薩老爺拖出廟外點火燒了。小時候,沒進過廟,也沒見過所謂菩薩的模樣,祖母也沒做過詳細解釋,聽得有些雲裡霧裡,根本弄不清是怎麼回事。

回憶第一次掃墓,往事如煙,逝者安息

鄉村清明掃墓

到讀國小三年級還是四年級的時間,那時弟妹們還小,有的還沒出生。有天早晨,祖母準備好一小塊臘肉,幾個艾草果,分别裝在碗裡,好像還有一點酒吧,一疊裁剪好的草紙,一紮香燭,都放在一個竹篾提籃裡。父親拿起一把鋤頭,用鋤頭杆插進提籃搖桿,然後放到肩上,喊我說,“走,去給公公掃墓!”我們那兒稱祖父為公公。

到了一座叫燕子窩的山上一個墳墓前,父親把提籃放下,告訴我,那就是我祖父的墳墓。祖父過世時,我還沒出生,他也沒有留下相片或畫像,無法想象祖父的相貌。按父親的吩咐,我在墳頭墳尾分别壓上一張草紙,又把裝有臘肉、艾草果的小碗擺在墳前,燒上一疊草紙,并借焚燒草紙的火點上香燭,插在墳前。父親則用鋤頭清除墳墓上的柴草。

在祖父墳墓的後方,有一棵長得很茂盛的油茶樹,樹上結了好幾個碩大的茶泡。茶泡是油茶樹上的果子,白色,清明的時候才有,甘甜脆嫩,帶點苦澀味。我在放牛或砍柴時摘過吃過,但都沒有那天早晨看到的大。父親叫我快摘下來吃。回家後,父親跟祖母和母親說,可能是祖父知道我第一次去給他老人家掃墓,特意變出幾個那麼大的茶泡給我。

回憶第一次掃墓,往事如煙,逝者安息

清明節

給祖父掃完墓,又給祖父的父親,也就是我父親的公公,我的老公公掃墓。還有一個墳墓,是祖父的祖父。因為那墓碑上刻有他的孫輩即我祖父三兄弟的名字。另外先人的墳墓就找不到了,父親說,那麼多年沒掃過墓了,他也記不清了,加上沒有墓碑,不知到哪去找。

這是我第一次掃墓的經曆,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說起來還有些曆曆在目,但祖母和父親都已經作古。因為新冠疫情,今年清明又不能回老家去。就如古詩《寒食》所講: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