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封控期間 如何保障城市“大菜籃”裝滿居民“小菜籃”→

作者:中工網

本周,吉林、上海等發生疫情地區的生活物資供應情況受到關注。在上海,江橋批發市場、上海農産品批發市場等曾因防疫要求,調整過營業範圍和交易時間。在吉林長春,一周前,東北亞和海吉星兩座當地最大的批發市場因檢出多個病例,随後被關停。

一座城市的大型批發市場,相當于這座城市的大菜籃,一旦受疫情影響出現封控,勢必導緻下遊超市和百姓的小菜籃斷供。是以,供應端的穩定運轉也是封控區居民的期盼。本周一,浙江嘉興出現的新冠陽性感染者,活動軌迹涉及了當地唯一一家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市場被迫關停的同時,當地也興建起了兩座臨時交易市場,保障第二天的蔬菜供應,新舊轉場間,嘉興用了八個小時。

建立并營運臨時市場,除了需要建立起能滿足交易的場所,還需要滿載貨源的運輸司機持續順利入場,這才是使臨時市場真正運作起來的關鍵。對此,當地對保供車輛給予了一定的通行便利。

封控期間 如何保障城市“大菜籃”裝滿居民“小菜籃”→

嘉興市商務局總經濟師 劉吳宏:我們有了貨源之後,還要確定這些貨能夠順利運抵嘉興。是以在這方面我們與市場監管、交警等部門聯手,確定我們的運貨、運菜大車能夠順利抵達。特别是在卡口、高速口,在確定他們做好疫情防控安全措施有效的前提下,做到快檢快放,到了市場以後,快速卸裝、快速駛離。

目前,按照嘉興當地對臨時市場内貨車的防疫要求,貨車入場前需要将車門貼上封條,并進行消殺。卸貨期間,貨車司機将不能下車、不開車窗,以減少外來運輸人員與臨時市場的接觸。

封控期間 如何保障城市“大菜籃”裝滿居民“小菜籃”→

本周三晚,随着一輛輛貨車駛入長春海吉星農産品市場,這座關停過三天的批發市場終于在落實防疫要求後開業。記者走訪該市場後發現,蔬菜在批發端的售價基本與此前持平。

與此同時,上海實行浦東、浦西分區分批管控期間,派送上門的蔬菜包就有部分出自應急保供大倉。在這座位于浦東的保供大倉内,從業人員把各地運來的蔬菜分揀打包,再采用“集采集配”的方式把蔬菜包運到社群。

封控期間 如何保障城市“大菜籃”裝滿居民“小菜籃”→

上海浦東保供大倉負責人 田耀:這個大倉整體面積是12000多平方米,整體的存儲量可以達到1500噸左右。這個倉我們主要保證浦東(封控)這一段時間内,能夠滿足老百姓日常農産品的基本需求。整個儲存了400多噸的貨,大的20噸到30噸的卡車川流不息沒停過。

建立臨時市場、關停消殺後再開業、開辟多元的保供方式,新冠病毒影響到城市的菜籃子,各地的不同應對背後都顯示出保供應的重要性。不久前,針對目前國内疫情多發頻發導緻食品等物資供應吃緊的情況,商務部也表态,将指導商貿流通企業加大貨源組織力度,對接蔬菜生産大省、輸出大省,保障總量供應充足。抗擊疫情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但物資的保障和供應鍊仍不能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