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作者:九歌S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該怎樣看待“平等”一詞?

共2618字

約5分鐘

故事 從盧梭在1754年寫的一篇論文開始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盧梭寫的論文名字

看名字就知道了,這是一篇在危險的邊緣鬧騰的文章。

因為當時法國第戎科學院有個征文活動,盧梭就寫了這篇論文寄了過去,可想而知,沒有獲獎。至于什麼原因,也不用說了

獎金雖然沒有給盧梭,但盧梭卻把他的觀點給了當時的法國。

那會兒正是法國大革命前夕,專制和封建的原因讓土地占有差異相當大,貴族占了土地後壓迫平民幹活,而且當時階層分級很厲害(下圖)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這樣的分級顯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事,于是,很多有想法的人看着天空開始了思考,究竟為什麼會這樣?

問題出在哪裡就從哪裡的根源開始尋找。是以,想要知道為什麼,人又為什麼分等級,還得去思考人和人的過往,

然後,盧梭在論文裡寫道:

“我認為,人類的知識中最有用但又最落後的是關于人的知識。”

“我們越是努力的去研究人類,就越無法了解人類。”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想當初,還是野人的時候。

沒有智力這一說,沒有語言、沒有教育、沒有工作、沒有房子、沒有戰争,就那樣的在森林裡飄啊飄,花開了,怒放了,吃吧

然後一代一代毫無意義的繁衍下去,每一代也都是從同樣的起點重新開始,慢慢的度過無數個世紀,是以人類雖已古老,卻依然還是純真的童年。

盧梭崇尚這樣的狀态,并寫進了論文。挺巧,早在很多年前東方的孔子在面對禮崩樂壞的年代時,就表露過這樣的意思。如此,前人們就把這種狀态稱為“自然狀态”。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直到有一天,這些野人發現石頭或者木棍之類可以當做工具,并且一群人合作可以搞定一個人打不過的野獸,在這天災地災的日子裡,一群人互相幫助還能更好的克服生存上的困難。于是,他們走上了群居的時代——曾經見面之後就相忘于江湖的時光過去了。

是以當他們懂得打獵、耕種、勞作時,文明也就誕生了。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在這個文明裡,身體和頭腦的差異讓他們所收獲的也不同,而随着工具和冶煉金屬技術的發明,這種不同被放大,這讓人們的财富變得不均勻,人與人之間也就出現了不平等。

不平等的出現,意味着沖突和打架的産生。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無數次的沖突讓擁有财富的人意識到,需要有一個規矩(制度),來保護每個人的财富,并需要挑出幾個人,來執行這個制度,同時還能對群體裡的人起到管理的作用,這樣,一個群體才能穩定下來。

這時

①規矩(私有制)的确立,形成并認可了人類财富和資源的不平等

②執行者(管理人)的确立,形成并認可了人類地位和權li的不平等

由此,不平等被合法化了,被固定化了。那麼,再反觀當時法國的階層分級圖,一小部分人用權 li 和資源來束縛和奴役大部分人,直接發展到了不平等現象的頂點:

③從合法的權 li 變成專制的權 li ,形成并認可了主人和奴隸地位的不平等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是以,盧梭繼續寫道:

“人民之是以将自己托付給首領,是為了捍衛自己的自由,而不是為了讓自己淪為奴隸,這是所有政 zhi 權 li 的基本準則。”

既然搞明白了不平等的來龍去脈,是後來的産物,并非上神而定,那就是說可以也必須要更正和改變的。

是以,第二年,他的這篇論文被印成了一本薄書開始發行。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打了個極好的底子。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羅曼羅蘭的一句話說的挺好:一個人從出生到他成熟前,是被灌滿了各種謊言,他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嘔吐,把這些謊言都吐出來。

華夏這片文明,磕磕絆絆幾千年,也成熟了,吐掉了封建、陋習、束縛,她完美了嗎?這不是個體能夠定義的,至少,向着健壯邁進了。

那麼,當有些人覺得不平等并抱怨時,他在抱怨什麼?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①抱怨社hui金字塔結構造成的地位不平等?

那便把這個結構去了,讓所有人都處在同等位置,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以參考電影《人類xiao除計劃》。無(zheng付)狀态,可能發生的事比電影要厲害無數倍,為什麼?因為人類基因裡的自私和欲望是不允許出現無人管理狀态,金字塔是群體産生後的必然産物。

況且,夏朝的禅讓制,隋朝的科舉制(唐朝才開始完善)以及現在的聯考和選ju不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沒有爬上去,能不能說明他的力氣不足以支撐他爬上去?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②抱怨人類這個群體太複雜,回不到當初那種單純的自然狀态進而人人自得其樂?

假如可以回到那個狀态,可人類并不像恐龍那樣是站在大自然頂端的物種,而且相較于野人,人類的強健還退化了,是以人在不結群的情況下,會一個個的變成盒,甚至盒子都沒有。

為什麼原始人還能生存下來?這也是原始人走向群居的必然性,是智力發展後的必然選擇。前人們崇尚自然狀态,是身處動蕩無處生存時對和平的一種向往。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③抱怨财富和起點不平等?

這個應該才是最主要的吧,可抱怨之前不免得去思考,為什麼會産生這種結果?

不妨先思考下曆史的意義是什麼?

曆史的意義就在于它是一個大經驗包。

當你回看曆史的時候,無數人的一生都呈現在你眼下。

這樣,有些人一輩子活出了什麼經驗,有些人又總結出了什麼經驗,都彙集到曆史這個大經驗包裡了。隻不過有的經驗值很大,如孔子、秦始皇、錢學森等;有的經驗值很小,如各個朝代裡的平民百姓等。

是以,每個人都在慢慢的成為經驗包,讓後人吸收學而緻用。一個社會群體是這樣,再放到群體裡的家庭當中也是這樣。你有沒有成為你下一代的經驗包?

你的經驗值越大,你的下一代所站的起點不就更高?你的經驗值小到幾乎等于無,你的下一代不就是從零開始的嗎?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那麼,當人在抱怨起點不平等的時候,要不要抱怨上一代?

這就有點諷刺了,因為上一代讓你來到這個世界,擁有了在這個世界去競争的資格。而現在的人,連這種資格都不給下一代了。

當人們在說着“自己就已經夠苦了,又何必讓孩子再出來受苦”的話時,有沒有想過那個還沒出來的孩子興許就是那個邁向上一層級的人。可究竟能不能邁上,成為那個萬中之一,這是未知需要冒險。

但人們不敢去冒險嘗試,趨于安穩了,安于現狀了,是以安穩才是現在的人最本質的訴求,然後用那句話來自我解脫。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起點不平等不足以成為不努力的借口,每個朝代都有不平等的起點。起點高的人往上追溯的話不可能從原始人開始就已經是高人一等了,也是從某個時間段開始一代代積累下來的,你為何不做那個開始積累的人?因為你享受不到那時的積累是以現在的努力無所謂?

其實人以為自己懂得了很多規則,喝了太多活在當下的湯,卻沒看到真正的當下就是努力開始積累的當下。

為什麼人是不平等的?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這樣覺得?

是以,當有些人在抱怨不平等的時候,他究竟在抱怨什麼?

他并不是在抱怨什麼,他隻是在給自己的安逸尋找一個托詞。

而且如今風和日麗,桃花正好,斟茶倒酒淺酌一杯,豈不更好?

連上帝來了都得說一句,歪瑞奈斯

然後一面享受着眼前的安逸,一面說着世界太黑暗的話。

這,沖突嗎?

正好又應了盧梭的那句話:我們越是努力的去研究人類,就越無法了解人類。

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