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二馬小姐
最近對“固收+”産品的讨論比較多。
一季度市場大幅調整,股債均有很大波動,固收+也不免遭遇一定的回撤。不過,這個時候,我們來做一些資料統計,倒是可看到這些産品很真實的一面。
今年回撤小,曆史業績好
我列了幾個篩選條件,不複雜:
1 過去10年收益率最高的一些債券基金。
2 在排名比較前面的債基裡,再找出一些今年以來回撤比較小的。
3 同時符合近5年回報也比較好的,取交集。
簡單說,核心思想就是想找一些曆史長期業績比較好的,同時,今年回撤又比較小的二級債基。最後得到下面這張表格(由于很多基金有AB兩種份額分類,這張表格實際上如果隻看主代碼,大約是20多隻)。
表格裡的基金經理,有不少耳熟能詳的行業老将,也有中生代或者新人在管理。對固收+有興趣的投資者,這份名單可以挖一挖。
比如,如果我們找今年回撤在2%以内的基金經理,會發現兩位老将——一位是華商的張永志,另一位是易方達的王曉晨,這兩位都已經任職超過10年。
資料截止日期:2022年3月21日
張永志:選股有特色的債券基金經理
順便聊一下華商的張永志,其實是固收+基金經理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位。他最主要的特點其實是選股能力。我們一直開玩笑說,他是債券基金經理裡面,最擅長談股票的一位,講起股票滔滔不絕。
張永志早在2007年加入華商基金,從交易員,基金經理助理一路成長為基金經理。管理固收+的經驗超過11年。
目前在管的主要産品如下圖。裡面包括四隻二級債基。成立時間最長的是華商穩健雙利,華商穩定增利,截止3月21日,這兩隻債基的基金經理任職年化收益率分别是6.13%,7.61%。
截止:2022年3月29日
張永志在選股方面非常有特點。以前我們常說,觀察一個固收+基金經理的持股,可能比股票基金經理更有啟發。
他在股票方面的主要政策是優選個股,而且并不隻滿足于擷取市場整體的beta,而是更偏好挖掘結構性的機會。比如選擇行業盈利趨勢向好的闆塊,以及盈利趨勢向好、估值合理的個股。基本不擇時,通過優選個股規避個股風險。
從華商穩健雙利的前十大重倉股中,也可窺知一二。截止去年年末,這隻債基的股票持倉包括銀行,地産,鋼鐵,有色。現在回頭看,顯然節奏踏的還是挺準的。
總體來說,張永志的風格可以歸類為“均衡”。他的核心理念有三點:一是債券方面,自上而下判斷宏觀政策趨勢;二是優選行業基本面趨勢較好的闆塊和個股;三是注重資金使用效率,注重觀察決定趨勢的長期因素。
就像他自己說的,“我認為股和債的投資還是要基于各自的規律,股票是要把握結構性機會,債券需要對宏觀經濟尤其是央行未來貨币政策做一個方向性的預判。”
張永志最近也在發一隻新産品華商穩健彙利一年期持有混合。這隻産品股票、可轉債、可轉債的倉位不高于40%。
固收+的幾種政策
最後再聊幾句固收+的政策。
一般來說純債基金收益是比較低的,如果要增強收益,無非有五種政策,比如債券加杠杆,可轉債投資,股票打新,股票二級市場投資,以及衍生品投資。
下面這張表來自光大證券,統計了2018年到2021年5月的債基資料。固收+中的大部分屬于二級債基,97.75%用到債券加杠杆政策、100%投資于可轉債,95.51%投資于股票二級市場。
是以我們也可以了解固收+産品的收益來源,目前和可轉債、股票二級市場的關聯是比較密切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時候,這類産品也會産生一定的回撤。
資料來自wind、光大證券研究所;資料統計區間:2018.01.01-2021.05.25
但是,長期來看,固收+産品的收益水準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如下面這張表格所展示的,不同政策的債基,對收益增強的效果亦是很明顯的。
本文不代表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