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作者:紅色史事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在大陸1955年授銜儀式上,有一位年過七旬的老将,他留着白花花的長胡子。乍一看,還以為是個老學究,旁人不說,誰能想到他是一位将軍呢?

說起這個胡子啊,那也有一段故事。全國授勳,這是一件大事,屆時由毛主席親自出席,為曾經在各個戰場流血揮汗的将士們授勳。為避免出現意外,幾日前相關部門頒布規定:要求參加授銜儀式的将士儀表整潔,不能邋裡邋遢,特别提出要把胡子刮幹淨。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這要求合情合理,大家都沒什麼意見,不就是刮胡子嘛,多大點事兒啊?将軍們都是戰火中過來的,這對他們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隻有一位白胡子老将犯了難,這把胡子他精心打理多年,一剪刀剪掉,實在是不舍。這名老将名叫蔣維平。

授銜這年他77歲,看上去卻一點不顯老,反而精神抖擻,一把胡子更襯得他威風凜凜。于是,蔣維平找到相關部門問:“能不能留胡子?”本該一視同仁,但毛主席一見是蔣維平,就笑着說:“你是例外,不用剪喽,帶着胡子上吧!”

就這樣,大陸授銜儀式上出現唯一一位留着胡子的将軍。那麼,大家就會問了,蔣維平有過怎樣的生平經曆,才會讓毛主席為他破例?

半生從軍歸田

蔣維平,原名蔣順發,1878年生于河北房山。這年左宗棠剛剛收複南疆,清政府還沒到奄奄一息的地步,卻也是外強中幹,早已千瘡百孔。在封建地主和列強雙重壓迫下的人民,生活上十分艱苦,蔣維平便是這苦難衆生中的一員。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蔣維平從小在村裡拾柴撿菜,為貧困的家庭增補家用。15歲時不得不離開家鄉,到河北一家衣鋪做學徒,維持生計。16歲時,蔣維平成為一名長工,一做就是四年。貧困艱辛的生活,迫使他謀求出路。小小年紀的蔣維平開始思考如何擺脫貧窮和壓迫,走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蔣維平長期在社會底層,見到了太多苦難。他的思考方向從個人的前途理想,慢慢上升到祖國的未來,如何尋求一條救國救民之路。“對了,參軍!”年輕的蔣維平靈機一動。軍人是守護國家的屏障,從軍必定可以抵禦外辱,達到救國救民的目的。蔣維平下定決心,即刻投到李鴻章部下,成為一名軍人。

蔣維平懷着赤誠的熱情,加入“洋務軍”,從勤務員一路做到班長、再到教官的位置。随着時間流逝,蔣維平對這支部隊的了解也就越深。他開始發現洋務軍并不像宣傳的那樣,走的是救國救民、抵禦外來侵略的路子;反而是對老百姓作威作福,對洋人畏畏縮縮,還有抽大麻、吸大煙等惡習。軍官A錢腐敗,機器沒錢維修,整個軍隊烏煙瘴氣。蔣維平對此失望至極,便從部隊逃脫,另尋救國出路。

1912年,清政府退出曆史舞台,民國成立。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袁世凱成為炙手可熱的人物,這給蔣維平帶來了新希望,這年7月他來到袁世凱部下,從軍8年。在此期間,袁世凱的部隊也使他感到失望,他當過連長、副團長等職位。

後來有一次,蔣維平的團長欺壓百姓、強搶民女,令他心頭怒火頓起。于是,聯合兄弟們打得這位團長爹媽都不認識,事後蔣維平受到處分被開除,從此離開袁世凱的軍隊。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大受打擊的蔣維平并沒有心灰意冷,他仍然懷抱從軍救國之願。離開袁世凱後,蔣維平來到段祺瑞部下,同樣從軍8年。後因東北軍縮編,邊防軍解散,蔣維平回到家鄉學醫務農。這時,蔣維平已經年過半百了。

蔣維平戎馬半生,南征北戰,東拼西殺,從清政府洋務軍到民國北洋軍,曆經千辛萬苦,卻始終沒有找到一條救國救民之路。蔣維平為人正直,喜歡伸張正義,常為社會不平之事被打得頭破血流。但他始終剛正不屈,從不“悔改”。

國民黨當局怕他搗亂,沒有收留他。蔣維平将鋪蓋一卷,回到闊别已久的家鄉,一邊學醫,一邊務農。他自己翻看醫書,有不懂的就向資曆豐富的老中醫請教,苦學幾年後,蔣維平竟然也成為一名土專家。

在醫術落後的村莊裡,蔣維平有這樣的醫術,已經當得上半個“醫生”了。他也沒有辜負所學,在愛國熱潮的影響下,蔣維平在當地辦起了紅十字會,建立起醫務室和藥房。

盡管蔣維平的初衷是為貧苦百姓治病,但有地主豪紳來照顧生意,他也沒必要拒絕。隻是對貧苦農民看病拿藥,蔣維平不收錢或少收錢;而對地主豪紳,蔣維平就要讓他們多掏腰包。

結識共産黨員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1931年,日軍蓄意主導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民間抗日聲浪高漲,蔣維平的抗日心願也更加強烈,他到家家戶戶去宣傳抗日理念。

一天,蔣維平在宣傳抗日救國時,結識了一名東北青年。該青年逃亡至此,出于對同胞的救助之心,蔣維平收他為義子,并為他改名蔣志剛。

1935年初,蔣維平參加一所教會中學的宣傳抗日活動時,結識了宣講者李向前。李向前是金陵大學的學生,“九一八”事變前到東北參加抗日革命鬥争。事變後,因殺了幾名日本兵,遭到日軍通緝,李向前才被迫離開東北,來到北平從事我黨的地下抗日宣傳活動。

兩人一見如故。從此蔣維平和李向前常常徹夜長談,通宵達旦。從李向前這裡,蔣維平了解到共産黨和八路軍是為人民辦實事、主張堅決抗日的,是中國的希望。

在李向前的啟發引導下,蔣維平的思想覺悟不斷提高。他一方面向村民們宣傳共産黨的主張,另一方面想着如何多辦些利國利民的實事。

不久後,蔣維平找到一條新路維護貧苦農民的利益,那就是在村裡建立農民自衛團。蔣維平專門和地主豪紳要錢,給自衛團買火槍等武器,并組織自衛團成員到野外操練。自衛團很快發展到300多人,個個扛着槍,臂戴袖章,聲勢浩大。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為了推廣農業技術,蔣維平在石樓村舉辦了農業技術展覽會,組織附近村莊交流推廣先進農業生産技術。并于1935年秋後農閑時,組織本村廣大農民挖河、興修水利。挖河中因侵占地主的土地,引起幾個地主聯名告狀。而蔣維平大義凜然,為農民興修水利、利國利民的行動出庭辯解,終于使農民的成果得以保全、大大提高了糧食産量。衆鄉親都贊不絕口:“多虧蔣先生為大家撐腰說話!”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不久,日本侵略者占領房山縣城,并殃及到廣大農村,并制造出駭人聽聞的慘案。日軍将避難的數百名群衆和多名青年全部慘殺,蔣維平急忙趕到這裡處理後事,并建立難民收容所,把衆多難民組織起來互相幫助。是以,蔣維平受到當地農民的衷心擁護。

這年冬天,一幫土匪突然闖入收容所抓走蔣維平。他被帶到婁子水村,見到土匪頭子,才知道這幫土匪要他來當“軍醫”。蔣維平不願意為這幫為非作歹的烏合之衆服務,便想方設法逃離匪窩,攜帶家眷來到親戚家避難。

60歲參軍入黨

1938年,宋時輪率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平西,其中所轄包森支隊進駐河北房山縣等地。蔣維平這年剛好60歲,聽到這消息,激動得睡不着,他心中的熊熊烈火重新被燃起,救國救民的大船重新揚帆起航……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次日一早,蔣維平把全家人叫到一起,鄭重宣布:“我要去參加八路軍,為抗日救國出一份力。”義子蔣志剛首先站起來,表示要和父親一起投奔八路軍,參軍救國。

全家人商議後,一緻決定将自家開辦的鄉村醫院和小藥房全部藥品,及醫療器械免費獻給八路軍。妻子和女兒表示你們且去參軍,我們會在家中自力更生,不用挂心。

蔣維平得到全家人的支援,非常高興,為表明自己的志願,他将原名蔣順發改名蔣維平。立志要為打敗日本侵略者,維護國家和平,貢獻餘生。

蔣維平父子日夜兼程,趕到八路軍駐地。包森支隊長和戰士們熱情接待了他們。可當蔣維平表明自己要參加八路軍時,包支隊長有些為難了,說:“蔣老,你這麼大年紀怎麼能經得起戰鬥生活呢?您的心意我們心領了。這樣,您兒子可以留下,您就回家去吧!”

但早已下定決心加入共産黨,參加抗日救國的蔣維平,怎麼可能舍棄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呢?包支隊長無奈隻好請示縱隊上司,得到宋時輪司令員的準許後,蔣維平終于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還被允許留胡須。他得知這一喜訊興奮不已,流下熱淚。

蔣維平被準許參軍後不久,考慮他急切要求工作的心情,上司念其年紀已大,決定調他到抗日救國醫院任院長,并兼任救國會主任。一到這裡,蔣維平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醫治了數百人。受到戰士們和當地百姓的愛戴,大家都尊稱他為“蔣老大夫”。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蔣維平懷着強烈的入黨願望,很快就積極申請入黨。在黨組織的關懷下,蔣維平表現非常好,不久後順利加入共産黨,年逾花甲的他熱淚橫流,向黨宣誓:把一生奉獻給黨和人民。

戰地老神醫

蔣維平在醫院工作半年,常常被前方傳來的捷報徹夜難眠,他常想:自己年紀大了,為人民工作的時間不多了,何不到前線拼搏一陣,多做一點工作。于是,他向上級提出了申請。

上級拿到蔣維平的申請信哭笑不得,再三向他解釋道:“前線部隊非常辛苦,随時要和部隊轉移,機動性太大,您這麼大年紀,身體吃不消的。”但蔣維平堅持要上前線,不斷遞交申請。無奈,上級隻好準許他的請求。

就這樣,蔣維平如願被調到120師359旅。王震早就聽說過蔣維平的事,對他這麼大歲數還參軍的精神感到欽佩,便親自接見了他。王震對蔣維平表示熱烈歡迎,并任命他為719團軍醫。為照顧蔣維平的生活與工作,王震還命團裡為他配備一匹軍馬。

蔣維平來到719團衛生隊便開始工作。這時,他帶來的西藥已經用完了,由于敵人的封鎖,西藥來源很困難。蔣維平思來想去,決定用中醫中藥為廣大傷員醫治。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于是,蔣維平在跟随部隊轉戰時,每到一地,都一邊為軍民醫傷治病,一邊向當地幹部、群衆調查通路當地診治疾病的偏方、驗方及中醫用藥的采集與炮制,并一一記錄下來。為解決用藥困難的問題,蔣維平經常帶領衛生隊的同志去深山采藥。

回到部隊,又親自架鍋煮藥,送給傷病員。采藥、制藥、診治、護理,蔣維平每個步驟都親力親為,盡心盡力,工作十分辛苦。

一天,何長工同志病倒了,蔣維平診斷後配置了中藥,服下後明顯好轉。次日,他去給何長工複診時,恰好毛澤東也去看望何長工。他向毛澤東介紹道:“這就是給我治病的醫生。”毛澤東得知蔣維平60歲高齡參軍,為部隊采藥治病,風趣地說:“你可是花果山上一老猴呀!”

不久,廣靈伏擊戰打響。蔣維平和衛生隊全體人員争先奔赴前線,開展戰地救護工作。在趕往五台山途中,蔣維平用他的馬馱着藥品和器材,而自己則和年輕人一起并肩行軍。

戰鬥激烈打了七天七夜,蔣維平也搶救了七天七夜,他用高超的醫術,晝夜不停地為前線下來的傷員實施急救,有條不紊地轉送後方醫院。經他處置的傷員,由于得到及時止血補血、預防感染化膿,大大降低了死亡率。是以,蔣維平所在的衛生隊戰後受到旅上司的表彰。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在短期内,蔣維平随部隊轉戰千裡,經曆過大大小小的戰鬥。他不畏環境艱苦,不畏戰鬥頻繁,毅然守護在部隊大後方,為戰士們的性命保駕護航。

1940年,蔣維平所在部隊接到總部指令,調回陝北擔負保衛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光榮任務。之後,蔣維平懷着激動的心情踏上奔赴延安的新征程。

勞動英雄

1943年,為打破敵人的經濟封鎖,毛主席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号召。蔣維平積極響應,前往南泥灣開荒種地。他以身作則,早起晚歸,髒活重活搶着幹,一點不落後年輕人。

在蔣維平的管理下,經過一年多的苦心經營,農場大豐收,他被評為359旅及陝甘甯邊區勞動英雄,并受到毛主席嘉獎。随着時間流逝,大家都知道部隊裡有一位老人,雖年過六旬,但幹勁可比年輕人還要大得多,令不少人都自愧不如。

蔣維平的出色表現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在得知其的生平經曆後,主席更加感慨不已,欽佩有加。年少參軍,因報國無門解甲歸田,60歲舉家抗日,成為共産黨後,憑着一身醫生救活無數戰士,即便高齡仍加入大生産運動親力親為,怎麼能不讓人感動呢!

1946年,蔣維平在八路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分院任副院長。清風店戰役和石家莊戰役稍後打響,蔣維平不顧炮火沖天,親自帶領醫護人員到前線救治傷員。經後期統計,當時救治的傷員共1200餘人!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直到蔣維平年近古稀,他依舊執意要去山區工作。從此,蔣維平奔波在各個需要他的醫院任職,不居官、不居功、不居老,勤勤懇懇為當地戰士和群眾醫傷治病,排憂解難。

77歲授銜,唯一的白胡子将軍

1955年,授銜名單出來後,蔣維平看到自己名列其中熱淚盈眶。仔細一看,還是中校頭銜。要說蔣維平參軍是為保家衛國,不是軍銜榮譽。而授勳代表國家對将士的認可,蔣維平的貢獻,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中。

但授銜儀式有一條刮胡子的規定,卻讓蔣維平非常糾結。他那胡子是刻意留的,每日精心打理,這把白胡子讓他看上去精神抖擻,要剪掉實在舍不得。他立即找到相關部門,訴說這個請求,如果組織真的不同意,他也隻能“忍痛割胡”了。

消息傳到毛主席這裡,主席一聽想起這個戎馬一生,醫術超神,七十多歲不願退休的老人。對于他這小小的請求,笑着點頭同意了,這就出現了開頭那一幕。蔣維平作為唯一一個留着胡子的老将,出現在授勳儀式上,都是用自己的經曆換來的。在國家遭遇苦難時,他挺身而出,一生為之奮鬥,從不停歇。

先後多次參軍,哪怕心灰意冷,又很快振作起來;哪怕年過六旬,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年紀不能阻擋他的愛國步伐,盡管不能上陣殺敵,但他以另一種方式,挽救無數戰士的生命,立下赫赫功勳。蔣維平值得被所有人銘記!

55年授銜儀式,老将蔣維平問:“能不能留胡子?”主席:你是例外

後來,蔣維平參加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時,再次見到毛主席。毛主席在大會上緻開幕詞,洪亮的聲音充滿整個會場。蔣維平在後排就坐,回憶起參加革命以來的一幕幕往事。會間休息,蔣維平起身走向主席台,想離毛主席更近一點。沒想到毛主席已經發現了他,招手大聲說:“請蔣維平同志快過來。”

蔣老連忙走上台向主席問候,毛主席說:“蔣老英雄你好呀!前些日子聽說你為搞中藥實驗,累病了,現在還好嗎?”蔣老回答:“謝謝主席,已經好了!”

主席接着嚴肅地說:“你們這些老同志,現在的任務就是健康地活着。因為你們就是一本活教材,對社會有影響,對青少年有教益……”

八大閉幕後,蔣維平回到醫院,高興地對大家說:“毛主席給我們老年人的任務就是健康活着,活着就要有好影響。”此時,他已經年近80歲了,卻仍堅持親自檢視病房,參加會議,與傷病員談心,做說服......愉快地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