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文心閱:清明

作者:美文心閱
美文心閱:清明

清明

美文心閱

清明,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片濕雨。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

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清明掃墓時的情景和氛圍。

美文心閱:清明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是大陸古代較早的節日,日期與清明節氣相近。傳說,它是晉文公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為了紀念他,寒食之際,百姓要禁火冷食。

唐代詩人韓翃的《寒食》詩有生動地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寒食這天,家家戶戶不得舉火做飯,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并将火種傳至貴戚權臣家中。

美文心閱:清明

古往今來,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下一代不斷成長,上一輩不斷地老朽,不斷地死亡,這是生物的規律,自然的規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地延續着。

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就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美文心閱:清明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托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系的主要媒介,還肩負着保佑子孫後代的重任。

《漢書 . 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裡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得越來越發達和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

美文心閱:清明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之恩。在這裡我們盡情道出對親人绻绻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不再是生活的負擔。在這裡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END》—

微信公衆号:美文心閱,meiwenxi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