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講述的第240位真人的故事
我叫楊才樂@抗癌老楊,1983年出生在河南駐馬店一個偏僻小山村。
36歲以前,我的人生無比順遂,上學年年考第一,走出山村來到大學,靠兼職收入成為風雲人物,甚至畢業後做自媒體也成了紅人。可以說,我是高歌猛沖,披荊斬棘闖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然而,就在我以為自己會越來越順時,突如其來的創業失敗,一下導緻我負債累累,更絕望的是,後來還查出不幸患癌。雙重打擊下,我跌入人生谷底,但經此一事,我卻又找到了人生新的價值。

(這是2013年一個專業攝影師拍的)
小時候,很多地方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尤其是剛過完年的一段時間青黃不接,很長一段時間經常吃地瓜。還有一些人家根本連地瓜也吃不上,直接斷糧,到處讨飯吃。
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有人來乞讨,母親甯肯自己少吃一點兒,也把饅頭分給讨飯的一些,這種大愛的行為,對我以後的生活産生了深遠影響。
我從國小習非常好,年年考第一,是我們國小曆史上,唯一一個隻用5年的時間,就讀完國小6年學業的學生。2001年,我考上了西安科技大學,更是成為我們村第1個大學生,全村的驕傲與傳說。
(抱着大南瓜的我)
去上大學時,家裡給了8600塊錢的學費和生活費,其中有7000多都是借的,交完學費雜費剩了不到600塊。
盡管生活貧困,但因為性格原因,我始終都保持着積極樂觀的态度。當别人還沉浸在考上大學的喜悅裡面時,我就開始做兼職,想辦法掙錢。先後做過家教、學校衛生員、食堂服務員、教學資訊員……各種各樣的兼職,有時一周甚至做十幾份兼職。
在多種努力下,大學第一學期結束,我回家時身上剩下不止600塊,還給家裡人買了多種臨潼特産。
我利用各種機會做兼職的同時,在學校也很活躍,被同學推選為學生會幹部,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為了友善聯系,大一的暑假我買了傳呼機。那時傳呼機也很貴,手機還非常少,有也是像港台片中拿到的磚頭一樣的大哥大。
(意氣風發的我)
在大學裡面當幹部,對我的鍛煉成長幫助很大。當時我也年輕,各種活動、工作多時經常熬夜,最忙的時候,有一個星期5天都沒有睡覺。
因為我樂于助人,各種資訊管道靈活,加上當時做學生幹部和同學關系都非常好。大二時,我與電信公司聯系,給臨潼校區的大一新生宿舍裝電話機,14個小時賺了2000多塊錢。本錢都是宿舍舍友提供的,我相當于空手套,這算是我掙到的第1筆整錢。
現在看來2000塊錢不多,但是當時一個學生一個月生活費200塊左右,事業機關的工資也就是五六百的樣子,大學老師的工資也就是900多,是以裝電話機賺的錢,讓我也算是學生中的小富豪了。
有了本金後,我就開始着手創業了,在學校外面開了一個家教中心。那是臨潼的第1家家教中心,人最多的時候,登記的學生有300多。但遺憾的是,因為在街上貼廣告被城管發現,最後罰沒了所有東西,關了辦公室,家教中心計劃也被迫中止。
(這是上大一時的我)
後來我就找了一份家教,加上和同學合作創業做輔導,一個暑假賺了6000塊錢。跟同學一起創業,我隻出智力不出錢,相信我的同學出錢,我再找人幹活。
大二暑假,我買了手機,是我們學校當時唯一一個靠自己賺錢買手機的。記得當時買的是一款非常厚,看起來像大磚塊的手機。 大三時,我開始和他人合夥做計算機教育訓練、藝術教育訓練、各種比賽,幫營運商賣電話卡、賣手機,給品牌商搞活動,對接學生做兼職等等。
同時在學校裡面,我還負責編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論文集,當時一本有400多頁,編輯了4本。我負責統編,就是從上千份實踐報告中,挑出100份左右,再把它變成電子版、校對、發版、印刷。當時電腦很少,我們很多工作都在外面網吧進行。大學數同學熬夜打遊戲、追劇、聊天,我是熬夜編書。
每天的日子過得忙碌充實,天天想法掙錢。大四畢業時把教育訓練班全部轉給了學弟學妹們。上學期間的确賺了些錢,那時是真的忙,各種業務都涉及,最多的時候一個月電話費花了3200塊錢。
2006年,大四畢業前,我獲得了“陝西省優秀共青團員”稱号,以及“陝西省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稱号,也算是大學裡面的風雲人物,給我的大學生活畫了一個圓滿的句号。
(很多朋友說我像潘石屹)
畢業後,我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從事銷售類工作。由于大學時累積的工作經驗豐富,後來被安排擔任連鎖項目管理。在那裡上班的一年半,我為了業績,為了回款,喝酒像不要命。結果沒想到,負責的項目後來被集團公司裁掉了。
我心理上過不去,就離職了。但是當時喝酒不要命的後果開始顯現,身上長了一大圈紅色的疹子,看了好多醫生都沒有治好。後來河南湯陰一個當地的經銷商幫我找了個土偏方,又喝又塗又抹疹子才下去。
2007年下半年,我離開上市公司回到西安,做國内一個品牌冰箱、洗衣機的代理。在此期間,我成家了,随着2008年孩子出生,更有了生活的奔頭。
為了給妻子、孩子更好的生活,我多方創業,什麼火爆就創辦什麼。先後做了研究所學生入學考試教育訓練、跆拳道教育訓練、夏令營、各種招商協會、汽修汽配、餐飲、裝修、網店、新媒體等,涉及到的面很寬泛。
那時年輕也愛折騰,加上我本身就是一個很有創新頭腦的人,不喜歡因循守舊,就喜歡嘗試各種新鮮事物,算是抓住了時代的機遇,站在了風口賺了一些錢。
(這是嘗試油潑辣椒咖啡)
2012年前後,正好是自媒體剛剛興起的時候,我站在了風口,抓住了先機,積累了31萬多粉絲,也算是當時陝西的知名度比較高的自媒體達人。有了一定的積累之後,我就想着做公益,力所能及地去幫助其他人。
2014年,為了能有更多的錢去做公益,我投資了5家公司,其中以在餐飲版塊的投資最多。但由于急功近利,又不是太懂餐飲,結果負債累累,對我後來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那段時間為了債務,我各種發愁,日思夜想,苦不堪言。創業的失敗,讓我覺得非常對不起妻子和孩子,原本想着通過努力,給她們創造美好的生活,結果反而讓她們為了我擔驚受怕。
為了盡快還完債務,快點兒翻身,我離開奉獻了15年青春年華的西安,到東莞尋求新的發展機遇。在東莞,我跟着朋友一起做外貿尾單電商,做了快一年。那段時間非常折磨人,經常熬夜到快天亮,上午睡覺,下午開始幹活,一心隻想快點翻身。
(創公益組織陝西服務隊的一次說明會)
結果忙了近一年,年底的時候,沒有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我決定不能再跟着他幹下去了,要趕快掙錢還債。現在回頭想想,也怪我自己太老實了,合夥人說分賬時,最開始說一個星期一分,後來說半個月,一個月,再後來說年底分,我就一直信任他,拼了命的幹,結果年底不是我要的結果。合夥人知道我欠了很多外債,想快點兒賺錢,是以一直拿捏我,我也就順着幹了。
從電商出來後,我就到處找商機。後來看到米粉店生意不錯,考察了一段時間後,決定開家米粉店,通過做加盟店的形式迅速翻身。籌集了部分資金後,米粉店開業了,開始生意的确不錯,我也用了很多營銷方式進行營銷,各種抽獎活動同時進行。但是隔行如隔山,自己還是不大懂米粉店的經營,生意慢慢不行了, 2018年6月徹底關店,我把米粉店轉讓了出去。
(這是當時米粉店我給獲獎的人頒獎)
米粉店關了之後,我跟朋友在廣州做一些咨詢項目,協助負責商學院的工作,要經常講課。
2018年10月前後,我身體突然開始出現一些病症。最開始是嗜睡,從講台上下來靠着牆或柱子就能馬上睡着。我覺得不正常,尋思着一天的睡覺時間也不短,怎麼還老是睡不醒呢?接着腿上開始長牛皮癬,特别癢,下巴上也開始長水泡,每隔一個星期左右就會長一次。再後來,又多次咳血、吐血、便血,還發現了灰指甲……
我知道我的身體出問題了,可是那時候沒有錢,也不願意花錢去看醫生。一個懂健康的朋友要幫我看下舌苔,讓我伸舌頭,那時我的舌頭尖隻能伸出牙齒一點點。朋友說,你這個情況要不就會心梗,要不就會腦梗。當時我也不懂這個梗是什麼意思,但是聽了名字就感覺好吓人,我就問朋友怎麼辦?她說先解決可能要你命的問題。
朋友幫我找了一個湘西的針灸土法,全身拔血栓。那時候我的情況還沒有很糟糕,隔半個月到一個月拔一次,一次要拔好長時間。第1次拔血栓拔了一整天,拔出來的血栓,鋪滿了12張手帕紙,那血栓稠的用手搓都搓不開。
記得用針灸的方法拔血栓,總共拔了7次,最多一次用了12盒竹筒,一盒有60根,我當時全身都紮滿了針。再後來身體越發不好了,我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看到哪裡有淤血就拔哪裡。
(這是當時做拔血栓治療用的針)
我一直沒去正規醫院看過病,但是查了很多的資料,發現症狀跟自己接觸的癌症患者的症狀完全吻合,再加上我後來學習的中醫知識,我判斷自己得了癌症。
天昏地暗,真的覺得老天挺殘酷的,我這麼一個樂觀、堅強的人,曾經那麼努力地奮鬥,追求美好的生活,生活卻給我了沉痛的打擊。彷徨、難受、委屈,百感交集…….怎麼辦?我是一個男人,跌倒了我得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繼續前行。
我不敢告訴父母,怕他們擔心,創業的失敗還沒緩過來,生病更不能告訴他們。不敢告訴前妻,已經離婚了,就讓一切曾經的美好留在她心裡。不敢告訴弟弟,怕他一不小心透露給年邁的父母。所有的悲傷都自己忍受,所有的痛楚都自己承擔,我就這樣一直自己堅挺着。
老天打了我一個措手不及,但是我不能放棄。後來,我開始從事與健康相關的行業,很多的治療方法先在自己身上試驗,有效果後再推薦給那些和我一樣身患癌症的人。
(這是2020年初到巴馬時的我)
2020年,我從廣州到了廣西巴馬,那是一個療養聖地,我開始了新的療養生活。
在巴馬,我積極的參加各種健康的教育訓練,心态慢慢放松。患病前我性格特别急,一心想着趕快翻身,多掙錢。患病後我的生活就慢下來了,就一個想法,隻要活着就好,一切都還有機會。人在什麼都在,尤其是看到身邊也有人因病不在之後,心态就更加的平和了,感恩自己還活着。
由于平時也愛記錄一些自己的所感、所思、所學,2020年,通過自媒體平台,有幸與2000多位癌症患者建立了連結。我寫的内容影響了很多人對癌症的看法,也幫到近40位患者,選擇更适合自己的康複方式。
後來,當發現有更好的自媒體平台時,我又将自己所見所聞所想做成視訊進行傳播,将自己學到的健康知識進行傳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他們可以少走一點彎路。
(這是2021年在巴馬的我)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1年10月,我有緣接觸了全網擁有千萬粉絲的自媒體老師,跟他學習如何用自媒體的形式傳播我所學到的知識。經過2個多月的學習後,2021年12月14日,在多個自媒體平台釋出了制作的内容,3個月的時間,全平台積累粉絲超過3.8萬,其中一條内容的播放量達到了100萬+。
相對這些資料, “戰友們”的留言、評論更使我倍受感動。當我因為好轉反應不舒服、難受、甚至疼痛想停下來歇一歇的時候,去看看那些留言、評論,很快又讓我滿血複活了。
(這是現在的我)
回想起來,我從2007年創業,一直幹到2016年離開西安,多種創業方式全面開花,但是沒有一個能堅持到現在的。雖然很遺憾,但是我想這是我人生經曆的一個過程,無論結果如何,至少我都嘗試過。
我不後悔,因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是全力以赴,努力拼搏的,我有過奮鬥的青春。餘生我就隻做一件事,死磕癌症,願早日實作天下無癌、無疾、人人健康。
【口述:楊才樂】
【編輯:蘇秦】
目前我們已經記錄了240位真人故事,感動了被采訪人和千萬讀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講述,或想加入我們團隊成為作者,都請私信@真實人物采訪,随時歡迎您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