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作者:aya83

#看見TA的光芒#

你相信麻雀可以變鳳凰嗎?你相信學渣可以逆襲成學霸嗎?這裡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相信可以給諸多學渣很大的鼓勵!

近日,一個叫陳鑫的考研考生上了熱搜!他參加北京協和醫學院惡性良性腫瘤學碩的面試,以初試分數落後對手近60分,複試90分,高于對手13分的成績逆襲,成為該專業唯一一名錄取的研究所學生。由于筆試面試差距太大,很多人懷疑這個陳鑫有内幕。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随後,協和醫學院和陳鑫所在的大學院校濟甯醫學院均釋出了聲明,協和醫學院詳細說明了入學總成績的計算方法,複查了複試面試過程,“複試程式符合規定,未發現複試過程存在違規行為,考試成績有效。”濟甯醫學院也進行辟謠,稱該生父母職業務農,并非網傳該校教務處處長之子。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至此,雖然網上還是議論紛紛,但是,陳鑫逆襲考上國内醫學院頂尖學府之事,官方已經證明并無作弊現象。

那麼,為什麼大家都不相信陳鑫會逆襲呢?實在是因為陳鑫和筆試第一名的差距太大了!相差近60分,在考研異常激烈的今天,這種差距使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不可能逆襲成功。即使再有什麼SCI論文加身,也不可能逆襲。盡管官方已經證明整個面試過程公平公正,但仍然阻擋不了人們對此事的懷疑。

光明網稱:“這實際上顯現的是人們長久以來的慣性思維,這一思維模式由聯考而來,即學生的能力通過分數展現,高分考生通常是優秀學生的代表。各種類型的選拔考試最終結果公示都是通過分數來量化差别,這也是人們以分數評定能力的習慣性認知的基礎。因而,也就不奇怪人們在關注這起個案時,對390分考生帶有主觀偏向,而将331分考生的成功視為“逆襲”。”

在大家的争議聲中,網上出現了一些支援陳鑫的聲音。首先,有人披露,陳鑫在大學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影響因子6+的SCI論文。我不太懂什麼SCI論文,但是據網友們說,一篇影響系數6.9的SCI論文是許多博士研究所學生夢寐以求的科研成果,完全達到了博士畢業的水準,很多研究所學生甚至都不一定能發表這樣的論文,而一個二本院校的大學生能發表,足以輔證陳鑫的科研能力研究能力是非常強的,大概就是這篇含金量極高的優質論文打動了協和醫學院衆多評委的心。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其次,據協和醫學院的官方通告,“面試過程中,面試專家組對兩位考生的專業知識、英語聽說、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科研能力等進行了綜合測試。面試專家根據考生表現進行獨立評分,取各面試專家評分的均值作為考生面試分數。”可見,面試時,考察的是綜合能力,而非筆試能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第三,陳鑫的同學也出面為他解釋,說他出身寒門,父母務農,他為了發表論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等等,并曬出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證據。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看到這些,我相信了陳鑫确實是靠自己的能力實作了麻雀變鳳凰的奇迹。我想,如果我是導師,我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陳鑫的。因為他雖然第一學曆的學校一般,但是他已經具備了學術研究的基礎能力,并且能夠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著名的刊物上發表sci文章,而且不隻一篇。在大學階段,還畢業于一個地方級高校,具備這樣出色的科研能力難能可貴。在研究所學生招生名額有限的前提下,肯定是更具有學術前景,能力和培養價值的考生更占優勢。

逆襲确實很難,但也不是沒有可能!

我身邊就有一些學渣變學霸的成功的例子。

我們機關有一個女孩,90後,聯考時上的是專科,現在的專科和以前的專科可不一樣,總分100多分就能上,妥妥的學渣一個。然而上了大學以後,知道努力學習了,先是通過專升本上了大學,然後又考上了研究所學生,最後又以第一學曆研究所學生的身份考上了公務員。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我一個好朋友的姐姐的兒子,中學時根本就不學習,天天逃課,經常是被他的小姨押送到學校,他的媽媽快愁死了。後來,高三的時候,突然知道學習了,通過職高的對口升學,考上了我們本地的一所二本院校,大學畢業後又考上了東北一所大學的研究所學生。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了,和高中相比簡直換了個人。他的媽媽每天高興得合不攏嘴,說根本沒想到孩子現在這麼優秀。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我們這裡招考公務員,報名的時候因為用人機關對畢業學校沒做特别要求,很多三本的孩子考上了公務員,而且在機關表現特别優秀,其中甚至還有人通過遴選考上了國家部委,簡直是人生赢家啊!

我想,這些孩子們當年一定也是家長發愁的對象吧?他們一定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也能活成别人羨慕的樣子。

麻雀和鳳凰之間,學渣和學霸之間,隻差一個詞:努力!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有人說了,我現在知道學習了,可是年齡大了,來不及了。我要說的是,隻要知道努力,什麼時候都不晚。

現在的社會太活了,可以說,不管幹什麼,隻要你努力了,隻要你用心了,都會做得很好。我見過中年人當足療師一個月收入上萬的,我也見過一個打工的小夥子最後當上美容連鎖店的老闆的,我還見過大山裡出來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省裡的副廳級幹部的,再誇張點,我還有一個同學,出身寒門,現在已經成了某省的副部級上司幹部了!

你‬别‬不信‬,這些‬例子‬都是‬真實‬的‬,就是‬我‬身邊‬的‬人‬,雖然‬隻是‬個例,但是也是‬真實‬發生‬的‬。是的,我承認,對很多人來說,麻雀變鳳凰也許有點遙不可及,可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真的是極有可能的!不必‬非‬得‬成為‬鳳凰‬,成為‬天鵝‬、大雁‬不也‬很好‬嗎‬?

既然努力可以改變人生,你為什麼不努力一下呢?也許,你就真的成功了呢?反正,努力付出的隻是時間和腦力成本,你為什麼不試試呢?

不要再質疑陳鑫了,他确實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躍‬上‬了龍門‬,這不是一個活生生的勵志故事嗎?一切皆有可能,加油吧!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

題外話:

考研的面試和筆試不一樣,人為因素比較多,為了避免社會上的非議,我建議面試參考公務員的面試辦法,盡可能做到透明化。

以我省的公務員面試為例,規定面試考官必須從外地抽取,而且必須是兩個不同地方的考官,交叉而坐,相鄰的考官們彼此之間不認識,考場上全程錄像,考官們在出發之前就必須将手機上交,去的時候并不知道要幹什麼,去哪兒。而且在考生侯考的時候,抽簽過程也是相當嚴格,考官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考生的資訊。面試完畢後當場亮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剩下五個考官的分數取平均分。考生當場就知道成績了。整個過程不可謂不嚴密。

通過這樣的招考程式,我們完全杜絕了暗箱操作,社會上懷疑的聲音也漸漸沒有了,現在,公務員招考已經成為平民家庭進入體制内的一條捷徑。

是以,我認為,要想減少社會上的非議,就要向公務員考試學習,改革面試程式,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選拔出真正優秀的人才!

一個學渣的逆襲,是命還是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