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近日,商湯公布了其上市之後的首份财報。2021 年,商湯實作營收 47 億元,同比增長 36.4%;産品毛利率達到 69.7%,毛利額為 32.8 億元。

營收和毛利率的雙雙超過預期,能否讓商湯這家在去年年底敲響 AI 領域全球最大 IPO 的高科技巨頭,在 2022 年更進一步呢?

雖然商湯在營收和毛利率方面進步明顯,但是其虧損依舊嚴重。

2021 年年度,商湯虧損額達到 171.77 億元,擴大 41.3%。這其中,集團 2021 年的研發支出達到 30.6 億元,在收入中占比為 65.1%。從 2019 年到 2021 年,商湯累計的研發投入達到 80 億元。與高額研發投入相對應的是,商湯的研發人員數量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 1500 人至 4200 人,占員工總數的 70%。

如此高額的投入,無論是從商湯最為擅長的計算機視覺賽道來看,還是從國内 AI 軟體整體市場來看,商湯都是遙遙領先其他競争對手。而在持續的高額投入下,商湯在 2021 年年底已經累計擁有 11494 件全球專有技術資産,相比于 2020 年底增長高達 96%,其中 78%為難度更大的發明專有技術。

智能汽車能否成為商湯新的發力點

目前,商湯已經搭建了「一平台,四支柱」的業務架構。

「一平台」是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用來搭載商湯自研的訓練架構,為集團所有業務提供支撐。而「四支柱」是商湯的四大闆塊,分别是智慧商業、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

按照财報比例來看,智慧商業從 2020 年從商湯占比最大的業務闆塊下滑到第二,份額從 43.1%下滑到了 41.7%;而智慧城市在 2021 年躍升至商湯最大的業務闆塊;智慧生活更是在 2021 年出現了收入和占比的雙雙下滑,占比僅為 8.8%。至于智能汽車,則在整個商湯闆塊中占比最小。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目前,包括谷歌、Facebook、BAT 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搭建自己的可更新可疊代 AI 開源架構。而這些巨頭的強勢介入,不可避免地會對商湯科技這樣本身以 AI 技術見長的企業造成直接沖擊,使得它們原本在 AI 領域的技術壁壘很難再發揮作用。尤其是 AI 開源架構,讓不少中小企業可以尋求這些開源的架構來搭建和訓練自己的算法和模型。

而商湯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更加深入地與場景結合。隻有将 AI 技術和場景深度融合,才能發揮自己在 AI 領域的技術實力。汽車之外,商湯已經布局了商業、生活以及智慧城市的三個領域。但這三個領域更多還是 to B,也就是說,會受到科技巨頭的 AIT 開源架構的沖擊更大。

是以,隻有在 to C 的智能汽車形成突圍,才能幫助商湯有效抵禦其他科技巨頭的反撲,為自己找到一個新的業務支柱。

完整的智能汽車行業布局

在智能汽車的版圖中,商湯已經打造了絕影這個汽車智能化引擎,并形成了三個産品序列,分别是提供車内智能化和人機互動的智能座艙産品、供主機廠進行量産的智能駕駛産品以及針對 L4 級别自動駕駛的智能接駁系列産品。

放眼全球,能夠實作這樣布局的企業其實屈指可數,國内也就隻有華為、百度等少數幾家公司擁有這樣的能力。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在面向 L4 級别的智能接駁産品上,商湯絕影已經布局了 Robobus 絕影自動駕駛接駁小巴以及 AR-Robobus 絕影自動駕駛 AR 小巴兩款産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商湯在這兩款産品的研發過程中秉持了多車型統一的軟硬體平台的原則。商湯能夠快速地将感覺的整體能力,包括硬體和軟體的系統能力快速适配到不同的車型上。

為了更好地支援接駁産品的研發和營運,商湯還研發了 Connect-M 絕影智能車路協同雲控平台。基于絕影車路協同雲控平台,商湯能夠将絕影相關車型和周邊設施互相打通,實作資料監管,并提供出行服務的功能。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在面向主機廠量産的解決方案中,商湯打造了 Pilot-V 視覺感覺以及 Pilot-P 領航駕駛兩款産品。

Pilot-V 是基于低算力晶片的一個低成本解決方案。它能夠支援 L1、L2 級别的視覺感覺,并能夠實作 AEB(自動緊急制動)、LKA(車道保持輔助)、ACC(自适應巡航)等基本駕駛輔助功能。Pilot-V 最大的特點就是去解決一些車體盲區多、車身體積大難以識别等問題,同時在低成本的情況下能夠確定降成本不降性能。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Pilot-P,則是達到 L2+級駕駛輔助的領航駕駛方案。在硬體層面,其包括環視 7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并最多包含 3 個雷射雷達。這套感覺系統,不僅能夠實作車身 360 度感覺,同時還能穩定識别車輛前方 600m 内的車輛,300m 内的錐形筒、150m 内的交通信号燈,以及後方 300m 内的車輛情況等。

為了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訴求,Pilot-P 還能進行定制,通過對于不同硬體以及算法的調用,實作從 L0 級别的安全預警,L1、L2 級别的駕駛輔助功能,以及 L2+級别駕駛領航方案的全覆寫。

在智能電動車市場,

商湯需要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在财報中,商湯主動對外披露,其 2021 年已簽約合作車企客戶超 30 家,合作的前裝定點數量也達到了 2300 萬台。但是由于汽車從立項到量産有一定的滞後性,是以在 2021 年的财報裡面,我們并沒有發現汽車闆塊給到商湯太多的助力。

不過除了對智能汽車相關技術進行積極研發之外,商湯還需要關注自己的商業模式,其意義完全不亞于對于新技術的突破。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目前,那些擁有雄心的主機廠對于自研技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自動駕駛的靈魂拷問,即便如今鮮少被提及,但依舊是一個不争的事實。是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主機廠即便自己短期沒有相關的能力,也必然青睐相對更加容易控制的初創公司。

相對來說,商湯這樣已經完成了上市似乎更加難以駕馭。在北美,通用和福特幾年前甚至都直接收購了 Cruise 和 Argo AI 這樣的初創公司。在國内,像 Momenta、赢徹這樣的公司無疑和更多的整車企業建構了更加深入的合作或者同盟關系。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對于那些沒有太多資源的主機廠來說,它們會更傾向于選擇一整套的解決方案。這就是為什麼包括阿維塔、北汽極狐以及 AITO 這些品牌願意選擇華為的技術方案,将智能網聯所包括的智能座艙、車聯網以及自動駕駛悉數囊括在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研發海思晶片還讓華為擁有晶片設計的能力,這就讓很多主機廠自歎不如。但是和華為或者百度這樣的公司相比,商湯無論是從體量還是從項目經驗來說,還有待于加強。

是以,如何在科技巨頭、初創公司、傳統主機廠這樣的三足鼎立的關系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并建構起自己的生态,讓自己八面玲珑、遊刃有餘,是對于商湯商業模式的新考驗。

今年一季度,商湯進行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其中最大的亮點就在于更新成立了智能汽車事業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湯這次 51 頁的财報中,有 18 次提及汽車,相較于 14 次提到的商業,以及 11 次提到的生活,明顯汽車闆塊更加受到商湯高層的關注。

2021 财報釋出,智能汽車成為商湯“全村人的希望”

根據 IDC、弗若斯特·沙利文等第三方商業機構的市場報告顯示,計算機視覺作為人工智能 (AI) 軟體中的最大闆塊,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到 2025 年有望達到 1017 億元,在中國人工智能軟體市場的占比将超過六成。作為中國最大的計算機視覺公司之一,商湯科技有足夠大的前景值得我們的期待。

眼前,商湯雖然還有不小的虧損,但是短期的虧損如果都是用來完善人才團隊并投入到研發中,那現在的虧損必然能夠換來明天的收益。不過相比于虧損,能否在智能汽車這個闆塊實作更大的突破,将直接決定商湯今後的前途和命運。

記得點選分享、贊和在看,給我充點兒電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