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牡丹紋海棠盤

遼王朝是大陸曆史上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的政權,橫亘于大陸北方,疆域遼闊,幅員萬裡,“東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遼王朝始建年代相當于中原地區的五代,而終于金,時間跨度與北宋王朝并行。為了适應統治需要,遼的政治架構上實行“一國兩制”的雙軌管理制度,設定南面官和北面官,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

文化上,參照漢字先後創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與漢字并行使用。經濟上,實行開放的經濟政策,重視手工業,鼓勵手工業的發展。遼文化是一種相容并包的多元文化共生體,唐文化、回鹘文化、渤海文化、外來文化均被積極地吸納加以應用。

以上舉措給契丹文化奠定了兼糅多元文化而又相對獨立的文化基調。這一史實在契丹(遼)的遺存中均有充分的展現。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的分布

作為傳統手工業門類的陶瓷業在遼代得到了長足發展。遼代制瓷傳統源于唐代中原窯廠,制瓷技藝主要模仿河北邢窯、定窯和磁州窯。通過繼承、吸收,糅合、升華,創造出了具有契丹民族氣質的陶瓷器。根據考古發現,遼境内窯址衆多,主要集中在遼五京附近。

各窯址陶瓷器的生産既有共性而又相對獨立。遼代的陶瓷窯址主要有中京缸瓦窯、南京龍泉務窯、西京界莊窯、上京林東窯、東京冮官屯窯址。以上窯址燒造的陶瓷器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漢族(中原)傳統,二是契丹傳統。漢族傳統陶瓷主要是日常所用的各式盤、碗、瓶、壺、罐等,契丹傳統陶瓷見有各式雞冠壺、長頸瓶、鳳首瓶、穿帶瓶,以及遼三彩(低溫三色釉)。遼三彩是最能代表遼代陶瓷文化和成就的标志物。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牡丹紋碗

“三彩”一詞,最早見于清末文獻,專指康熙朝燒造的一種無紅彩的低溫釉上彩繪瓷器。民國時期,河南洛陽北邙山一帶陸續發現了大批的北魏、隋唐墓葬,其中唐代墓葬出土一種多彩的釉陶器,遂援引素三彩概念,稱之為“唐三彩”。民國初年,日本人在遼甯西部地區、内蒙古地區做了大量所謂“考古調查發掘工作”。先後發掘了遼陽冮官屯、赤峰缸瓦窯、遼上京臨潢府故城内窯址。随着遼代遺址出了類似唐三彩的一類器物,學者們把這類多彩器物稱為“遼三彩”,時至今日,遼三彩成為對遼代所産多色釉陶器約定俗成的稱呼。

遼三彩器物出土于遼代中期偏晚的各級貴族墓葬中。一般出土于契丹族傳統的聚居地,如遼西地區、中京地區。從對遼代窯址的考察和發掘看,遼代燒造三彩的窯址主要有白音格勒三彩窯、南山小水浴窯、赤峰缸瓦窯,出土的數量在遼代陶瓷器中所占比例很小。其中以赤峰缸瓦窯所燒造的三彩器數量最多,也最為典型,品質最佳。

▌遼三彩的起源及文化元素

關于遼三彩起源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遼三彩從工藝上來源于唐三彩,是對唐文化的一種傳承。另一種觀點認為是遼代陶瓷發展的時代必然産物,是遼瓷發展史的必然階段。

唐三彩屬于低溫鉛釉陶器,出現于唐代初期,鼎盛于武周和玄宗時期。器型包括随葬冥器和實用器兩大類。多見瓷塑,包括各式人俑、動物俑、神話俑。其次為罐、盤、三足盤、雙龍首瓶等。裝飾技法主要表現為淋漓的潑彩,規矩的塗彩僅是少數。彩色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有少量的藍、紫、赭、黑色。窯址主要有河南鞏義黃冶窯、陝西銅川黃堡窯、河北内丘西關窯和陝西西安西郊機場窯。唐三彩距遼三彩年代跨度大,原則上不應該具有技藝傳承的關系,但考慮如下幾個因素,遼三彩工藝應該是直接或間接的來源于唐三彩。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花口盤

中原地區三彩窯口有河南鞏義窯和河北内丘窯。這一地區在五代、北宋早期是遼侵伐區域。遼史對此多有記述,如“會同八年(945年),分兵攻刑、洺、磁三州,殺掠奪殆盡。”“天祿四年(950年)攻安平、内丘、束鹿”。對于手工業匠人的掠奪是征伐的一個主要目的,反映在陶瓷上主要是上京林東窯、南京龍泉務窯等,這類工匠或許就能夠熟練掌握三彩燒制技術。遼人喜茶,而飲茶多用單色釉瓷器,三彩器在當時并沒有市場需求。另外遼産的三彩器胎質疏松,機械強度差,滿足不了日常生活所需,三彩釉彩中含有一定毒素。遼代早期到中期,為什麼沒有出現遼三彩,與技術層面沒有直接關系,而是社會需求決定的。唐三彩與遼三彩在燒造背景方面驚人的相似,均是政府明令宗室、貴族禁止以貴重金屬制器陪葬,為了調和二者沖突,作為替代産品的三彩器物應時而生。

遼聖宗朝四次诏令“禁止葬禮殺馬及藏甲胄、金銀器玩”;興宗朝明确各等級殉葬所用器物,規定宰相、節度等可用銀器随葬,其他等級的貴族由于不能随葬金銀器,而又為了滿足所謂“冥世”的需求,轉而尋找其他替代品。由于陶瓷類産品生産工期較短、數量容易滿足,成為首要考慮的對象。加上唐三彩有作為明器的傳統,三彩器自然而然地成為遼代中期随葬器皿的首選。

三彩器在宋代仍然較為流行,是唐三彩工藝的一種延續。裝飾方法主要采用刻劃添彩,在素燒胎後,按紋飾需要填入彩色釉後二次燒成。宋三彩釉色較為豐富,常用黃、綠、白、褐四種主色,還有紅、黑、醬色。畫面生動,填色規整,不見藍釉的使用。器型以枕為最多,還有盒、燈等。畫面具有濃郁的民間生活氣息。宋三彩在河南禹縣、魯山、内鄉和宜陽等地古窯址中均有出土。遼境屢有宋三彩器物出土,表明宋三彩産品流布到了遼境,遼國工匠對于三彩這種工藝的學習也成為一種必然,這是宋遼經濟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

遼代陶瓷的發展序列經曆了由低溫單色釉陶瓷器(黃、綠、白)二系彩遼三彩這一過程。事物的發展規律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突變隻是極個别特定環境下的産物,并非正常。特别是傳統的手工業行業,其制作技術、制作理念都是在長期實踐中積累、摸索并不斷更新的。遼代的二系彩最早見于耶律羽之墓出土的一件綠釉黃彩瓶,此後陸續有出土,多見白釉綠彩,也有黃綠二色彩,能夠看出遼境工匠能夠很好地掌握二色彩的搭配使用。随着遼代中期偏晚禁止厚葬,遼三彩的産生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牡丹紋花口盤

遼三彩主要包含以下幾種文化因素:

唐文化因素。唐末中原地區大批的漢民遷入遼西和松漠地區,加速了該地區的漢化程序,契丹諸事皆以唐朝為模本,包括職官制度、器物風格自不例外。同時,契丹族和漢族的雜居、融合,也為這個地區的經濟、文化注入了新的動力因子。中原地區的先進生産工具、生産技術大規模地湧入契丹領地,使契丹在原有陶瓷生産的基礎上迅速吸納了先進的生産元素,陶瓷業得以迅猛發展。遼代各類陶瓷器均帶有濃郁的唐文化烙印,間接形成了契丹民族風格和特點。在與中原地區之間的文化、經濟貿易往來中,遼代白瓷就是繼承唐中原地區白瓷器傳統而濫觞,唐代陶瓷器常見的紋飾也被絲毫不差地表現在遼産陶瓷上,部分器型也脫胎于唐、五代金銀器,多見曲口、花口造型,揭示出其受唐代金銀器的影響。

佛教文化因素。契丹貴族笃信佛教,佛教造像與佛寺遍布遼境。遼代早期統治者為了适應社會環境和統治需要,大力提倡尊崇佛教。從聖宗朝開始直至遼末,是遼代佛教最為興盛的時期。遼三彩出現于遼代中期偏晚,其發展軌迹與佛教的鼎盛相吻合。

三彩器中常見佛教文化符号。有一類壓印蓮瓣紋,是遼三彩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紋樣。佛教以蓮花比喻佛性出淤泥而不染。從佛教傳入中國起,這個題材流行各領域,被廣為接受并采用,加之這些題材經常與一些中國傳統紋飾結合使用,可以看出在某種程度上佛教在遼境已作為一種文化傳統融入了遼文化。這種題材在遼代晚期墓葬中多見,如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墓室正中繪蓮花藻井;河北宣化張世卿墓後室穹隆頂彩繪星圖外繪蓮花,前室頂部中心用紅、赭、淺藍色繪重瓣蓮花。有一些裝飾題材的佛教色彩更濃,如獅子紋、摩羯紋、火焰珠紋,而且這些題材是與許多傳統題材如世俗生活等一起使用的,可見當時佛教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滲透到社會的各方面。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代壁畫墓頂

契丹民族文化因素。契丹民族作為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對其所生活的環境有着獨特的眷戀情結,鐘情于藍天、白雲、綠草、清水,集中表現在三彩器物上,就是黃、綠、白三色為主流,充分展現了契丹民族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對大自然的熱愛進而上升到對于大自然恩賜事物的崇拜,菊花、葵花、牡丹、蝴蝶、水波等常見的大自然紋飾都被廣泛應用于遼三彩,海棠盤就是一個典型例證。

遼三彩器型主要有各式盤、碗和鑲接器,以盤、碗為大宗。施彩方式有兩種,一是色地點彩,一是壓印(印模)填塗彩。均施一層白色化妝土。彩主要是黃、綠、白三種色調。三種色彩的搭配看似毫無章法,但有着缜密的設計理念,作為邊飾的白色以及黃、綠色講究自然過渡,互不侵擾,三種色彩有嚴格的主次之分。

▌遼三彩的器型與工藝

海棠盤是遼三彩典型器物,形象多見于遼代墓室壁畫備宴圖。海棠盤造型來源于唐代金銀器。唐代多見一種曲口、長方、錾刻、拼接成型的高座銀盤,遼代也有此金銀器造型,海棠盤器形與此類似。口作八曲海棠花瓣式,紅色陶胎,以黃色或白色為基調,其他兩色搭配,象征黃花、綠草、藍天白雲。口沿一般壓印一周卷草或蔓葉紋,内底印花,多見折枝牡丹上飛舞對碟紋、單朵或三朵團菊(葵花)花紋,輔以流雲、流水紋,一副生機盎然的草原景象,紋飾造型豐滿、肥潤,布局開闊,嚴謹而又工整,壓印的線條粗犷,表現了契丹民族深厚的遊牧情結。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朵花紋海棠盤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盤分為三種形制,有圓盤、四方盤、花口盤。圓盤的裝飾為内底心壓印紋飾,内壁塗彩,外壁施透明釉;方盤與花口盤來源于木質或者金屬器造型,底心壓印四出菊花紋,黃花綠葉,甚是美觀,四壁豎線分割布局,間飾有蔓草紋或小菊花,色彩質感強烈。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團花紋盤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牡丹紋方盤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牡丹紋盤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牡丹紋八角盤

碗是遼代常見的日用器皿,形制較為規整,成型方法一般有拉坯和印模兩種。釉色有白釉、黑釉、綠釉、醬色釉、三彩釉。三彩釉碗有兩種形制,一種是深腹碗,一種是直壁折腹碗,均為模制成型。三彩釉碗一般為同心圓裝飾,由内壁外沿至内底分層裝飾,施彩有模制添彩及淋彩(塗彩)兩種,康熙時期所見的素三彩“虎皮三彩”與此類似。

除了日常所見盤、碗、碟外,遼三彩還有一些形制較為特殊的器型,稱之為鑲接器。器型多來源于唐、五代的金銀器。如三彩釉印花團龍鳳紋執壺,整體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為執壺,下部為溫碗,因為工藝限制,為分體器物。另有溫碗(暖盤)、雞冠壺、瓷塑、文房用具等。這類器物制作工藝較為複雜,成型難度大。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榻模型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龍流帶柄壺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三彩卧貓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遼代綠釉瓜棱執壺

繼遼三彩之後,金元時期出現了一種多彩釉,稱之為“金元三彩”。器型多見小件的盤、碟,以及部分瓷枕。裝飾方式多見單線劃花添彩,圖案講究圓心狀布局,較為規矩呆闆,刻劃的線條簡潔奔放。顔色多為黃、綠、紅、赭色,少見白色調的使用,紅色和綠色所占比例較多。紋飾題材多為單獨的一花一葉、一物一景,常見的有折枝菊花、荷花、牡丹、卧兔紋、蘆雁等。在紋飾和裝飾技法上有着濃郁的時代特征,與同時期龍泉窯、磁州窯、耀州窯的風格相似。

遼三彩作為華夏陶瓷大家庭中重要一員,将奔放張揚的契丹基因與中華傳統文化熔于一爐,為中華陶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對金元三彩乃至明清素三彩的發展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來源:半山古玩

|時代·鄉創周刊 |

它可是你不知道的遼三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