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連續兩屆世界杯未能打入決賽圈,縱使去年赢得歐洲杯亦未能掩蓋球隊問題,如今終于可以來一次全面檢讨。

1.曼奇尼戰術細節調整已盡全力

從大規模選拔到決出最佳11人,曼奇尼近幾年不斷按照球員能力和化學作用找出最佳陣容和合适踢法,這方面教練團居功至偉。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開局4-3-3,費德裡科·基耶薩負責爆破/沖散防線;洛倫佐·因西涅/多梅尼科·貝拉爾迪在兩邊牽制對手,适時起腳/吊傳,或跟隊友在狹小空間撞牆切入;中鋒奇羅·因莫比萊争奪第一點/轉身斜走起腳。三名中場分工清晰:尼科洛·巴雷拉負責中路推進/串聯前場;馬爾科·維拉蒂現位串聯中後場和前場,看準機會作傳球;全隊核心若日尼奧控制節奏,負責後場排程和長傳,以及後場推進。替補曼努埃爾·洛卡特利往往在比賽中後段提供變奏功能,強化中場對抗性。常青樹基耶利尼指揮後場,負責盯緊對方中鋒, 并适時作出戰術犯規;博努奇利用長傳破解對方前場逼搶,喬瓦尼·迪洛倫佐穩打穩紮,當萊昂納多·斯皮納佐拉後上助攻時移入中路。而當萊昂納多·斯皮納佐拉受傷後,喬瓦尼·迪洛倫佐則跟埃默松輪流上前助攻。多納魯馬提升了防線穩定性,亦多次作出關鍵性撲救。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須知道了解戰術跟場上執行戰術是兩碼子的事,意大利球員能夠在多場比賽貫徹執行絕對是難能可貴,皆因國家隊集訓時間有限,球員又來自不同球隊,令國家隊主帥很難像俱樂部主帥一樣細緻地鋪排戰術。事實上,曼奇尼能夠把這隊個人能力不算太高的國家隊調教到極緻,透過戰術調節確定球隊表現下限,并依靠一兩位個人能力比較突出的球員打破困局,順利赢得歐洲杯冠軍已經是球隊最高峰,到世界杯預選賽失利後,亦是球隊步向換血的最佳時機。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2.綜合防守基本盤+中前場壓迫

曆史上,意大利一直是歐洲甚至是世上最講究防守細節的國家。早在30年代,史上唯一一位兩奪世界杯冠軍的主帥波佐便要求中前衛需具備長傳至兩翼的能力,防守時主要采用人盯人,而進攻就講究以最少人數完成攻勢,此戰術可謂确立了意大利往後的比賽風格。

到了60-70年代,Catenaccio(十字聯防)開始大行其道,始創人是朱塞佩·維亞尼(當時執教薩萊尼塔納),其後AC米蘭主帥内雷奧·羅科(其弟子是喬瓦尼·特拉帕托尼),和國際米蘭主帥埃萊尼奧·埃雷拉先後把Catenaccio發揚光大,并各自赢得兩次歐冠冠軍。

再到70-80年代,特拉帕托尼執教尤文圖斯赢盡所有,其戰術理念Zona mista要求球員完整地覆寫球場位置,順着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方向,一緻地橫移填位,防守時于中場作區域盯防, 後場區域則采用人盯人。當中自由人(加塔諾·西雷阿)主要閱讀球賽和預判情況,中後衛(克勞迪奧·詹蒂萊)擁有強壯體格,負責争頂,攔截和主動作出對抗。

80年代尾-90年代初,戰術革命大師A阿裡戈·薩基透過區域聯防,壓縮空間,高位防線配合越位戰術,帶領AC米蘭連續赢得兩次歐冠,并獲得1994世界杯亞軍。到90年代中期,裡皮帶領尤文圖斯橫掃意甲,講求防線的靈活性和球員踢法的多樣性,多名邊線球員可以同時兼任兩邊後衛,翼衛和邊中場,又經常在比賽期間互換左右邊後衛,限制對方發揮,以及按照臨場形勢使用不同特性的攻擊球員。

千禧年代意甲環境比較複雜,兩支首都球隊拉齊奧/羅馬曾經打破AC米蘭和尤文圖斯的壟斷地位,但未能持久。再到2006年爆發電話門事件,令國際米蘭一支獨秀,接連稱霸意甲。總括來說,千禧年代意甲并沒有突破性的防守戰術,多數依賴防守球員的單防能力和緊密站位應對,同時間亦是一衆歐洲和美洲頂級中後衛的最後探戈,往後十年開始出現斷層。

然後去到一零年代,孔蒂執教尤文圖斯的第二季重新開機三後衛陣型,BBC+布馮組合更成為經典,連帶其後國家隊亦是如此。繼任人阿萊格裡雖回歸四後衛,但低位防守時仍會由4-4-2轉為3-5-2。

曼奇尼自2018年執教國家隊後,便以當時意大利一對最top中後衛基耶利尼和博努奇作為防線根基,配合費德裡科·基耶薩, 洛倫佐·因西涅/多梅尼科·貝拉爾迪, 奇羅·因莫比萊, 尼科洛·巴雷拉, 馬爾科·維拉蒂等人作前場壓迫,有别于過往國家隊的防守政策。

簡單來說,球隊之是以能夠踢出曼奇尼和教練團的防守要求主因是一對中後衛的單防能力和默契達到上乘水準,令球隊有穩定的防守基本盤,再加以調節,讓中前場隊員可以放心壓前逼搶。

曼奇尼接任後的意大利在踢法上比以往進取,講求前場逼搶,防線壓得更前。但當基耶利尼和博努奇退出國家隊後,另一老将阿切爾比和新一輩的巴斯托尼、阿萊西奧·羅馬尼奧利、小曼奇尼、魯加尼又是否有足夠實力頂上?從近年意甲和國際賽的表現來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主因是上述幾人的單防能力都比不上上一代,加上在國際賽合拍次數有限,互相補位意識和默契有待觀察。

換句話說,在防線的基本盤已大打折扣的前提下,前場壓迫的情況又如何?

就以去年歐洲杯為例,根據著名足球資料網站FBref和Wyscout資料顯示,意大利的中前場迫搶表現其實一般:

在24支參賽球隊當中,意大利的PPDA值排第9位,隻有11.93(1st西班牙5.86,2nd波蘭8.24)

PPDA(passes allowed per defensive action)是由(分子)進攻一方的傳球次數,除以(分母)防守一方在中前場(即離對方球門60碼範圍以内)的防守動作次數,當中包括攔截,上搶和犯規。PPDA數值越小,代表防守一方在中前場的防守強度越高,相反,數值越大代表防守一方的防守越松散。值得留意的是PPDA并不包括遮線,而遮線亦是防守站位的一種。

意大利的Challenge intensity排第18位,隻有4.9分(1st西班牙7.6,2nd奧地利5.9)

Challenge intensity(計算防守一方在失去控球權後每分鐘向對手作出的防守動作,例如defensive duels、loose ball duels、interceptions、tackles,數字越高,代表防守程度越激烈)

意大利場均向對方施壓136.6次(排18位),場均成功施壓36.6次(排20位),施壓成功率26.8%(排13位),在attacking third區域向對方施壓38.4次(排第5位),在attacking third區域場均成功攔截2.13次(排第10)。

就算放眼歐洲五大聯賽,意甲的PPDA值雖然排第2位(10.85),但卻隻有都靈打入前十位(都靈的PPDA值其實排五大聯賽之冠, 6.97)。而在向對方施壓資料方面,意甲隻排第3位,至于攔截次數和在attacking third區域成功攔截次數更排第4位。此外,意甲球隊的中後場防守表現亦不算标青,例如封阻次數排第3位,而tackle+interception次數則排第4位。

總括來說,無論是意大利國家隊抑或是意甲球隊,雖然比以往更積極向前壓迫對手,但目前仍處于轉變階段,還在摸索中,始終需要時間。

3.球員選材匮乏

一般來說,如果聯賽處于高水準兼具競争性,本土球員在日常比賽中已經獲得足夠的磨練機會,加上參與歐洲杯賽有助擴寬視野和提升心理素質,大緻上已經讓國家隊主帥有足夠多的人才庫。問題是,近年意甲的聯賽水準和競争力又是否足夠?昔日借助頂級外援提升本土球員水準,進而帶動聯賽成為歐洲頂級,但如今因聯賽缺乏高素質外援(外援數量多并不代表素質高),加上尤文圖斯9連霸拉大聯賽差距,上屆冠軍國際米蘭又因财困而需變賣主力,前列球隊的歐戰成績更強差人意。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近十年隻得尤文圖斯兩次跻身歐冠決賽,但都隻是亞軍;次一級的歐聯杯或前身歐洲聯盟杯或歐冠,上一次由意大利球隊封王已經要追溯至1999年拉齊奧和柏爾瑪,至于歐聯杯隻有國際米蘭于19/20賽季奪得亞軍。換句說話,最近一次有意大利球隊赢得歐洲杯賽已經要追溯至2010年的歐冠冠軍國際米蘭!

意甲雖然近20年歐洲聯賽總系數排第3位(274.87分),但其實隻是以些微分數(3.1分)領先德甲,被英超和西甲分别抛離57分和85分!當中2006年電話門事件是關鍵因素,影響深遠,不但令外援轉投其他聯賽,投資者卻步,再加上英超富甲一方,盡收各國兵器,西甲雙雄又狂搶個别位置最佳球員,令意甲在一零年代極少有當打的頂級外援加盟。就算尤文圖斯9連霸吸引到C羅加盟,但其實高峰已過,反而大部分收購都針對國内對手的主力球員,間接弱化聯賽競争力,原因是其餘球隊根本沒有财力收購高素質球員補充陣容。此外,米蘭雙雄大多向失意軍人招手,亞特蘭大财力有限,羅馬,拉齊奧,那不勒斯又因成績關系未能吸引大牌球星。

除了聯賽競争力下跌之外,本土球員上陣時間亦值得關注。根據Transfermarket資料顯示,今季意甲本土球員的上陣時間隻有35.7%,排歐洲五大聯賽第4位,僅高于英超33.8%(西甲57%,法甲46.1%,德甲42%)。而本土球員上陣時間超過50%的球隊分别是恩波利(現時排第12位),桑普多利亞(15位),卡利亞裡(17位),熱那亞(18位);至于排聯賽榜前三位的米蘭雙雄和那不勒斯則隻有22-28%。此外,意甲的年輕球員(U23)上陣時間更是五大聯賽中最少,隻有7.5%(法甲18.2%,西甲10.2%,英超9.5%,德甲8.8%)。

既然球員在國内缺乏磨練機會,球員外流的情況又如何?

國家隊選材主要來自本土聯賽+外流球員。在現時意大利國家隊正常球員當中,外流核心球員隻有馬爾科·維拉蒂, 若日尼奧, 多納魯馬, 埃默松四位。是否足夠?

根據Soccerway資料顯示,今季意大利球員外流到歐洲最進階别聯賽(英超,西甲,德甲,法甲,荷甲,葡超)共有17位。至于英格蘭、法國、德國、西班牙球員外流到上述聯賽(包括意甲)的數目如下:英格蘭有24名球員,法國有超過140位球員,德國有62名球員,西班牙有96名球員。由此可見,意大利球員外流的數目是歐洲五大聯賽中最少,加上本土球員聯賽上陣比例又少,大大限制了主帥的選才數量。如是者,既然本土球員在意甲難有上陣機會,聯賽競争力又不足,應當大規模外流才能找到磨練機會。

4.教練素質猶在

位于意大利足協技術總部(FIGC)的Coverciano教育訓練中心多年來緻力培養出優秀教練,上一輩包括有安切洛蒂、孔蒂、盧西亞諾·斯帕萊蒂、阿萊格裡、薩裡、西蒙尼·因紮吉、加斯佩裡尼,近年就有皮爾洛、阿爾貝托·吉拉迪諾、卡納瓦羅等人。根據Michael Cox著作:Zonal Marking: The Making of Modern European Football一書提及到前Coverciano主管Gianni Leali,曾經講述他們不會隻教授某一種陣型/系統,而更重視系統的多樣性,甚至所有有可能的陣型都會教授。放眼歐洲,雖然意大利籍教練多年來執教每支球隊的時間都不會太長,但目标為本的理念總可以在不同聯賽取得成功。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曆代相傳,意甲教練多年來一直擅于靈活地運用不同陣式/踢法應付對手,以及臨場戰術調整有一定保證。隻不過,很多教練對待歐洲杯賽的心态存疑,特别是歐聯杯,經常派遣副選應戰,而就算強陣出擊,結果都是未如理想。

5.重新重視個人能力

意甲近年嘗試一改風格,比賽場面更為進取,強化後場組織,前場壓迫,防線推前。意甲比賽環境的确跟大環境逐漸接軌,而基耶利尼在今年3月于Amazon Prime Video接受前隊友馬爾基西奧通路時亦表示前主帥孔蒂是第一人改變他們的足球視野,強調後場建立和控球在腳的重要性,但問題是一直引以為傲的防守基本盤正在弱化,甚至因适應現代足球需要而改變青訓模式,導緻中後衛位置斷層。

當基本盤“鍊式防守”崩壞時,意大利足球的前路在何方?

作為足球大國,意大利由稱霸世界至今已有差不多90年曆史,理應堅持自己風格和傳統,雖然學習他人之長并沒問題,但前提是需要擁有單防能力強勁的中後衛才可以妥善地實行前場逼搶,否則隻會顧此失彼。又正如基耶利尼在2017年接受通路時講述“瓜迪奧拉式足球”對意大利守衛的影響,批評時下守衛不懂得盯防,正在失去防守DNA,而西班牙的tiki taka亦不是意大利的足球哲學。

經曆2006年電話門事件,赢得世界杯冠軍,再到2010年和2014年小組賽出局,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不入,換句話說,即連續四屆世界杯失望而回,意大利人已經輸得很徹底!

既然如此,意大利人何不鼓起勇氣,打破現代戰術架構和限制,重新在青訓體系上培育新人,強化個人能力,特别針對兩個意大利最引以為傲的位置:中後衛和9号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