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最近,曉七在看《知否》原著小說的時候,看了盛明蘭的一句話,越看越喜歡,越覺得有道理。

“若都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直,以德報德,方知人間終有善惡。”

顧廷烨與繼母小秦氏關系不好,鬧得沸沸揚揚,由于小秦氏挺會做人,在外面名聲特别好,而顧廷烨在迎娶盛明蘭之前本就聲名狼藉,口碑差,是以,在這場繼母與繼子的紛争中,輿論一開始倒向了小秦氏這邊,認為是顧廷烨繼承甯遠侯爵位後就飄了,不孝敬繼母,連帶着盛明蘭也遭到了不少白眼。

鄭大夫人品性賢良,一身正氣,為人孝敬,也看不慣顧廷烨和盛明蘭。

盛明蘭為了蓉姐兒上學的事情求到了鄭大夫人這裡,對于鄭大夫人的疑惑,盛明蘭毫不畏懼,理直氣壯地告訴鄭大夫人,是他們對不起顧廷烨在先,理應遭到報應。至于以德報怨,那麼,何以報德?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是啊,以德報怨,何必報德?再說了,就算你以德報怨,原諒了别人傷害你的行為,就能換來好的結果嗎?就能讓他感激你,不再幹壞事了嗎?未必。

在有的人眼裡,從來都沒有為他人着想這五個字,隻有自己的利益。就算你放過了他,不再要求他為自己的過錯付出代價,他也不會感激你,反而覺得你好欺負,覺得你怕了他,當他再度盯上你、想要從你身上撈取好處的時候,他不但不會有所猶豫,反而會有種“反正你不會把我怎麼樣,還會再放過我”的想法,更加得寸進尺。

就像小秦氏,就算是顧廷烨以德報怨,原諒小秦氏算計自己的行為,真心善待小秦氏,小秦氏就會罷手,不在盯着甯遠侯爵位嗎?不可能的。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正如董卿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有些事不值得原諒,和大不大度沒關系。”

有些事情與其要求别人以德報怨,放過你,不跟你斤斤計較,還不如明白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的道理。你該去問問自己,當初為什麼要做傷害别人的事情?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你要是不幹壞事,不傷害别人,就會身正不怕影子斜,正如那句俗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你說,我老婆是不是太小心眼了?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一直放不下,無法跟我媽共處在一座屋檐下。我媽在家裡哭,囔囔着要上門養老,我老婆告訴我,想讓我媽來,就簽字離婚,這下好了,我裡外不是人。”

林先生一邊喝酒澆愁,一邊跟大家傾訴自己的遭遇。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1.

很明顯,林先生所遭遇的困擾正是讓大部分已婚男士都感到苦惱的婆媳沖突。

老媽和媳婦,一個是生養自己的母親,要盡到孝道,一個是為自己生兒育女、與其患難與共白頭偕老的夫妻,要盡到男人的責任,一旦這兩個女人發生沖突了,男人往往就會焦頭爛額,裡外不是人。

為什麼林先生的母親和他的妻子會到了一山不容二虎的地步?實際上,林先生自己都承認,是他母親做得太過分了。

“我老婆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我媽也是女人,為什麼會重男輕女到了這種地步,不把我女兒當人看?為了抱孫子的事情,找我老婆麻煩,還讓我離婚?”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你沒兒子,我們老周家的香火不就斷了?我死了之後,有何面目去見列祖列宗啊?”

對于老媽的說法,林先生不以為意,他看得就很開:“我們家又沒有皇位要繼承,家産也很少,就在一個小山村裡有兩棟樓,有人要嗎?我跟老婆一個月收入加在一起就六七千,在外打工二十年,連房子都沒買,這要是有了兒子,我還得頭疼死。再說了,誰能保證香火一直有啊?要是我兒子沒兒子,不一樣要斷嗎?”

“你沒兒子,以後誰管你養老的問題?養兒防老,你懂不懂?”

這個理由林先生也不認可,在他看來,養兒防老的“兒”指的是兒女,包括女兒,隻要好好教育,女兒也會承擔起給父母養老的義務。

“有兒子也不一定行,要是有個敗家子,還養兒防老呢?你不被氣死就算好的。比如我同僚,有兒子,上個大學卻在網上借貸,欠了二十幾萬,逼得我同僚傾家蕩産,你說,這樣的兒子能指望他給你養老嗎?我女兒現在工作了,每個月都給我錢,給我買東西,孝敬不?”

雖然林先生想得開,不重男輕女,很疼愛女兒,但是林先生的媽媽就是想不開。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2

林先生的女兒今年26歲了,從她出生開始,林先生的媽媽就一直看孫女不順眼,認為就是因為有了孫女,自己家才斷了香火,才有了一堆糟心事。

女兒小的時候,林先生媽媽找兒媳婦麻煩,林先生妻子還可以忍。可是,随着孩子長大,林先生的媽媽連孩子一起為難,妻子護犢,婆媳沖突越來越激烈。

女兒6歲的時候,林先生忍無可忍,跟父母吵了一架,帶着妻女離開了老家,外出打工,才換來了一段時間安穩的日子。

可是,在女兒八歲那年,媽媽的一耳光徹底讓林先生的妻子恨透了婆婆。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那個時候,是過年,我們一家3口回老家。那年,我賺了些錢,便多買了點肉,打算一家人好好過個年。可是,就在除夕夜那天,我媽居然為了一塊肉打了我女兒一耳光,把我女兒扇倒在地,嘴裡還罵罵咧咧的。”

“賠錢貨”、“賤骨頭”、“野種”、“不下蛋的母雞”等等,不堪入耳的話全部從林先生的媽媽嘴裡飄了出來,林先生的妻子跟婆婆扭打了起來,直到林先生摔了東西,抱起女兒拉着老婆連夜離開。

之後18年,林先生的妻子從未回過林先生老家,也拒絕再見婆婆,不讓女兒回去,過年的時候,林先生回老家,妻子帶女兒回外婆家。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3.

如今,林先生的媽媽已經75歲了,前段時間大病一場,身體垮了不說,記憶力也下降許多,林先生的爸爸也好不到哪裡去。于是,他們想到了養兒防老,打電話給林先生,要求林先生管他們。

一開始,他們要求林先生的老婆立馬辭職,回來伺候他們:“伺候公婆,本來就是兒媳婦的義務,你們懂不懂孝道?”

這個要求林先生問都不用問妻子,直接拒絕了,林先生的父母見兒媳婦不肯回來,便向兒子索要他們的住址,想要上門養老。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林先生沒有直接告訴父母,而是詢問了妻子的意見,被妻子直接拒絕了。

雖然林先生明白妻子的委屈和怨氣,但是心裡也不好受,畢竟,那是他的親生父母。

“現在,我到底該怎麼辦?我不想沒了老婆,不想讓女兒失望,但那畢竟是我父母,我總不能不管他們吧!”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4

胡适說:“我們要收将來的善果,必須努力種現在的新因。一粒一粒的種,必有滿倉滿屋的收。”

種下了善因,比如做婆婆的善待了媳婦,做父母的會教育子女,就能得到善果,比如媳婦會将心比心孝敬婆婆,讓婆婆老有所養,兒女會孝敬父母,保障父母的晚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想要收獲,必須有所付出,這是因果關系。

反之,如果你種下了惡因,釀成了惡果,也必須自己去吞咽。幹了壞事,不想受到懲罰,還想讓被你傷害的人繼續給你好處,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奉勸為人父母的一句話,善待兒女的配偶,也是在善待自己和兒女,不然,你的兒女裡外不是人,你的晚年也不會幸福到哪裡去。何必要為自己的一己之私,折騰得自己和親人都不好過呢?

51歲男人裡外不是人:我媽打我女兒的那一耳光,我老婆記了18年

END.

曉七請你評: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林先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