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報道
編輯:袁榭 好困 David
【新智元導讀】中國國産GPU即将進入市場?摩爾線程釋出通用GPU晶片與2款顯示卡,壁仞科技也宣布自己的通用GPU晶片BR100一次點亮成功。
這兩天,國産晶片界全是「大新聞」!
30日,英偉達前中國區一把手張建中率領的摩爾線程,推出了國産通用GPU晶片「蘇堤」、桌面級顯示卡MTT S60和伺服器用顯示卡MTT S2000。
31日,哈佛博士、投資界資深人士張文先生的壁仞科技,又在當天晚上宣布自家的首款通用GPU晶片BR100系列一次點亮成功。
顯示卡兩連發
一提起顯示卡,你能想到什麼顔色?
無非就是AMD的紅和英偉達的綠,也許還有老黃皮衣的黑。對了,這兩天英特爾也宣布推出自家的獨立顯示卡,是以可能還要加上一抹藍。
顯示卡這個領域,往大了說,可以影響國家千百萬AI實驗室的算力根基,往小了說,可以改變千百萬宅男的遊戲品味。
這個領域,也是日日夜夜地盼着真正的國産能夠崛起,又無數次地被現實澆滅了希望。
那麼,這次擺在我們面前的,又是些什麼?
話不多說,先上參數。
對标「國際旗艦」:7nm制程,參數未知
2022年3月31日晚上11點左右,壁仞科技宣布首款通用GPU晶片BR100系列一次點亮成功。
壁仞表示,在核心性能設計标準上,BR100是國内算力最大的通用GPU晶片,直接對标「國際廠商近日釋出」最新的旗艦級産品。
綜合其此前在各個平台的自行介紹、和此次的官方宣示消息,BR100系列基于壁仞科技自主原創的晶片架構開發,采用7nm工藝制程,并結合了包括Chiplet等前沿設計、制造與封裝技術。
之前,于2021年10月8日,壁仞科技也曾宣布将此款通用GPU晶片BR100正式傳遞台積電、開始流片過程,并預計将在2022年面向市場釋出。
原AMD全球副總裁、壁仞科技現任聯席CEO李新榮,在其公司的傳遞流片慶祝會上表示:這意味着壁仞科技進入了下一階段。
「這代表着壁仞科技從一家講願景、講團隊、講技術的創業公司,真正進入到講産品、講業績、講成就的階段。」
原AMD全球副總裁、壁仞科技現任聯席CEO李新榮
流片傳遞時,李新榮在接受钛媒體采訪中表示,BR100對标的是英偉達當時在醞釀中的5nm GPU晶片。
李新榮對钛媒體的介紹是:「這款晶片采用台積電7nm制程工藝,內建了PCIE Gen5及HBM2e等……采用了3D立體堆疊技術等多種技術組合。」
36氪對此事的報道中有一句:「從參數來看,如果這顆晶片可以成功上市,也是目前算力最大、面積最大的AI晶片。」
不過通觀全網有關這兩次事件的報道,無論采訪者還是公司自行披露,除了「高算力、高通用性、高能效三大優勢」的泛泛描述與上面的資訊以外。BR100的具體性能、規格等參數仍未揭曉。
考慮到此晶片還在「測試與調優等工作順利推進」中,不公布具體參數似乎也合理。
張文:山中頓悟,要做「中國芯」?
壁仞科技的創業故事細節,基本全由創始人張文在各種專訪中自行釋出。不得不說,故事比較生動,既有像是套格描摹的部分,也有旁逸斜出的創意。
張文先生在接受創業邦和澎湃新聞采訪時,稱自己創業艱難不易但有經驗。
壁仞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 張文
1990年代,張文在哈佛大學讀博士,「每天隻能睡三四個小時,閱讀材料晦澀難懂,這段痛苦的時光,使他愈發有了韌性」。
韌性難以量化,不過張文先生在創業邦專訪的後面又說現在創業「大大壓縮了自己的睡眠時間」。
看來打勞工得警惕讀過博的老闆,人家有不睡覺的功底。
2019年開創壁仞科技時,據張文先生自述,「作為連續創業者,這是自己所有創業中準備最充分的一次。」「這是我最後一次創業,最後一個公司,決定把這個公司做好。」
然後,2021年11月,張文又創業,開辦了一家L4自動駕駛公司「雲骥智行」。
當然,故事的套格部分不能缺乏最終被感化的反角。「一位著名投資人說:『你隻要不做晶片,我都投你。』張文的回答顯然讓這位投資人失望了。
即便這樣,投資人仍然不願放棄這樣一位優質的創業者,決定邀約張文見面詳談。短短一個小時,張文……深深打動了這位投資人,一筆投資是以敲定。」
在接受澎湃專訪時,張文先生稱「中國芯」是中國人工智能整個産業最核心的部件。「我是抱着隻拿一塊錢薪水的心态來創業,就是希望能把這個賽道做好。」
考慮到個人所得稅與資本利得稅制的中美不同,張文先生的此表态可能真和貝索斯們不一樣。在中國,不拿薪水隻拿股權,說不定真不是為了避稅,避不掉的。
壁仞科技除了還沒開賣的産品以外,最足以讓創始人自豪的,應該就是濟濟多士的人才陣容了。
在創業邦和澎湃的專訪中,張文先生多次提到自己招賢納士之成績:「集中了華人最好的半導體人才,我們團隊很多人都是做了好幾代GPU。」「半導體人才『夢之隊』,從技術到工程到商務,團隊中不乏頂尖科學家,也有來自于世界領先晶片公司、從業經驗超過20年的産業人才。」
按照2021年産品流片慶祝會的通稿資訊,壁仞科技在上海、北京、珠海、杭州、成都,以及美國已有近600名團隊成員。
張文先生自述的創業故事中,有個有趣的小細節。
在接受創業邦專訪時,張文說自己到武夷山旅遊,「一座刻着『壁立萬仞』四個大字的巨型山峰矗立眼前。這座山峰,是亞洲天然形成的最大的完整岩石。」
張文:「在山中的朱熹書院靜坐了一整個下午,暗自下定決心,要做一家像這巨石一樣有高度、并且堅若磐石的公司,『壁立萬仞』。」
山中頓悟決意的橋段雖然俗套,但這公司名的出典就有趣。
「壁立萬仞」是旅遊景點的沒文化經營方發揮的,這個成語在中文中通常是以「壁立千仞」出現。畢竟七尺為仞,山高七千尺尤可,山高七萬尺那就玄幻了。
而「壁立千仞」最為人熟知的用法,是傳說中林則徐拒賄的集句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以防大家不好意思,委婉地請各個潛在利益方不要送太多錢投資他的仕途。
至于「壁立千仞」在公元3-6世紀的中文起源,都是用來形容劍閣、仇池、蔥嶺等天險「作固作鎮」、「樓橹卻敵」、「投足無所」的區域拒止性質。
這些典故,似乎和創紀錄融資金額,些微有那麼一些「不搭」?
故事可以發揮,數字比較真實:壁仞科技自誕生來就環繞着有錢光環。
2019年9月9日,壁仞科技注冊成立。2020年6月16日,壁仞科技宣布完成總額11億元人民币的A輪融資,創下當時中國晶片設計業A輪融資規模的紀錄。
按其自承,從注冊成立到2021年3月完成B輪融資,壁仞科技在18個月内累計融資額超47億元人民币,創下了中國晶片創業公司的融資紀錄。
而按甲子光年的統計,2020-2021年,GPGPU領域有近20起融資事件發生,其中四起是壁仞科技的融資。
2022年3月底,壁仞科技釋出要繼續融資的消息:該公司将其自身估值定于170億元,希望籌資至多20億元。讨論仍在進行當中,籌資目标和估值可能發生變化。
曆時14個月,率先實作12nm顯示卡量産
2021年11月25日,摩爾線程宣布,自己在不到300天的時間裡,完成了首顆國産全功能GPU的研制。
時隔4個月,摩爾線程于2022年3月30日正式釋出了桌面級顯示卡MTT S60和伺服器顯示卡MTT S2000。
從紙面參數來看,MTT S60擁有:
12nm制程
2048個MUSA核心
8GB LPDDR4x顯存
單精度浮點運算6 TFLOPS
像素填充率為192G Pixel/s
最高支援8K
相比而言,2016年推出英偉達GTX 1070就已經實作了6.5 TFLOPS的算力,2017年的Xbox One X也達到了6 TFLOPS。
據稱,MTT S60可在1080p分辨率下以最高畫質流暢運作《英雄聯盟》,至于幀率到底能穩定在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話說回來,想要流暢運作其實隻需要英特爾UHD 630集顯就夠了。獨顯的話,英偉達GeForce 560和AMD Radeon HD 6950也可以。不過,現在所謂的「流暢」似乎有着向120幀進發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MTT S60支援英特爾、AMD、龍芯、飛騰、兆芯等主流CPU以及Windows 10、麒麟、統信、Ubuntu等作業系統。
MTT S2000為了配合資料中心的多GPU配置方式,采用了單槽的被動散熱設計。其紙面參數為:
4096個MUSA核心
最高32GB顯存
單精度浮點運算12 TFLOPS
在AI模型算法上,可對Tensorflow、Pytorch在内的深度學習架構進行加速,并支援x86和ARM架構的CPU。
你可能也注意到了,參數中的「MUSA」指的是什麼?
MUSA(Moore Threads Unified System Architecture),也就是摩爾線程的「統一系統架構」。
其中包括,統一的程式設計模型、軟體運作庫、驅動程式架構、指令集架構和晶片架構。
基于MUSA開發的應用,具有廣泛的可移植性,可同時運作在雲端和邊緣的衆多計算平台之上。
以MUSA為基礎的第一代全功能GPU晶片——蘇堤。
據報道,這個所謂的「全功能」是指「蘇堤」内置了四大主流引擎:
圖形渲染引擎
智能多媒體引擎
AI計算加速引擎
實體仿真及科學計算引擎
效果嘛,從量子位在第一現場傳回的動圖來看,應該還不錯。
4.9MB
高精度紋理渲染
4.0MB
全局光照與環境光遮蔽
此外,摩爾線程獨立設計研發的下一代多平台GPU實體仿真系統——AlphaCore,可以對實體世界中複雜的固體、流體等效果進行超高精度的實體仿真處理。
最厲害的一點在于,AlphaCore相容現有生态中的Vulkan、CUDA、DirectX等Runtime API環境。
這麼看來,比起不支援CUDA的AMD「強了不止一星半點」啊。
張建中:離開英偉達19個月,搞定國産GPU
摩爾線程的創始人、CEO張建中,自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之後在冶金部自動化研究院完成碩士學曆。曾受雇于戴爾、惠普等企業,擔任銷售總監、事業部總經理等職。
張建中于2005年5月加入英偉達,最後擔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及中國區總經理。2020年秋從英偉達離職。摩爾線程是在2020年10月份注冊。
其供職于英偉達期間,2008年英偉達在中國的GPU市場占有率不到50%,2020年的市占率已經超過80%。業績斐然。
2021年2月的融資消息通稿中,摩爾線程自稱有「幫助英偉達在中國取得成功的GPU生态和行業營銷專家」,真不是瞎吹。
參考資料:
https://tech.sina.cn/2020-06-16/detail-iirczymk7222495.d.html
https://www.tomshardware.com/news/first-wholly-domestic-chinese-GPU-graphics-card
https://www.birentech.com/news/165.html
https://www.birentech.com/news/128.html
https://www.36kr.com/p/1433660203105928
https://www.birentech.com/news/119.html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93306.html
shorturl.at/adCK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