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出生就已經在頂峰,而有一些人拼盡全力最終也不過是在山腳下,擡起頭來,除了是礫石和陡峭的山崖,根本望不到無限美好的風光。

未婚先孕嫁顧磊,得到上海戶口
從安徽貧窮的農村來到大海上,帶着滿腔的熱情,想依靠自己的能力,賺取财富,買房,在紙醉金迷的大城市中立足,這是20多歲的馮曉琴來到上海的初衷。
于是,她吃苦耐勞,賣保險,當服務員,幾乎把所有底層工作都做遍了,依舊隻是一個卑微的打工者,跟幾個同僚合租在簡陋的出租房裡。
殘酷的現實,讓她清楚地意識到,單純靠自己的能力,賺錢買房,然後擁有上海戶口,成為上海人,是行不通的。
聰明的她,很快找了一個捷徑。那就是嫁給一個上海人,這比她辛苦賺幾十年買房,可來得簡單多了。
顧磊,地道地道的上海人,父親是一個中學老師,退休了,有終身俸也有50多萬存款,異卵的雙胞胎姐姐顧清俞,是一個跨國公司的高管,能力強,一個項目的提成就能上百萬。
擁有一套價值800多萬的三房的小房間,雖然說不是特别有錢的富豪,但對于馮曉琴這樣的鄉下妹來說,已經是天花闆了。
沖着這一點,即便顧磊看起來憨憨傻傻,并且腿還有點殘疾,但這對于馮曉琴來說又算什麼呢?
畢竟一個在底層求生活的人來說,好看的外貌并不能當飯吃,有家底,能夠安身立命才是最實際。
何況馮曉琴,還是一個生過孩子的人,想要找那種高富帥,幾率簡直比中彩票還低呀。
馮曉琴太懂得生活裡的得與失,在展翔的介紹下,遇見顧磊,她像在黑暗谷底遇見了光明,能不能逃出暗無天日的深淵,就靠這個上海男人了。(馮曉琴)就像螞蟥盯着鹭鸶腳,使勁渾身解數牢牢地抓住,這個過程足足花2年的時間,最後以一種不體面的方式高嫁——不惜未婚先孕,才得以如願以償地嫁進顧家。
果然,她确實在婚姻中倡到了甜頭。至少她的親妹妹來上海,免費住在了顧家。
《斷頭王後》中有這樣一句話: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價格。”
她嫁給顧磊是因為利益,并非愛情。
這種摻雜利益和心機的目的之下,她絕對不會隻安于擁有一個戶口,擁有自己的房子,然後接弟弟,其實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甚至是自己父母,來上海,才是她最想要的終極目标。
在蟄伏了八年之後,這一份野心終于暴露出來:一個全職在家帶孩子,照顧老人,沒有任何收入,丈夫也不過是個普通的财務,積蓄僅僅三萬的人,就吵吵着要買房。
冠冕堂皇地說是想要給兒子買個學區房,可以進入更好的學校學習,暗地裡是想借此圈一套房子,成為真正的上海女主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她讓老公去跟自己的姐姐借錢,一開口就是一百萬,不說馮曉琴這個人品質如何,沖着這個數字就足以說明這是一個厚顔無恥的女人。
雖然顧清俞工資高,可誰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顧清俞一個項目可以提成一百萬,可那也是人家付出多少努力才得到,顧清俞的胃病不就正好的說明嗎?
不能仗着姐姐對弟弟好,就可以獅子大開口跟人家要錢吧?一百萬,表面上說是借,實際上如果給了,不就等于是白送的嗎?
以馮曉琴和顧磊的能力,别說還這一百萬,就是月供恐怕都有問題吧?
清醒的顧清俞當然知道馮曉琴的心思,先是以自己買房為借口,事實也是想買房,隻不過沒有名額。
見到在顧清俞那邊借不到錢,馮曉琴就假裝離家出走,迫使顧磊的爸爸拿出五十萬的養老金支援她買房。
之後見顧清俞無法買房,還利用展翔想再次跟顧清俞借錢,陰差陽錯,展翔看在顧清俞的份上,答應借一百萬。
她挖空心思算計着顧磊家裡的每一個人,最終反噬到自己身上,這個可以讓他利用的男人,意外從樓梯滾下,死亡了。
就像塗磊所說:“女人,永遠不要把某個人當成你人生的全部。否則有一天,當他們離開你時,你注定會一無所有。”
是的,她把顧磊當做索取一切的全部,當這男人失去了,心心念念的房子沒了,就連兒子學雜費她都交不起。
費盡心思幫助史老闆拿下會所,間接逼迫顧家和解
顧磊死後,沒有男人依靠的馮曉琴,隻能去送外賣,每天風裡來雨裡去,不是遇到奇葩客戶想要揩油,就是遲到被扣錢,根本賺不到錢。
現實再一次讓她看到,以她的努力,想要賺到錢實在難如登天呢。是以,她把心思又動到開洗腳店的史老闆。
哪怕她明明知道,史老闆不是什麼善類,但依然費盡心思地去幫他忙。
史老闆想要租下小區被閑置的會所,一直得不到業委會的同意,馮曉琴的公公是業委會的業委主任。
馮曉琴通過兒子小老虎在顧士宏那邊探聽消息,還通過張老太等老人做民意調查,最終幫史老闆拿下了會所。
她這樣做,一點是顧磊死後,她想通過這件事令顧家人着急,誤以為她其實有男人喜歡她,一旦結婚,就會把小老虎帶走。
一個細節,顧士宏探聽她與史老闆的關系,馮曉琴回應了一句話:“現在沒有關系,以後可保不準!”
言下之意,暗示她可能會和史老闆結婚,然後帶走顧寅,先下手為強,令顧家人對她态度緩和,不會逼着她搬走,果然,顧士宏松口了,對馮曉琴說以後一家人還是好好過日子。
其次,她還是有動了史老闆的心思,她出色的能力,還是挺令史老闆刮目相看的,隻不過都在底層混過來的人,馮曉琴的底色,史老闆一清二楚。
史老闆曾對展翔說馮曉琴沒個毛孔頭充滿着算計。早就看透馮曉琴的史老闆,他表面對馮曉琴多麼恭維和熱情,但骨子裡,像馮曉琴這樣的女人,他壓根就看不上。
一個本就投機取巧的人,(做假文憑給施源招生)再娶一個精于算計的人,那就真的把勾心鬥角帶到家庭生活去了!
馮曉琴與史老闆的這一段“友情”收到的甜頭,就是可以繼續在顧家免費的住下去。
與展翔開托老所,七分創業,三分想拿下他巴金先生說過:“生命的意義在于付出,在于給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真正的高貴,不是固守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而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内幫扶他人。當善意與給予相逢,就能釋放巨大的能量。
要說本劇最善良的人一定是展翔,他擁有十七八套房子,是個典型的暴發戶,每天除了收租,就是打麻将,然後喝紅酒,彈鋼琴,做一些附庸風雅的事。
然而,他不論對外來妹馮曉琴還是對高冷女神顧清俞,都沒有捧高踩低,對拖欠一年房租的郭強一家也是很寬厚,之後還幫忙給安排到“不晚托老所”。
馮曉琴對展翔其實一直是動着心思的,隻不過展翔喜歡顧清俞已經到了着魔的程度,她沒有任何的機會。
馮曉琴借着幫他傳遞顧清俞“情報”的便利,跟展翔混得關系非常熟絡,其實這不含,她一直在找機會,如果有縫隙,她分分鐘就會往裡鑽。
死纏爛打追着展翔開托老所,就算有七分的想要創業賺錢,也不乏有三分想借此接近展翔,企圖有朝一日成為名正言順的“老闆娘”。
“一個人一定要有追求,不要光考慮眼前的利益,或者說不要為錢而活。人生最大的價值,不是在于你多麼富有,而是你回頭看的時候,問心無愧。”
這句話展翔不懂,可馮曉琴懂。她知道展翔有錢,唯一缺的就是做一個有意義的事業,而不是遊手好閑的暴發戶,顧清俞的爸爸顧士宏就是是以不怎麼看得起他。
馮曉琴就提出開托老所,這可是一項有意義的事業,雖然展翔一開始嘴上不答應,其實已經向懂行的朋友開始打聽。
馮曉琴為了讓展翔投資開托老所,也是下足了功夫,經常包好混沌,做好各種面食塞進展翔的冰箱,看到展翔的衣服扣子掉了,她也總是搶着給縫上。
她還會時常在展翔面前說些他愛聽的讨好話,展翔被哄得開心了,就會這樣說她:
“小姑娘啊小姑娘——你是我這輩子見過的最有意思的小姑娘。講話七轉八轉,萬紫苑沒有人能比得過你”。
必要的時候,馮曉琴還會施展她的女性魅力。一次展翔請她喝紅酒時,她嗲嗲地說:
“叔爺,上海灘的男人我見得不算多,但也不太少。講起來你算是相當可以的了,叔爺,一個人有十幾套房子,是什麼感覺”?
在馮曉琴的恭維下,展翔有點驕傲也有些自卑:
“早幾年還有點感覺,現在已經麻木了。我自己知道,房子再多也是個投機分子......除了運氣好,自己屁用都沒有,我有自知之明”。
“不晚”開業後,馮曉琴俨然一副老闆娘的樣子。從日常工作到負責招聘,每件事她都力求做到最好。
馮曉琴賣力工作外,其實骨子裡還是想借機讓自己成為展翔的女人,否則一向嗜錢如命的她,怎麼會拒絕展翔給她的雙倍工資?
她說:“爺叔,你是不是覺得我眼裡除了鈔票,沒有别的。隻有鈔票才能讓我開心,是不是”?
言下之意就是想告訴展翔,我并非勢利眼,在金錢和感情面前,其實更看重情感。讓展翔自己細品。
馮曉琴想當“老闆娘”的事,“不晚”的老人和員工都知道,展翔也早就心知肚明,是以,當張老太太當面撮合他們的時候,馮曉琴索性把心一橫對展翔說:
“爺叔,你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不想當老闆娘的女員工,不是好員工”。
已經赤裸地在明示了,如果展翔心中沒有對顧清俞的執念,她這樣生撲,不管什麼男人早就招架不住了!
賈平凹在《極花》中所說,“人過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誰都不是超級英雄,也都無法真正擺脫俗世的束縛,接納了自己的平凡與渺小,才能更加坦然的去努力,去創造。
隻可惜,馮曉琴不懂接納自己的平凡,一心想在男人身上尋找捷徑和依靠!
與小丁相親,再次上演利益婚姻的戲碼
小丁是顧昕的朋友,幫助馮茜茜做了一單貸款,之後對她百般讨好。奈何,長得比較着急,或者說馮茜茜心中隻能裝下顧昕這個有夫之婦,是以她拒絕他的追求,即便他符合馮茜茜的擇偶标準——有房,有錢,有車,有上海戶口!
對于馮曉琴愛說,隻要能呆上海就是好,是以即便小丁長得老氣橫秋,她都覺得不錯,還鼓勵妹妹接受他。
在被馮茜茜拒絕之後,小丁居然盯上馮曉琴,本來她也是抗拒,施源對她說,像他們這種低級的層級,如果不抓住機會就會錯過。
馮曉琴居然答應了去跟小丁相親。
《我的前半生》中那句經典台詞:“沒有任何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隻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馮曉琴一直想通過男人來改變命運,她不懂得“一個人一定要有追求,不要光考慮眼前的利益,或者說不要為錢而活。人生最大的價值,不是在于你多麼富有,而是你回頭看的時候,問心無愧。”
如果不是她的各種算計,好好地過着平凡生活,顧磊不會死,那麼以後顧家老人百年之後,那八百多萬的房子不就理所當然是她的囊中之物嗎?
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與其帶着聰明去計較,不如在聰明裡留點厚道,為他人着想,才是人生大智慧。”希望馮曉琴們懂得留點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