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藏禮于器 以物寄情!快來領略古人祭祀的“儀式感”

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傳統祭祖節日。清明節的曆史非常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曆年來,洛陽在考古中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遺存,這些莊嚴且厚重的青銅器最主要的用處則是祭祀。清明即将來臨,讓我們走進洛陽博物館,了解文物中的祭祀文化,領略古人祭祀的“儀式感”。

藏禮于器 以物寄情!快來領略古人祭祀的“儀式感”

子申父己銅鼎

祭祀禮器,镌刻文字以示紀念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上蒼和先祖的祭祀曆來被置于國家的首要地位,用什麼樣的器物和怎樣的規格進行祭祀甚為重要。

先秦時期随着禮制的逐漸加強,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飲的器物被賦予特殊的意義,成為禮制的展現,這就是所謂“藏禮于器”。這類器物叫作“青銅禮器”,簡稱“禮器”。西周初年,周公于洛陽制禮作樂,總結商人嗜酒亡國的教訓,将青銅禮器的核心進行了重組,以鼎為尊。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周王室在祭祀時,位于宗廟之中的九鼎依次排開,祭祀的鐘聲锵锵,鼓聲隆隆,那場面是何等宏大!

商周時期,每逢重大慶典,古人往往要鑄造銅鼎,并在鼎上镌刻文字作為紀念。洛陽博物館裡有一尊商朝的子申父己銅鼎,便是因鼎腹内刻着“子申父己”銘文而得名。該銅鼎腹部裝飾蟬紋,足部扁平且有玄鳥形态。這件銅鼎紋飾精美,鑄造工藝精良,銘文清晰,色澤漆黑。

洛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子”可能是商代王族的姓氏,也可能是爵位。據文獻記載,夏商王族多以天幹命名,也就是說,這是由子申為他的父輩“己”制作的一件青銅鼎。玄鳥紋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常見紋飾,商代認為玄鳥是一種祥瑞的神鳥,《詩經》中也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說法。

鼎最早是人們用于炊煮和盛放肉食的容器。商周時期,銅鼎逐漸演變為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周禮中就有列鼎制度,規定天子用九鼎配八簋(guǐ),諸侯用七鼎配六簋,根據身份的不同依次遞減。

《詩經·周頌》中有“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nài)鼎及鼒(zī),兕(sì)觥其觩”的記載。可見在商周時期,鼎在祭祀中尤為重要,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藏禮于器 以物寄情!快來領略古人祭祀的“儀式感”

召伯虎盨

造型古拙,名臣祭祀亡父所鑄

西周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重要時期,西周早期的青銅器是商代青銅器的繼承和發展,紋飾更加精美,趨于規範。

1993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召伯虎盨(xǔ),現藏于洛陽博物館。盨是一種盛食器,《說文解字》中對于盨的解釋是:“盨,負載器也。”

召伯虎盨高25厘米、長35厘米、寬20厘米,兩側有附耳,底部有四條柱狀足,器蓋口沿和腹部口沿處裝飾有雲雷紋襯底的竊曲紋,腹部下半部分裝飾有凹弦紋,柱足的上半部分裝飾着獸面紋。整件器物做工精湛,紋飾簡練而精美,造型古拙而質樸。

“盨作為盛食器,常見的為圈足,像召伯虎盨這樣的柱狀足較為少見。”該負責人說,這件文物内壁有兩行銘文“召伯虎用作朕文考”,表明其為西周晚期名臣召伯虎祭祀亡父所用器物,是以被命名為“召伯虎盨”。

召伯虎在曆史頗有名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則與他有着密切的關系。當時周厲王暴虐,他多次勸谏周厲王不要施加重稅,不要忽視民怨,不要堵塞群眾的言路。他因勤政愛民,被後世視為名臣的代表。

藏禮于器 以物寄情!快來領略古人祭祀的“儀式感”

獸面紋銅方鼎

鑄造精良,為溝通天地之法器

遙遠的古代是崇尚神權的時代,在各種祭祀活動和禮儀場合中,青銅器是溝通人間與神界的媒介,銅鼎也不例外。

鑄造于西周時期的獸面紋銅方鼎,直腹立耳,有四條柱狀足,柱狀足的上部與鼎的腹部均飾有獸面紋。它出土于洛陽北窯西周貴族墓地。這件銅方鼎鑄造如此精美,不難想象它的主人在當時一定擁有非同一般的社會地位。

據《呂氏春秋·先識覽》載:“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北宋曆史學家呂大臨将這種紋飾稱作饕餮紋,饕餮面目巨大、線條誇張、怒目圓瞪、闊口怒張,給人一種威嚴神秘之感。

随着裝飾這種紋飾的器物出土越來越多,很多曆史學者認為這種“饕餮”的稱呼并不準确,是以統稱為獸面紋。獸面紋是商周時被廣泛應用于青銅器表面的一種裝飾紋樣,它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一種神獸,以虎、牛、羊為原型創作。

專家認為,青銅器是溝通天地的法器,青銅器上的動物圖案是溝通天地的助手。

該負責人介紹,這件器物最獨特的是帶有牛角,這反映了當時人們對動物的崇拜,其多見于西周早期青銅器。獸面紋的雙目刻畫比較突出,根據曆史學家研究,這種刻意強調眼睛的紋飾最早可以追溯到二裡頭時期,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于眼睛的崇拜。

目前發現的方鼎多為商代所鑄,西周時期的方鼎存世稀少,且大多體型較小。這件西周獸面紋銅方鼎鑄造精良,将青銅器的獰厲之美展現得淋漓盡緻,傳達出一種“雄都定鼎地,勢據萬國尊”的氣勢,是西周銅鼎中極為難得的珍品。(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賈臻 通訊員 魏薇 杜甲飛 文/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