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雙手套着拖鞋,一條腿用肚子頂着,勉強在地上支撐,另一條腿懸于空中。自三歲那年的一場高燒過後,今年34歲的陳升寬就隻能這樣爬着移動。

因為患小兒麻痹(脊髓灰質炎),陳升寬雙腿肌肉萎縮,無法像正常人一樣直立行走。他9歲才讀國小,成年後進入一家福利工廠工作,在那結識了妻子,婚後一年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他原本以為,從此可以過上和别人一樣正常的生活。

但2015年,兩歲的兒子陳兆沅在偏僻的農村失蹤,陳升寬的生活崩塌了。

(點選觀看視訊)

他時常獨自一人外出爬行尋子,至今已經七年,也常被路人當做乞讨者。他認真地告訴他們,自己是來找孩子的,但人們卻反問他,“是不是嫌給的錢不夠?”

去年12月,孫海洋尋子成功後,陳升寬開始在網上直播,釋出尋子消息。他擔心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是否還能再堅持下一個七年。但隻要還有一點力氣,他就想出去尋找,想将“壓在心口的石頭”搬開。

脊髓灰質炎

1987年,陳升寬出生在廣東湛江遂溪縣一座偏僻的農村。三歲的時候,他突然發了一場高燒,當天父母就帶他去診所打針,但燒一直沒退。

父親又帶着陳升寬去雷州市的醫院就診,住了三個月左右,一開始他還能扶着東西斜着走路,慢慢地腳站不起來了,隻能癱在床上,後被确診為小兒麻痹(脊髓灰質炎)。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

陳升寬是家裡第四個小孩,前面有三個姐姐。父母看重他,聽說哪裡能治這個病就帶他去看,但他卻再也沒有站起來。

對于小時候求醫的經曆,陳升寬隻有一些隐約的記憶,父親曾背着他坐船過海,去海南求醫。後來他聽父親說起,原本家中有三萬塊積蓄,要用來蓋新房,但最後全都花在了給他治病上。積蓄花完後,父母還曾向親戚朋友借過幾千塊給他看病。

陳升寬九歲才開始上國小。那時候他的腳已經失去知覺,無法自主發力,隻能用肚子頂住腿,在地上支撐着走路。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隻能用肚子頂住腿,在地上支撐着走路)

家中距國小一公裡,他每天自己爬行着往返學校兩趟,每次耗時半個小時。陳升寬回憶,那時自己都不曾穿鞋,光手光腳爬行。因為在那之前已經在家爬過許久,手已磨出厚厚的繭。如果不慎被尖銳物劃傷,便用路邊的野草野花敷一下了事。

因為家中經濟狀況不好,三個姐姐國小畢業後就外出打工。陳升寬一早就知道,自己無法讀到國中,又沒有打工的機會,是以每個年級他都讀了兩遍。

讀到五年級時,陳升寬已經十七八歲,個頭比班上小孩大了不少,每次都坐班級最後一排,顯得與周圍人格格不入。因為獨特的姿态,有些小孩還會給他起難聽的外号,他覺得難為情,不再想去上學。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辍學後,他開始幫村裡人照看家禽。沒過幾年,村中飼養家禽的人也變少,這時一位同鄉告訴他,湛江有一個福利工廠專門給殘障人士提供職位。

去求職前,他在村中小賣部買了一雙黃色涼鞋,34碼。因為雙腳萎縮,他的腳比同齡人小。他給雙手也套上了一雙拖鞋,就往湛江去了。

陳升寬記得,在工廠門口會有人進行篩選,要選雙手能幹活,并能生活自理的人。他從小在田裡幫父母扯花生苗,在家幫忙劈柴,雙手有力,生活自理也沒問題,順利入選。

進入工廠後,他有了穩定的生計。沒過多久,他不再穿涼鞋,覺得扣起來麻煩,一年四季都穿着四隻拖鞋行走。拖鞋通常兩三個月就開始腳底打滑,需要更換。

在工廠裡,他遇見了妻子曾華容。曾的雙腿也因為小兒麻痹症落下殘疾,但尚能直立行走。一開始她家裡人并不同意這門婚事,陳升寬表示了解,“我知道我的情況确實比她差不少,但我那時候想,如果她願意跟着我那還是尊重她的意願吧。”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的妻子曾華容)

婚後一年左右,兒子陳兆沅出生了。陳升寬記得,生産那天,醫生說孩子比較大,而妻子因為腳沒有力氣,生不出來,最後選擇了剖腹産。

孩子剛滿月,曾華容就賭氣回了娘家,始終未歸。陳升寬每天都需要去工廠上班,隻能将孩子放在鄉下父母處照看。

失蹤

2015年1月2日,陳升寬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

那天是元旦假期,他原本計劃上午動身回老家遂溪縣文章西村。2兩歲的兒子在不久前剛學會叫“爸爸”,雖然吐字不清,但他仍覺得高興。

起床後,工友叫他聚餐,他決定吃過中飯再回家。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坐在村中小賣部門口,他的兒子陳兆沅于七年前在此丢失)

還在飯桌上,陳升寬突然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告訴他,兆沅不見了。他問母親,孩子是不是在周圍玩,過了半小時,母親再次打來電話,說把隔壁村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孩子。

兆沅是在小賣部附近丢失的,村中小賣部早已被他們家盤下,平日裡都在那附近活動。早上八點,兆沅的奶奶去集市買東西,那天天冷,便将孫子放在家,交給爺爺看管。

快十點的時候,爺爺開始在小賣部旁打牌,兩歲的兆沅在一旁跟同齡小孩玩。中午十一點左右,牌友們陸續回家,而爺爺起身時,才發現孫子不見了。

平日裡,陳升寬回家需要兩個小時,坐大巴到城月車站後再坐一小時機車到村裡。那天他花了兩百元,包了一輛車趕回家,但已不見兒子的蹤影。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兆沅在村口小賣部附近丢失)

陳升寬想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在如此偏僻的農村突然消失,而且一同玩耍的其他小孩都沒事。

他也曾懷疑兒子是不是掉到水塘或者井裡。小賣部前方有一口井,井口蓋着水泥闆,小孩很難拿起。

而自從兒子失蹤,陳升寬的父親一直感到内疚,每天都圍着附近兩口水塘走,走了半年多也沒發現異樣。

陳升寬堅定地相信,孩子就是被拐走的,很有可能是熟人作案。

那是陳升寬當時唯一的小孩,孩子丢失後的一個星期裡,他都無法入睡,甚至想過輕生。村民勸他,既然還有一條命,那就出去找小孩吧。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已尋子超過7年)

他曾求助媒體,在電視上播放尋人啟示事,未曾收到消息。孩子丢失半年後,他開始外出,踏上了7年的尋子之路。

心口的石頭

陳升寬如今住在工廠對面的出租房内,十多平米,一室一廳,租金一月500元。卧室裡擺放着兩張床,但隻有一張鋪了床褥,一家三口睡在一起。客廳裡除了一張用來吃飯的矮桌和一個放雜物的三層鐵櫃,沒有其他家具。

兆沅失蹤後不久,警察通知曾華容回來采血檢測DNA。後來,她經陳家人勸說後留了下來,還給家裡又添了一兒一女。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一家在吃晚飯)

曾華容說,自己也曾後悔當初離開陳家,如果當時是自己帶着兒子,也許他就不會失蹤。但當時因為年輕氣盛,她賭氣回娘家後就再沒回來。

七年來,尋子這件事一直由陳升寬一人操持。他在工廠打工,每天下午兩點至淩晨兩點上班,一個月休息兩天,可以賺4000元左右。加上其他補助,等到家中積蓄夠下個月生活,他就會計劃出行。

一開始他在廣東各地尋找,往各個市縣人多的地方去。因為行動不便,他每次出門隻能攜帶一個雙肩背包,裝着兒子的資料、畫像等。有時候半夜到達目的地,天降大雨,陳升寬無處躲避,隻能等着天亮衣服曬幹了之後再上路。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在尋子路上)

因為身體殘疾,他在路上不時會聽到一些閑言碎語,有人會說,“你這樣的人還有孩子?”?

有一次,陳升寬在十字路口等紅綠燈,路人看見他坐在地上,以為是乞讨者,要給他錢。他告訴路人,自己是來找孩子的,但對方不信,還反問他,是不是嫌錢不夠。

每次遇到類似情況,陳升寬都感到為難,“我不拿錢,他心裡難受,我拿錢(的話),我也不是乞丐,我是來找孩子的。”在那之後,他就不太願意獨自出行了。

後來他輾轉加入了廣東當地的尋親群,細心留意群裡的各種消息和線索,看到有集體活動就積極參加,跟着其他尋親家長一起上街貼海報,發尋人啟事。每年他都會出去尋子四五次,如今他已去過多個省市,最遠到過吉林。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陳升寬與其他尋子家長連麥)

他也曾看到過希望。2016年,江蘇常州有好心人提供線索,有一個很像兆沅的孩子被找到。他立刻坐飛機去了當地,但見到那孩子第一眼他就知道,那不是自己的兒子。

尋子七年,他從未放棄,“我的心口一直有一塊石頭壓在那,雖然跟大海撈針一樣,但是不出去就會覺得很對不起孩子。”有時陳升寬會夢到兆沅,夢裡兒子一直在哭,說有人打他。

兆沅失蹤後,陳升寬也不願意回到家中,他害怕父母問起是否有孫子的消息。這些年來,他的父母始終為此感到内疚,母親說起當初丢失的場景還會不自覺地流淚。

陳升寬也曾幻想過,如果“買家”看到他的尋子資訊,主動将孩子抱出來與他相認,他會原諒對方,“隻是想看看他現在過得好不好”。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為尋子,陳升寬遠赴山東找“神筆警探”林宇輝給兒子畫像)

2021年12月初,尋子14年的孫海洋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孫卓,陳升寬在視訊平台全程觀看了他們認親的直播。

孫海洋是他們尋親群體中的“名人”,這些尋親的家長也随之得到了廣大網友的關注,林丹就是其中之一。她在一位公益人的視訊裡認識了陳升寬,“他跟别人不一樣,身殘志堅,眼神裡透着一股堅毅”。

林丹主動聯系到陳升寬,鼓勵他通過直播的方式釋出尋親消息,以獲得更多線索。得知陳升寬的手機無法直播,她寄來一部手機,還拍攝了直播的教程,一步步教陳升寬如何直播。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直播間的觀衆讓陳升寬注意身體)

後來,林丹通過熱心網友輾轉聯系到華西醫院的教授,讓他們幫忙看看陳升寬腿部的片子。對方回複,陳升寬脊柱骨性結構無明顯畸形,雙側髋關節發育不良,但不需要手術。

病情考慮神經肌肉病變,需要到當地康複科進行康複鍛煉。如果效果不佳,需要到醫院就醫查體及輔助檢查。

但苦于經濟困難以及要把時間用來尋找兒子,陳升寬至今沒能去進行康複治療。

34歲小兒麻痹症父親,靠雙手爬行尋子7年

(林丹關注到陳升寬的病情,幫助他聯系華西醫院教授,得到的診斷回複)

每天晚上,陳升寬都在客廳裡直播,跟相熟的尋親家長連麥,釋出尋子消息,互相安慰,也希望有觀看者能提供線索。

他最開心的時刻是聽到又有家長和孩子的DNA比對成功,每一個被找到的孩子都能給他帶去一點希望。

最近半年,陳升寬逐漸感到爬行時身體有些吃力,他害怕自己無法再堅持下一個尋子的七年,但他不想放棄,“隻要還有一點力氣,我就要出去尋找”。

文字:張佳玉 | 視訊、剪輯:張佳玉、葉智超

承制:潇湘晨報楊抒懷影像工作室

編輯:吳家翔、葉正興

排版:韓甯甯 | 校對:武宜和

營運:李永敏 | 統籌: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