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70後和80後逐漸活得“低欲望”,從遇到這些問題開始

原來,70後和80後逐漸活得“低欲望”,從遇到這些問題開始

01

當物質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人的欲望非但不會膨脹,反而會有下降的趨勢。

從理論上看,這是不符合人性的。人,理應會随着物質的發展而逐漸提升自己的欲望,可為什麼在今時今日,“低欲望”的情況會層出不窮呢?

有社會學家提出過一個觀點,當環境的壓力超過了一個人的承載能力時,人的一切行為都會偏向于生存,而大幅度地縮減自己的欲望。

直白一點來說,沒有壓力的時候,你的欲望氣球可以吹得很大。而有壓力的時候,你的欲望氣球就會被限制在一個區域内,根本沒有膨脹的空間了。

在你看來,在如今這個年代,到底哪些人活得低欲望呢?可以說,活得低欲望的,莫過于我們熟知的70後和80後。

60後上了年紀了,也到了退休的邊緣,很多事兒早已看開了。90後和00後,依舊年輕,雖然壓力很大,但也有父母兜底。唯獨70後和80後,如今正面臨着諸多的壓力。

在生活中,壓力的出現,那是必然的現象。而要想直面這些壓力,我們就得找到“壓力”的源頭。

可以說,70後和80後活得低欲望,往往從遇到這些問題開始。

02

活得低欲望,從“失業”開始。

這幾年來,有太多的70後和80後面臨着失業的危機。尤其是“35歲職場潛規則”的提出,更是讓很多人直接“白忙一場”。

有些人,35歲就失業了;有些人,40歲就失業了;有些人,45歲就失業了。活成了特别無奈的模樣。

認識一個朋友,如今已經43歲了,某985高校的碩士研究所學生,自從40歲那年被辭退後,一直找不到好的工作,隻能在網絡上接單、打零工過日子,特别憋屈。

我就特别疑惑,問了他一句:“現在的工作,真的那麼難找嗎?”

他隻說了一句話:“40歲後,哪怕你是博士畢業,如果在早年的時候混不上編制,那你大機率會被社會淘汰。985也隻是好聽而已,人上了年紀,該失業,還是會失業。”

聽完他這句話後,我才慢慢地明白,如今活得低欲望的人們,并不是他們想低欲望,而是工作找不到,積蓄沒多少,自然就逐漸求安穩,沒有了繼續膨脹下去的欲望。

原來,70後和80後逐漸活得“低欲望”,從遇到這些問題開始

03

活得低欲望,從“欠債太多”的開始。

網絡上有這麼一個資料,如今人均欠債12萬。

這十年來,“負債”成為了很多人的常态。尤其是一些有點資産的人,想要在杠杆上賺錢,那他就會大量負債。結果,就隻能坑了自己。

普通人,為什麼會負債呢?我想,有這麼三個原因。

首先,70後和80後之是以負債,就是因為他們都有房貸。特别是80後,基本上都是“百萬負翁”。再加上失業,他們會面臨很多的風險。

其次, 70後和80後的某些人,都有兩個孩子。說實話,孩子就是吸金獸,無論你投入多少錢,都會被吞噬一空。

第三,有些人選擇透支消費。看到有什麼折扣,就選擇大量購買,看到哪裡便宜,就瘋狂透支未來的信用。要知道,所謂的便宜和折扣,都是虛的,随意浮動才是真相。

說得誇張一點,或許,正是因為太多家庭都欠債,是以一家幾口,包括年輕人,都會活得低欲望。這,令人無奈。

04

活得低欲望,從“未富先老”開始。

在職場中,流傳着這麼一句話:“萬物暴漲,工資不漲。”

有好些在大公司工作的人,上一年還拿着三十萬的年薪,今年卻隻能拿到二十萬的年薪。

有好些在小公司工作的人,上一年還拿着十萬的年薪,今年公司都撐不下去了,就裁員了,或者公司倒閉了。

可是,你一日三餐消費的價格,漲了;你買衣服的價格,也漲了;你孩子所花費的費用,漲得更多。衣食住行的價格,都在上漲,而你的工資有可能在原地踏步,或者下跌。

這個時候,未富先老的情況就出現了。

就像70後,本以為年輕的時候不斷奮鬥,年老了,就能夠安享晚年。誰知道,早年打拼攢下的錢,慢慢地變得不值錢。這,隻能讓人活得低欲望了。

這,看似是市場的沖突,可實際上,卻是全世界發展的必然。

05

寫到最後

很多人會覺得,低欲望的本質,就是某些人不夠努力。其實,努力對于個人來說,是有限度的。更何況,有很多事兒,不是一聲“努力”就有用的。

低欲望的出現,本質上,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我們,既然改變不了現實,就隻能接受現實。

對于未來,依舊要堅持希望。要知道,穿越了寒冬,自然就會擁抱春天。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