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晚舟歸國首亮相 華為營收大降利潤大增

“過去時間是華為比較艱難的時刻,現在,華為已經穿過了‘黑障區’。”回到中國184天後,華為副董事長、CFO孟晚舟第一次公開亮相。3月28日下午,華為2021年年度報告會如期而至。經過美國制裁、晶片緊張等一系列風波,華為的營收有所下降,但利潤卻創下新高。面對晶片上的壓力,華為稱将用系統突破,化解關鍵零部件擷取的困難。而其在智能穿戴裝置、智能家居領域的拓展,也給了消費者業務更大的想象空間。過去的2021年不僅是孟晚舟的自由之年,或許也是華為走出低谷的關鍵節點。

孟晚舟歸國首亮相 華為營收大降利潤大增

孟晚舟在華為2021年年度報告會上。視覺中國/圖

扛過危機并非靠“節衣縮食”

據華為公布的财務資料顯示,華為2021年全年收入為6368億元,同比下降28.6%,淨利潤1137億元,同比增長75.9%。

此外華為的研發費用達約1427億元,同比上漲0.5%,研發費用率為22.4%,同比上升6.5%。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所言:“華為的問題不是靠節衣縮食來解決的。”孟晚舟也在會上表示,相比于股東權益,華為更多的是考慮客戶和消費者,華為每年最起碼拿出10%的收益用于研發。

實際上,面對美國多年來施加的制裁,華為近年來的發展也頗為坎坷,郭平在會上稱:“2021年我們活下來了,但我們面臨的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2022年仍将繼續‘求生存、謀發展’。”外部環境的挑戰也反映在财務資料上,2021年,華為在歐洲中東非洲、亞太、美洲等地的收入分别下滑27.3%、16.7%、26.3%。

此外晶片斷供風波也考驗着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2021年,華為消費者業務收入為2434億元,下滑49.6%。據Omdia釋出的資料顯示,華為2021年的手機出貨量已降至3500 萬部,較2020年下降81.6%,而其全球市場佔有率從2020年的15%下降至2021年的約3%。

對此,華為依靠雄厚的資金實力給市場開出“定心丸”,2021年,華為經營現金流有較大增長,達到597億元人民币,而資産負債率降低到57.8%的水準。孟晚舟稱“現金是華為研發的保障”,并表示“公司應對不确定性的能力在不斷提升”。

晶片破局要靠系統性突破

抛開賬面上的數字,更令市場關心的是華為的晶片問題,會上有媒體詢問華為如何應對晶片供應緊張的問題,是否有自建晶片工廠的計劃。

對此,郭平表示:“美國連續多年的制裁給華為帶來了很多困難,在全球的環境下,技術重複開發不一定有價值,但是市場割據和技術封鎖下,技術投資有了商業價值。”然而他更多強調的是,華為會采取系統性的突破,來化解關鍵零部件難以擷取的困境。

所謂系統性突破,即“華為計劃用面積、堆疊換性能,使工藝不那麼先進的産品也能具有競争力”。業内觀點認為,目前5G射頻晶片主要采用體聲波,但這種技術被Skyworks、Qorvo、 Broadcomm等幾家外企壟斷。雖然國内企業也研制出了5G射頻晶片,且擁有自主的核心知識産權,但滿足商用需求仍有欠缺。

這是否能成為華為的破局之道?通信專家馬繼華對此持樂觀态度,并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其實,不管是谷歌伺服器,還是特斯拉的汽車電池,還是5G基站,都在沒有革命性技術的前提下采取堆疊方式提高性能,就智能終端來說,堆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這種方式可以作為緩沖,等待新的技術周期到來,彎道超車。”

而消費電子專家許意強則認為,堆疊的方式隻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徹底實作在高端晶片能力上的突破才是最終方案。

消費者業務期望“多點開花”

除了通過工藝革新繞過晶片這一“攔路虎”,華為同時也希望在可穿戴裝置、全屋智能家居等領域“多點開花”,在消費者業務上尋覓更多增長點。

2021年,華為智能穿戴、智慧屏、TWS耳機及消費者雲服務均實作持續增長,其中可穿戴裝置和智慧屏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郭平在會上談到,華為正在拓展可穿戴、運動健康和全屋智能等新業務。目前,華為可穿戴正在高速發展。

近年來,華為相繼推出了V75 Super、V98等新一代華為智慧屏V系列新品,這其中包含着華為在技術上的努力,例如智慧屏 V75 Super首次采用SuperMiniLED背光技術,實作高達2880個實體分區和3000尼特峰值亮度。HarmonyOS、暢連通話、智慧屏K歌等則是華為在創新應用場景上的探索。

在全屋智能領域,華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1個智能主機、2套核心方案,搭配N個子系統,即用一個中央控制系統,配合全覆寫WiFi,串聯起多個智能硬體子系統。

與海爾、格力等老牌家電企業相比,華為的優勢如何展現?許意強認為,華為在全屋智能上,不會糾結于單一産品、方案的競争,更多還是基于平台化的能力,特别是開放的心态,整合不同企業的産品和方案,去滿足家庭使用者的需求。并表示“華為最大的優勢,還在于公司平台和品牌的信任上,容易獲得更多使用者的認同”。

馬繼華則談到,華為自主掌握的硬體晶片以及軟體平台鴻蒙,都是其在市場競争中的有力武器。

會上,孟晚舟用“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形容歸國後的感受。華為未來仍需面臨不少挑戰,但也給了市場足夠的想象空間。

北京商報記者 金朝力 實習記者 王柱力

繼續閱讀